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分析》课程混合式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4期   作者:李良会
[导读] 近几年,混合式教学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

        李良会
        北京水利水电学校
        摘要:近几年,混合式教学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水质监测分析》以水中总磷测定项目为例,进行了混合式教学初探,从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了全过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极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水质;混合式教学;初探

一、混合式教学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中指出:“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形式用好优质数字资源”、“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
        混合式教学兼具了面对面传统教学和网络在线学习的双重优势,其灵活的组织方式、多元化的资源形式和互动途径,受到国内外众多教育研究者的青睐。近几年,混合式教学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地平线报告指出,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未来5年内各学校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是未来的短期发展趋势。
二、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在《水质监测分析》课程教学中,采取混合式教学,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课堂互动,为学生与教师提供更加自由协商空间,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混合式教学能够方便老师快捷的上传作业,增加交流,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自主学习。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交流协作能力、思维组织能力、理解应用能力等。混合式教学对于学生全面掌握安全操作、规范操作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因此,《水质监测分析》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三、混合式教学改革实施
        《水质监测分析》课程以水中总磷含量测定为例,将混合式教学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
        课前,线上学生网络查询,初步认识总磷,线下小组讨论,确定总磷测定流程。
        课中,线上水质分析仿真平台,学生领取任务,线下小组分析任务,制定实施方案。然后线上学生模拟操作,熟悉流程,线下教师针对学生模拟操作中出现问题,讲解分析。模拟操作后,进入线下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环节,实验室录播系统,将学生操作细节时时投影到显示屏上,老师及时发现操作问题,现场个别指导,集中问题,重点详细分析,演示操作。线上连线专家,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评,线下师生总结评价,线上线下双师混合评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后,利用线上网络云班课总磷测试题目,巩固复习。利用线下第二课堂,拓展延伸水中氨氮含量测定,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水质监测分析》课程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教与学的优势,将线上、线下资源、模式、考评有机结合,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打造“三有”课堂。
        (一)课前,线上线下初识总磷
        1.线上,学生网络查询,初步认识总磷
        课前,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让学生了解总磷。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总磷超标危害、产生原因,将资料上传至水质监测分析课程平台。通过官厅水库退出饮用水源地、滇池富营养化等图片、视频,使学生认识总磷的危害。
        2.线下,小组讨论,确定测定流程
        线下,小组讨论总磷测定流程,通过水质课程平台中总磷测定国家标准,小组共同学习、研讨测定方法,总结出流程图,并上传到课程平台讨论区,老师审阅流程图内容,根据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比如流程中缺少溶液配制、设备操作等环节,及时推送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查缺补漏。
        (二)课中,线上线下任务实施
        根据水质实验操作实际过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水质监测分析虚拟仿真平台,平台包括水质监测分析中心漫游、水质实验、数据处理几个模块。


        水质监测分析中心漫游模块主要是让了解工作环境,感受工作氛围,为做好水质分析实验做好充分准备。
        水质实验模块按照“更换工作服-接收化验任务-取水样-准备药品-实验操作”的实际工作全流程仿真模拟水质操作。
        数据处理模块,将水质参数输入公式,软件直接计算结果,形成水质监测分析大数据。
        1.线上学生平台领取任务,线下小组分析任务
        线上,学生通过个人账号登录水质监测分析课程平台,进入水质监测分析中心漫游模块,了解工作环境,感受工作氛围,并熟悉各房间位置、功能,为做好水质分析实验做好充分准备。学生找到接样室,进入房间,领取实际岗位样品检测委托单,明确本次任务为水中总磷含量的测定。
        线下,团队协作,小组讨论平台中总磷测定国标方法,进行组内分工,分为溶液配制员、仪器操作员、数据记录员、质控员,填写平台中任务分配单,确定采样方法、采样仪器、药品等,制定实施方案。
        2.线上学生模拟操作, 线下教师讲解分析
        学生结合课程平台中国家标准,观看平台中操作视频后,在虚拟仿真平台水质实验模块,进行模拟操作,学生边摸索边操作,从选择仪器设备、配制溶液到取水样、加试剂再到设备操作、测量水样、记数、计算、水质评价全过程模拟。
        教师通过平台的后台统计发现,有学生因选错试剂、仪器设备或总磷测定步骤混淆而中止实验,以及出现硫酸腐蚀手臂、高压灭菌器加热爆炸、分光光光度计操作错误等问题,通过虚拟仿真平台还原危险事故逼真现象,引出教学难点。
        教师利用虚拟仿真、Flash动画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展示设备内部结构组成,分析高压灭菌器、分光光光度计工作原理,利用动画演示操作过程,分析错误操作原因,演示硫酸腐蚀等应急处理方法。
        教师佩戴高清眼镜,对重点操作步骤进行现场示范演示,学生通过大屏幕,可以从教师视角看到规范正确操作,纠正错误操作,突破难点。
        3.线下学生动手实验,教师指导,线上学生上传视频,数据处理
        学生完成虚拟仿真操作,熟悉实验流程,并结合教师难点讲解演示后,进入实际动手操作环节。实验室录播系统,将学生操作细节时时投影到显示屏上,老师时时关注学生过程操作,现场巡视,个别问题,个别指导,集中问题,重点详细分析,演示操作。
        实验操作完成后,学生将操作视频上传到网络课程平台,并在工作岗位实际表格中,记录原始数据。
        学生进入水质监测分析虚拟仿真平台数据处理模块,将数据输入到软件系统中,形成水质大数据,为水处理提供基础数据。在平台中查看水质标准,判断水质状况,进行水质评价。
        4.线上专家点评提升,线下师生总结评价
        企业专家在线指导学生实验操作,根据现场操作及课程平台学生上传的重点操作视频、实验记录表格,进行点评,对实操过程、数据记录、职业素养进行评价。
        完成全部实验的学生观看大屏中回放的视频,结合实操过程、职业素养评分表,进行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各小组学生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老师调取关键视频,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测定步骤,强调安全规范操作。
        (三)课后,线上线下巩固延伸
        线上网络云班课,学生完成总磷测定相关测试题目,巩固复习所学内容,为延伸拓展项目奠定基础。
        线下第二课堂,利用已学总磷测定过程,拓展延伸,学生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中氨氮含量项目,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国标测定方法,确定氨氮测定方案,全程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四、小结
        《水质监测分析》以水中总磷测定项目为例,进行了混合式教学初探,通过座谈交流、调查问卷,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有趣多了,学到的知识技能有用、有效,本次课程学生整体成绩较高。通过混合式教学改革尝试,极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今后认真总结反思,逐步改革提升,以点带面,全面、全方位进行《水质监测分析》混合式教学改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