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正彦
义乌市稠江第一小学 322000
[摘要] 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许多变化。面对当前一些表面热闹、浅层思考的现象,有必要引起重视。回溯本源,还课堂一方“静土”,关注数学的学科本质,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更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让思维之花在“静”中绽放。
[关键词]小学数学;静读;思考;发展;启智
2011年,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重视探究式学习,提出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从此发生了变化。教师从“讲授者”向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数学课堂从“讲授式”“灌输式”为主走向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课堂。在许多数学课中,教师们使尽浑身解数,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数学游戏……各种活动层出不穷,生本课堂成了“声”本课堂。我的课堂也渐渐地热闹了起来,可是在这热闹的背后,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这般热闹、流畅的课堂更像是一场表演,我不禁思考:我们的数学课难道不需要静吗?当然不是,无论是数学概念的理解、规律的发现和感悟、数学知识的建构都需要学生静下心来思考和感悟。古人云:静能养性、静能生智。我觉得我们应该还数学课堂一方“静土”,让学生的思维之花在“静”中绽放。
一、静读教材——重视学生的体验
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载体,很多学生没有看教材的习惯。在课堂中,很多老师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试图让学生用教师自己的理解接受教材、接受知识,学生的主体性和直接经验被一次次的忽略。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妨让孩子静静地读一读教材,他们会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去阅读,更是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内容,提出自己的困惑,这个过程是教师无法替代的。
1.静读文本,带着理解进课堂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重视表面的结果,将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有的思考和探究弱化了,学生的学习更多偏向于知识点的记忆,缺乏质疑、探索和创新意识。学生缺乏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显然,这样的学生并没有很大的价值。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概念很多。教师在进行概念课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精读文本来帮助理解。例如,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在学生阅读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面积的理解,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进入课堂,我想学习效率一定能大大提高。
2.读写同行,带着经验进课堂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每个学生都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已有的经验是学生的学习基础,每个人的基础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学生有自己特有的认知。因此,每个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思考问题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更多时间来阅读,通过阅读,提取有效的数学信息,再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比如,借助点子图来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时,学生有各种方法。学生思考后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学习,并思考他人的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探索知识。
3.圈画“疑点”,带着问题进课堂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疑问。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由教师直接上课,讲授预设的重难点,学生没有太多的思考,其实很多时候他们的学习效果是不尽人意的,因为有时候教师认为的“难点”可能并不是学生的难点,而学生心中的疑惑也容易被忽视。教师可以让学生静读教材,把自己的认为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圈一圈、划一划,在课堂中提出自己的“疑点”,再进行解决。我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
二、以“静”促思——走向知识的通透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多教师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而加快教学节奏,很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应该引导学生排除畏难情绪,静下心来阅读题目、理解题目、分析题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知识的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构建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我们还是需要帮助学生唤醒知识起点,结合生活经验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让他们静下来,回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学习用联系的眼光找到知识之间的关系。
1.稳扎稳打,突破解题难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占了很大一部分内容。笔者了解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很害怕做解决问题的题目。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对数学解决问题题目的阅读,在静中慎思,提取有效的数学信息,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有关分数应用的解决问题是学生的一大难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题目的同时找到关键点,再找到题目中的整体,思考整体是否是已知的,再通过将整体已知的和未知的分类思考,学生对于分数的应用类解决问题的正确率明显提高。
2.发散思维,沟通知识间联系
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有关键点和结构知识,在教学中我们不仅需要把握关键点,还要学会联系和挖掘与关键点相关的知识。我们要帮助学生体会和感受数学知识的结构性和网络化,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往往是通过几组形如(2+4)×25 =2×25+4×25 的式子的比较,让学生发现规律,再通过举例子,最后抽象出字母公式。其实,对于乘法分配律,学生早有接触。比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例如小学低段通过数形结合来学习( )×7+( )×7=( )×7=( )的时候早有涉及;又如用竖式计算14×12时,先计算2×14,再计算10乘14,然后把两部分相加。以及长方形的周长的时候,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长方形的周长也等于(长+宽)×2。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虽然接触过,但是不知道那是乘法分配律。因此,要让学生深入理解需要给他们恰当的静思时间,学会用联系的方式思考问题,将它们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三、“静”中发展——让数据开口说话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分析观念的建立往往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来进行,画出统计图来表示,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决策。学生在整理数据、选择和绘制统计图、理解和分析的过程中体会数据的作用,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1.用心绘图,体验形成过程
