张茜
成都东部新区石板凳学校
摘要:作为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阅读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虽然内容较简单,内涵设置不会太深,但是对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自主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是必不可少的,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就如何在小学语文部编版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编版阅读教学;自主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在适应语文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得到了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顺应深化教育改革、满足社会对人才发展需要,更是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小学生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小学阶段结合部编版教材的教学重点,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调动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当前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到学习内容,并在学习过程中调动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也能够更加自主的进行知识阅读,让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后,才学生能够在后续的知识学习过程中,注重做好知识积累工作,并不断形成更加高效的知识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实现综合发展。
(二)发挥出阅读的作用
当前时期,我国注重教育改革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但是由于教师没有对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难以有效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能够高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也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将阅读的作用发挥出来,以此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充分有效的吸收,促进学生更加综合的进步。
(三)发挥出核心素养引导的作用
我国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越来越重视,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参与到阅读过程中,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据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增强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结合新课程教学标准,对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习惯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效果的增强。
2. 在小学语文部编版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途径分析
2.1 激发阅读兴趣,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适当展开自主阅读可以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而在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过程中,首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俗语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便是引发学生形成自主阅读习惯的先导力量。
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上,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形成阅读兴趣。以三年级三单元的习作课“我来编童话”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带同学们对一些传播广泛的童话进行探讨,然后引导同学通过改编或是原创的形式编写童话。此外,针对广泛的童话故事教师可以提议让同学们通过自主阅读了解更多的童话故事,进而强化学生对阅读的需求,同时也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大环境上为学生构建了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2.2 掌握阅读方法,建立自主性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进一步将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是为学生建立阅读习惯的关键,也是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点。基于大量的实际教学经验不难发现,具有大量课外阅读经验的同学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以及其思想个性的发展都有极大提升,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进而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
一般来说,阅读方法包括精读、跳读、泛读、圈点阅读、摘录阅读以及写阅读心得等几种方式。所以在具体的阅读中,教师要正确指引学生针对不同的文章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效率。以五年级的课文“珍珠鸟”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带领同学们进行精读,在精读文章的过程中,感受珍珠鸟对“我”前后的态度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既感受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也感受到了信任建立的过程。并以此为例带领学生通篇泛读,然后针对精彩片段进行仔细研读分析,感受作者的思想,体会文章的情感,进而带领学生感受阅读的魅力。
2.3 促进学生独立思考
在进行小学阅读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培养。阅读是学生个人行为,教师不仅要做好积极有效的引导,同时还要为学生创造出独立思考的空间和环境,以此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要向学生宣传独立思考的品质及作用,并对学生做出问题设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学生更加积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对学生做出适当的鼓励,促进学生在独立思考过程中更加有效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从而为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打好基础。比如在针对《去年的树》这一文章教学前,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预习,去思考“去年的树”怎么了?今年的树又是什么样呢?等等这些问题,以此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2.4 对学生阅读行为进行规范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做好对学生阅读行为的规范,这对于增强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范引导,将自己正确的阅读行为传传授给学生。另外,教师还应当结合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相应的总结和评价,如果发现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要做好积极有效的解决,从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2.5 进行阅读探讨,让学生展示阅读成果
在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每个个体的阅读习惯培养,而应该进一步提供一定的展示平台,让同学们通过阅读探讨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进而加深学生的自信与阅读兴趣。
以五年级课文“父爱之舟”的教学为例,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通读课文感受文章中作者父亲对孩子的拳拳爱意,进而分析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然后结合本文中父爱的深沉引导学生展开自我思考以及对阅读过文章的回忆。教师可以提问:“有没有同学还读过其他有关父爱的文章呢?”这时候如果某位同学有类似的阅读体验就可以让该同学进行阅读分享,通过阅读分享既可以实现个体的成果展示增强自信,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丰富班级同学的知识内容,带动更多的同学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总结:
综上,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是符合当下素质教育内涵的有效途径,更是进一步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既是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能力的关键,也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水平以及扩充知识广度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有效的阅读方法、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
参看文献:
[1] 孙丽军.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 祖国, 2017(23):201-201.
[2] 周荣. 浅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 文学教育:中, 2017(6):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