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4期   作者:史佳可 邢邺亓 姚静宜
[导读]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微课作为一种时长短目标强、



        史佳可  邢邺亓  姚静宜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34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微课作为一种时长短目标强、体积小、内容精的信息化课程正在不断引起教育一线教师、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微课的设计与开发也推动着传统的教与学方式、课程组织模式的转变与革命。而生物学微课的设计与开发将更加有效地优化一线生物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主动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物教学  微课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起来,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信息时代高素质人才。以微视频为载体的微课因其符合先进的教育理念、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而成为当下比较受欢迎的现代信息技术。由于生物学科是自然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因此生物学科比其他学科更注重直观演示类的教学媒体的使用。微课作为其中的一种教学媒体,在生物学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微课的界定
        微课起源于北美的60秒课程和一分钟演讲,然后被各个国家所借鉴和应用。在我国,首先提出微课概念的是胡铁生老师,他认为,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根据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胡铁生老师主要是强调了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是视频化课程。除了胡铁生老师,还有很多教育研究者对微课进行了研究。目前,比较受到大家推崇的2014年第二届中国微课大赛对微课的界定,在文件中将微课明确为将整个教学过程融合在十分钟以内的教学视频,要求内容精简微缩,并能达到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且设计原则、过程需遵循相关的教学理念。
        二、微课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生物学微课有多种分类方式。
        (一)根据使用目的分类
        根据微课的使用目的不同,可以分为知识讲授类微课和习题讲解类微课。
        知识讲授类微课:知识讲授类微课适用于核心概念的讲解、教学重难点及中高考热点的讲解。由于该类微课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讲授并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含义、适用范围、相互关系等。这类微课一般是围绕着某一重点、难点或考点进行讲解,可以用于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导入、重难点突破、课后复习等多个环节。
        习题讲解类微课:习题讲解类微课主要是通过微课来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把握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技巧。这种微课主要是传授解题技能性知识。受微课时长影响,所选例题宜少且有代表性。例题设计时要考虑必要性,尤其是那些需要综合分析能力强,涉及知识点多,解题思路需要技巧的习题用微课进行教学效果好,一般用于学生课后复习或查缺补漏等。
        (二)根据教学内容分类
根据微课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实验类微课、探究类微课和兴趣类微课
        实验类微课:这类微课的整体框架结构是首先呈现相关的场景,通过微课把生物实验图像进行信息处理,让学生参与,使学生获取实验技能,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实验类微课是不能替代真实生物实验的,只能作为真实生物实验的补充。该模式可以模拟生命现象、生命规律或者自然现象,主要有:在现实生活中不易见到看清的实验(如DNA的复制、有丝分裂),实验产生有害性的物质的实验(如叶绿素的提取),实验过程过长或过短的实验(如物种的形成)。这些实验采用微课模拟就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探究类微课:探究类微课的主要过程为: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上网搜寻相关资料。教师根据教学要求,使用合适的微课来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观看微课自主探究,然后再进行学习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经过了自主探究、小组探究后,进入协作交流阶段。在协作交流阶段学生观点碰撞,形成结论。 探究类微课是翻转课堂的重要教学媒体。


        兴趣类微课:兴趣类微课的教学内容一般是教科书的拓展内容,通过动画、讲故事等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学生自然而然学习到了教科书中没有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有助于他们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例如,生物学史就是兴趣类微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高中生物教科书中涉及到的生物学史有三类:一类是在教材中以教材正文方式出现的核心史料;一类是安排学习者在课后自愿搜索整理的史料;一类是出现在课后拓展阅读栏目故事中的有关植物学家、动物学家等的重大发现。尽管科学史料的学习十分重要,但教师由于时间的限制也不能将所有的史料都给学生一一讲授,尤其是后两种生物学史。但是运用兴趣类微课就可以将这类拓展内容以生动活泼轻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同时也减少了生物学史的枯燥感。
        三、微课的特点:
        (一)短小精悍 结构完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每节课 45 min 左右。学生要想把一节课的知识较好地掌握,至少要保证 30 min 以上高度集中注意力,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而微课最基本的要求是“微”,时间最长不超过 10 min。在这一小段时间里,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够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微课并不是将教学内容单纯的分割开来,每一个微课都具有导入、讲授、练习、反馈等环节,结构完整,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二)随时随地 资源丰富
        与常规的课堂教学相比,微课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和教学活动。教师根据微课制作原则和方法,精选教学内容,设计并制作出精美的微课作品,将其上传于互联网平台,供学习者观看和学习。对于学习者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国内外各种学习资源;对于教育者来说,可以互相分享优秀微课作品,随时随地的交流与学习。
(三)目标明确 重点突出
        一般情况下,一个微课只围绕着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主题的教学内容展开,可以是实验演示、习题讲授、难点突破、重点巩固、考点复习、课外补充等。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微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也有人表示微课的教学不够系统。的确,高中生物涉及到的知识范围广,高考考点多,但是如果可以把重点、难点、考点细分,做成系列微课的形式,就既能够保证知识系统化,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四)生动有趣 高效学习
        在制作微课时,教师需要将各种动画、文本、图片、音乐等资源,配有生动、形象的语言,整合成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直观的视觉冲击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一件有趣的事,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们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培养了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邱闯武.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的相关研究[J].学周刊,2019(32):47.
[2]陈亚丹. 微课在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
        [3]齐瑞. 微课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8.
        [4]高悦. 高中生物学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5]卢艺番. 三种类型的高中生物学微课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7.
        [6]程世红. 微课在初中生物科学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7]侯琰琪. 微课模式下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8]杨金花.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温州大学,2016.
        

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史佳可
出生日期:1996.07.17
性别:女
籍贯:吉林省东丰县 民族:汉族
学历:大学本科   专业:学科教学(生物)  研究方向: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