在教学统计图时,由于绘制过程需要一些时间,很多老师直接给学生提供画好的统计图进行分析和理解。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参与了统计图的绘制过程和直接拿到统计图进行分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以折线统计图为例,让学生尝试将条形统计图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学生在绘制过程中,能够体会点表示数量的多少,线表示数据的变化,在静中制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图。
2.细心分析,读懂统计图
在绘制好统计图后,学生对统计图已经有了的初步理解,但这是不够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在静中思考、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折线的变化发现折线上升表示数据变大,如2016年到2017年、2017年到2018年彩虹中队参加拨浪鼓社团的人数变多。线下降表示数据变小,如2015年到2016年参加拨浪鼓社团的人数减少,折线倾斜程度表示变化幅度的大小。2018年到2019年线最陡说明人数增加最多,2017年到2018年线较平缓,说明人数增加较少。
3.静心辨析,进行合理预测
除了读懂统计图的变化,学生还要在静中思考、辨析产生这样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学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合理的猜测。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测,当然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我们可以先让学生静思,交流各自想法,对其变化趋势比对。2019年到2020年彩虹中队参加拨浪鼓社团的人数可能增多也可能减少,增多的可能性较大。在静中辨析,让学生学会“让依据开口说话”。
四、“静”中启智——让思维走向深度
知识只是载体,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才是最终目标,这使得我们需要处理好数学知识和数学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认真审视现在的数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必然要让孩子的思维走向深度。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走向抽象,还要发展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热闹背后,在呈现多元的基础上,静静地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
(一)“静”水流深,让知识走向抽象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体会和经验,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让他们呈现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说出他们的困惑。然后引导理清思路从困惑走出来,走向清晰,走向系统。无论是是直观呈现或者数形结合,还是文字、数字、符号、语言等多种表征方式,最终是要让知识走向抽象。在数学课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向抽象,让他们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数学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在呈现多元表征的基础上,静静地引发学生走向抽象。
1.用心尝试,多元表征
学生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想法是五花八门的。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呈现自己的想法的机会,以三年级搭配的学问为例,小丑遇上了麻烦:他有两件衣服、三条裤子,可是他不知道怎么搭配,你能帮帮他吗?学生在静中思考,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表示搭配方法,学生可能用文字、卡片、画图、连线来表示,还有的可能用数字或者字母表示。对于学生的方法教师要给予肯定。
2.对比思考,找到规律
在多元表征的基础上,我们要帮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找到其中的规律。刚才同学们用那么多方法进行了搭配,它们有共同点吗?其实就是从衣服找裤子,或者裤子找衣服,这时候可以发展学生的有序意识。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种方法?用连线或者符号(数字、字母)表示更简洁。还有其它方法吗?学生结合图进行思考,发现可以用2×3=6(种)或者2×3=6(种)来进行计算。
3.静水流深,走向抽象
当然,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再增加一件衣服,多了几种搭配的方法?如果再增加裤子呢?又是几种?乘法规律呼之欲出。通过静思,学生能够发现不同算法背后所蕴含的本质:每一件衣服有几种搭配方法,几件衣服就有几种配法。这正是乘法原理的进一步理解。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无论是计算方法的学习,计算法则的理解,数学规律的发现和掌握,都要从特殊的现象,抽象出一般的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方法是无法准确预设的,如果出现了错误,我们应该就出现的问题引发学生静静的思考。而不能仅停留在方法多样、多元的表层,应该在“静水流深”的意境中引导学生发现、总结一般的规律。
(二)“静”观其变,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时候如果直接给学生方法,虽然会降低学习的难度,可同时也打消了学生探索的念头,而且学生难以迁移。数学知识的习得,因为“探究”而更精彩,通过探究主动建构的知识,学生更能迁移应用。
1.抛出大问题,引出精彩
课堂上如何提升学生思维,帮助学生习得数学方法,从而做到融会贯通,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遇到对学生思维要求较高的问题我总不放心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更愿意牵着孩子一步一步走。后来我发现,我们要相信学生,有时候抛出大问题,能引出精彩。例如学习在数图形的学问时,我们可以把大问题先抛给学生:100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倒逼学生思考,学生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1个点、2个点开始思考,再延伸体会每多一个点,就会增加与原有点数相同的线段,以此类推,发现规律。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习得了数学方法,遇到负责的题目,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简单开始,寻找规律,从而解决一类的数学问题。
2.巧搭台阶,触类旁通
学习了数图形的学问,我们可以将此类问题延伸、拓展。教学中,可以适时地给学生搭一搭台阶,让他们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做到触类旁通。比如数图形的学问中,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或者画图引导学生把点看成人,把线看成打电话便可以解决打电话中的问题;还可以把点看成同学,线看成他们之间的握手或者比赛等来解决其它问题。教师通过巧搭台阶,引导学生在静静的体验和思考中体会联系。不管题型怎么变,学生都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都能找到方法、规律,触类旁通。在静思中,启迪智慧。
还课堂一方“静土”的意图是追求教学的本质、学习的本源。静,并非是沉默的课堂氛围、机械的训练、单一的对话,也并不会和数学探究、知识分享相对立。只不过是在教学中,应该摒弃表层的“热闹”,在阅读的背后追求静静的理解,在知识揭示的背后静思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规律发现的背后静静追问本质。回溯本源,还课堂一方“静土”,关注数学的学科本质,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更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让思维之花在“静”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