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以《包身工》为例刍议“长文短教”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4期   作者:刘羽
[导读] 时下,群文阅读教学迅猛发展,关于群文阅读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

        刘羽
        四川省中江实验中学 四川 中江  618100
        时下,群文阅读教学迅猛发展,关于群文阅读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尽管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具有一种突破性的阅读教学,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于今日而言长文短教的话题有点略显格局不高且落伍于时代,但对于处在新课改进程边缘区的学校一篇篇的教学仍是主要的教学形式,所以我们以《包身工》为例谈谈让师生都痛苦的长文如何教学的话题。
        我们这里讲的“长文”是指那些文字多、篇幅长、容量大的课文。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长文。这些长文文字较多,内容丰富,信息繁复,客观上导致了教师怕教、学生厌学的现象,但我们还是要在极短的教学时间内完成长文的教学,因此长文短教的教学法应运而生。   
        怎样才能做到长文短教呢?经过不断的探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践。
        1 预设主问题,选准教学点。长文短教重在一个“短”字,这个“短”字又主要表现在“点”上,也就是选取教学内容的“点”。课文虽长,截取的文字要短,选择哪些作为教学目标,教学前的“整合、梳理”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只有下大力气,使“整合”做到科学、有效,在此基础上明确教学要点,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的指导要短,通过预设的主问题使教学围绕其层层展开。
    例如《包身工》这篇文章,它是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的一篇报告文学,篇幅较长。

在设计这篇文章的教学时可将文体作为教学的重点,强调对报告文学的新闻性和文学性等文体特征的把握,并且围绕新闻性和文学性的两大特征预设教学的主问题,这样整个教学脉络清晰、课堂学生参与持续力得以保障。
        2 整体把握,找准切入点。长文不仅要短教,更应巧教,巧教的关键是找准教学切入点。因为切入点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长文教学中常见的切入方式有:紧扣课题,巧妙切入;抓住中心,统领全文;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质疑;巧设问题等等。题目可以说是文章的眼睛,从文眼入手,便抓住了文章的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长文”,我们可以紧扣题目,巧妙切入。例如《包身工》一文紧抓“包身工”这个词,认真梳理“包身工”的不同称谓并分类,巧妙地以对包身工的特别称谓——“猪猡”切入,既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又直击事件本质,实现了对文本由浅入深的解读。
        3 强调与文体的结合
        前文提到的《包身工》的教学只是一个例子,学习报告文学以及实用类文本,不能只学习文本的语言符号,更要体验这类文章的文体特点,揣摩这类文体的语言符号是怎样承载它特定的思想和情感的。教师要在这样的基础上考虑问题和组织教学,从文体个性出发,从激励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发现的角度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主动发现的快乐。
        其实,“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长文短教应该追求一课一得,万取其一。一篇课文的教学能让学生掌握一种知识与方法,训练一种能力,体验一种情感,领悟一种人生智慧,这就是一堂成功的课。因此,不必面面俱到。但不管选哪一“点”,落实到教学中都要丰满扎实,要引领学生慢慢品味。对于长文, 我们只要能做到熟悉学情,精研教材,精心备课,找准切入点、训练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可放心的短教。老师“教”的时间压缩了,相应地,学生“学”的时间就增加了。他们在阅读时就有时间进行问题探究、情感体验,在课堂上取得高效,在考场上做到长文快读,长文快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