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翠
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五中学 830002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的基础是节奏感的培养,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音乐节奏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特殊性,其对小学生的发音、实践、和感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施高效的培养策略,学生才能达到体会节奏感的目的。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音乐的节奏感呢?本文以小学生身心发展为中心点,对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的策略做了详细的探究,以期为各位音乐教师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生;节奏感;策略
音乐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节奏、旋律、音质等,一首音乐的精髓所在就是其中的节奏感。因此,在音乐课堂中,教师把教学的关注点放在了节奏教学上,对于此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节奏感的培养使他们受益终身。然而,因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出现参差不齐的状态,一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天赋,另一部分则靠后天的不断努力来培养音乐感知能力。从而为音乐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那么,音乐教师怎样培养小学生音乐中的节奏感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对节奏的敏感度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不仅是娱乐大众的重要方式之一,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大多数音乐教师将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授课,相较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小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概念难以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聆听各式各样的声音或节奏,如下雨的时候,雨点滴落到台阶上滴答滴答的声音;刮风的时候,风吹过树梢产生的呼呼声;妈妈穿着高跟鞋走在地板上的哒哒声等。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例如,在教学《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时,教师先让学生展开想象,村庄里可能有什么?学生们就会想到实际生活中的村庄,有朴实好客的村民、早上的时候会有此起彼伏的鸡叫声,有客人的时候会有狗吠声,还有牛羊呼唤主人该喂食的声音等。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模仿这些小动物的叫声,学生可进行接龙模仿,充分体会小动物们热情好客的热闹场面。随着前面小动物们欢快的叫声结束后,唱到歌曲结尾的西班牙问候语“奥巴格拉马”时,学生会自然地出现拍手或跺脚的节奏。通过这种方式,联系生活实际,在轻松自然地氛围中,学生听到带有节奏感的声音时,身体会不由自主的随之动作起来。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场景对培养学生节奏的敏感度有一定作用。
二、利用乐器击打的方式,开展训练活动
音乐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艺术,节奏关系着音乐质量的好坏。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节奏感的训练,然而小学生贪玩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节奏感。音乐辅助教具中打击器乐就是其中较好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最适合小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如在教学《快乐的do re mi》时,为了使学生充分感知音乐中的节奏感,教师首先播放一遍歌曲,学生在初步聆听后,展开提问:“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气氛?”学生会围绕着欢快、轻松等方面叙述。然后教师让学生复听第二遍后,进行引导学生感知旋律的强弱关系,并在多媒体大屏幕上标出轻重音。随后,教师可要求学生选择手鼓和双响筒等打击乐器,跟随大屏幕上标出的强弱关系,进行节奏体验,进而完成歌曲的演奏。
这种依靠打击器乐的方式开展的节奏训练活动,在使学生产生新奇感觉的同时,了解了乐器的特征及演奏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因此,乐器击打对小学生节奏感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利用肢体语言,促使学生产生丰富的体验
肢体语言作为人类思想表达的一种方式,不仅能够传递情感,还有特殊的节奏表达功能。利用肢体语言进行音乐节奏的培养,在学生对音乐节奏加深记忆的同时,为学生进一步掌握节奏规律提供了便利条件。例如,在学习《义勇军进行曲》时,教师可先展示关于日本侵旅者暴行的图片或影视片段,激起学生强烈的战斗情感。然后进行引导,“面对侵略者进犯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此时,学生定会慷慨激昂的握紧拳头展示“向前冲”的姿势。在之后的反复聆听过程中,感知旋律线条的起伏变化,阴阳顿挫的节奏。当学生练唱时,遇到强音或重音时学生会自然地握拳或抬手的肢体动作来演绎气势雄壮、高亢激昂的场景。同时,教师要展现庄严、肃穆的面部表情,让学生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的动作感受音乐带来的节奏,因此利用肢体语言,不仅使学生得到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还为小学生把握音乐中的节奏感起到一定的作用。
? 四、结合表演艺术,体会音乐节奏所形成的氛围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关注教学进度时,还要注重学生用表演的形式将生活情境运用到音乐节奏的培养中。使生活化的场景与切合实际的表演在相互融合的同时,为学生呈现一节有趣味的音乐课。例如,在教学《粉刷匠》时,教师可以这样装扮:头上包一块方巾(或用报纸叠的三角帽),穿上劳动服,一只手提桶,另一只手拿刷子,然后进行情境引导“同学们,大家猜猜我要干什么呢?”学生答“粉刷房子。”教师:“老师要帮助村里的留守老人粉刷墙壁,想让同学们一起帮忙,你们会吗?”这时候学生们会争先恐后说“会,”并做着各种各样的示范动作。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拿打击乐器充当刷子,在《粉刷匠》音乐节奏的映衬下,学生们拿着手中的‘刷子,’一边拍打,一边挥舞着。在自娱自乐的表演中,不仅体会到了歌曲所表达的意境,还感受到音乐节奏所带来的情绪变化。因此结合表演形式,对学生体会节奏所形成的音乐氛围有一定的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节奏感的培养,教师要依据此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敏感度,加强开展训练活动,在音乐节奏所形成的氛围中,促使学生产生丰富的体验,从而让学生从喜欢音乐发展到热爱音乐。
参考文献
[1]刘晨.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方法探究[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
[2]靳颖.论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策略[J].读写算,2020(17):55.
[3]庞倩倩.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培养方法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14):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