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在国际交流中促进“三认同”教育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4期   作者:陈香峰
[导读] 教育必须不断地改革和发展,必须博采众长,
         
        陈香峰
        江苏省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   211700
        【摘要】教育必须不断地改革和发展,必须博采众长,了解和吸收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经验,把握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从而使我国的教育能自立于世界教育之林,使子孙后代有能力参与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我们一方面既要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另一方面也要强化 “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即“三认同”教育,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国人
        【关键词】高中;国际交流;三认同教育
        我校是一所中外合资的民办普通高级中学,国际化办学是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近年来,随着国际化办学途径进一步拓展,迎进来、走出去的学生日益增多,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生“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即“三认同”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与研究的问题。
        一、“三认同”含义概述
        “三认同”,即“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是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当代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共同的民族渊源,二是共同的民族文化,三是共同的国家。“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
        二、促进“三认同”教育的有效途径
        依托我校国际化办学的优势,发挥我校“江苏省华文教育基地”和“江苏省为侨服务站”的作用,坚持以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国人”为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在国际交流中促进“三认同”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将“三认同”教育融入教师心灵深处
        对学生进行“三认同”教育,教师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内心深处认同中华文化,形成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其核心是理解中华文化与科学民主之间的关系。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认同不能被国际理解所替代,爱国主义教育不能被形式化、空洞化,要落实到实处,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是苏北地区一所民办普通高中,被江苏省委统战部授予“江苏省华文教育基地”,为侨服务工作受到省统战部门领导肯定。雅思教育、国际留学、中外交流是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具有一定的国际办学背景,通过国际交流,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增进国际了解,并积极探索在国际交流的背景下,开展“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即“三认同”教育,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有爱国情怀的现代中学生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只有将文化自信融入教师心灵深处,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教育才有可能收到实效。我校将“三认同”教育纳入对教师师德考核内容。
        (二)将“三认同”教育融入课程之中
        我校将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融入各科教学之中,成为我校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借助创建“江苏省华文教育基地”和“江苏省为侨服务站”活动,编写了“三认同”系列校本教材,要求教师明确“三认同”教育不单是某门学科的任务,应当涵盖所有学科。不仅要强调思政课程,同时要注重课程思政,共同形成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教育“三全育人”强大合力。重视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注重本土文化与课程文化的融合,在知识的呈现上尽量结合传统文化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感受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针对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呈现要有整体设计和贴近生活正向价值观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升国旗、唱国歌、传统节日文化等外在内容。要求教师积极探索“三认同”教育的策略、创设合适的空间和环境,形成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积极体验,直至达到对国家忠诚、民族自尊与文化自信。对学生的三认同教育不可能通过强迫获得,只能依靠自觉意识和学生参与发展而来,必须借助课程内容、借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浸透学生心灵,进而转化到学生的行为之中。
        (三)将“三认同”教育融入活动之中
        1.开展“国际名家讲堂”活动。我校先后邀请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朱文生研究员;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陈凯迹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春茂博士;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终身教授刘敬圃先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刘阳博士;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唐翔先生;美国锡安集团董事长、美籍华人张祥华先生;美国耶鲁大学韩仲主任、剑桥大学朱斌博士;以色列EhundDvir教授等多位国际文化名人、学者导师、企业家来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介绍各国文化,宣讲国际形势,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突飞猛进的发展和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强作为中国公民的国家自豪感。
        2.加强“中外联谊交流”活动。学校充分利用“华文教育基地”和“为侨服务站”,经常邀请外国教育考察团和出国留学生来校交流指导。学校建立了出国留学生联系卡,进行跟踪服务。省市县领导多次来校视察,对我校“华文教育”、“为侨服务”和“三认同”教育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我校连续举办八届“新马杯”国际高中篮球友好邀请赛以及中外高中生主题交流活动;多次接待外国政府、文化团体参访团:泰国清莱省议会议长和泰国兰纳皇家理工大学校长率领的代表团、以色列姐妹学校Rishonim中学Yaffa校长率领的以色列教育参访团、泰国皇家文化艺术推广局参访团、加拿大加安国际学院中国区总校长和Great Lake高中Gary Gu董事长一行等。先后多次接待了美国大学生代表团;泰国皇家高中、清莱省立高中师生代表团;以色列Rishonim高中师生代表团。近几年我校多次组织师生到以色列、泰国等国家学习交流。相互之间的交流,增进了两国学生之间的友谊,开拓了师生视野。在相互交流中,学校注重引导学生批判吸收外来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豪感。将“三认同”教育有机融入活动当中。
        3.开展“互结中外友谊学校”活动。学校发挥国际办学之优势,充分利用海外华人社团等资源,与国外高中结成友谊学校,相互参访。先后与国外多家教育机构合作办学。比如与加拿大Great Lake高中建立友好合作学校,签订合作协议;与泰国兰纳皇家理工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与以色列Rishonim高中签订缔结姐妹学校协议,同时聘请总督察长Tamar Kehatn女士为新马高中国际化办学首席顾问;与泰国皇家高中和泰国清莱省立第一高中两校签约建立友好学校;同时互派交换生到对方学习,增进友谊。在此基础上,通过举办“中外文化宣传周”等活动,了解外国文化,推介古老的中国文明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的过程中,开展“三认同”教育,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总之,加强国际交流,推行教育国际化,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心智、能力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国际交流中开展 “三认同”教育对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成华.推动港澳青年增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路径和方式研究[J].前沿,2019(02):20-28.
[2]朱晔. 新时代中国的文化认同和民族共同体的构建[D].黑龙江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