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校辅导员对大一新生心理辅导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4期   作者:荆雪婷
[导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


        荆雪婷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山西阳泉  045000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较大的改变,大部分学生无法适应目前的生活方式而出现心理问题。尤其是大一新生,开学即面临离家封校等问题,本文主要论述疫情期间对大一新生心理辅导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 疫情  辅导员  大一新生  心理健康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这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验。由于疫情学生无法正常开学使本就存在不同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更加紧张与恐慌,学生在疫情影响下参加高考迈入了大学校园,如果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消除,不仅影响大学正常的生活学习,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将来的成长进步,所以辅导员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干预是必要的且十分重要的。
一、后疫情时代大一新生易出现的负面心理反应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国外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境外病例输入仍然存在,以及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使大一新生出现一些典型负面心理反应。
        (1)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转变
        刚入学的大学生要经历从紧张的高中生活到相对轻松的大学生活的过渡,难免会感觉有极大的心理落差,短时间内很难适应。特别是大一新生开学报到之后就面临大学校园封校问题,所以刚入学的大学生要顺利度过生活环境的转变期,应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
        (2)疫情影响造成心理恐慌和情绪不稳定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在经历了疫情期间的高考拼杀后迈入了大学校园,他们依旧时刻关注疫情态势,尤其是关系到自己及家人的安危,例如新疆、青岛、天津等地学生心理恐慌问题较为严重。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的暴风雨时期,生长发育极为迅速,已基本趋于成熟,但由于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飘忽不定。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3)学习紧张和竞争压力造成心理负担过重
        大学是高中的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也是学生放弃许多兴趣爱好甘于在题海中跋涉的精神支柱。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为了保持自己在中学的优势而废寝忘食,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课,还自学一些社会急需课程,再加上英语、计算机的考试使他们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中。巨大的心理落差还表现在一些大一新生对自己专业不了解以至于对专业不感兴趣,甚至有些学生还会想要转专业。而在重点院校还有这样特殊的原因,由于学生在先前就读的中学都非常优秀,进入大学发现自己原来只是一个普通人,竞争压力较大,优越感的丧失使得一部分学生很难适应。而又有一部分学生则感到考入大学如释重负,因而即使感到竞争的危机也提不起努力学习的劲头。
        (4)人际关系问题
        大一新生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与他人交往的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充满了兴趣又担心失败。久而久之,甚至回避参与,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学生因自己对人的认识问题,很难与人深交或缺乏知心朋友,有的则因人格因素,带来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
        二、后疫情时代高校辅导员对大一新生心理工作的思考
        (一)积极面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大一新生刚刚迈入大学校门,辅导员应正确看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尤其是来自疫情风险地区的学生,不能远离和惧怕他们,更不能将他们视为包袱。对来自疫情风险区的学生,要时刻注意他们的心理问题,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更加爱护、关注。对他们表示理解与宽容,以缓解他们的压力,建立起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信任。

对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该多渠道、全方位地了解心理问题学生,为了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可以采取与学生本人沟通、及时联系家长以得到他们的配合。应注意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交流要注意措辞,不要刺激他们,同时还要做好记录,并定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二)更好地对新生进行心理辅导
        1.辅导员心理教育意识的提高
        辅导员心理意识的提高对于预防学生心理失衡和做好有关心理保健工作有很大帮助。辅导员要自觉进行心理教育意识,有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坚信人人都有巨大心理潜能可以开发,心理发展是无止境的,人人都可能获得良好的心理品质。辅导员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和相信学生。自我教育是心理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辅导员要自觉提高心理教育意识,要调动学生心理自主构建的积极性。学生本身具有很强的封闭性,不愿意把自己的心理告诉老师,老师要多与学生沟通,取得学生的信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
        2.要运用心理咨询的技巧提高心理辅导的谈话水平
        用心理咨询的技巧对于辅导员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辅导员和学生谈话时能用“倾听”“同感”技巧就有很好的效果。“倾听”就是多听学生的心声,“同感”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的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内心世界,且把这种理解传给学生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如果辅导员能注意认真地倾听学生的感受,让他们尽可能的诉说自己,我们很好地接纳,就会让学生有被注意、被尊重、被理解的感觉,便于学生对辅导员形成信任感。而在倾听的基础上辅导员去试着理解学生的所感所思行为,然后再用同感的技巧,让学生感到辅导员的理解与接纳,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是对学生进行指导的前提。
        (三)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1.学生自身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
        学生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对待问题,然后寻求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大一新生刚入学,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疫情期间更要高度重视个人卫生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尤其是来自疫情风险地区的学生,要多与人沟通,感到郁闷的时候就试着告诉自己,世界还是美好的,大学生活也是美好的等积极的暗示,通过这些方式把问题转移。  
        2.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老师应该就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咨询向学生有一个很好地说明,打消学生对进行心理咨询的顾虑。使学生认识到寻求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就像是感冒了要去看医生一样正常,能够在心理不平衡的时候通过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及时解决自己的问题,让自己得到更好的成长。
3. 设立各种沟通渠道
        当学生想找心理咨询师的想法时,由于时间、面子等问题,大多都打了退堂鼓,所以除心理咨询外学校必须为学生设立多种渠道与心理老师进行交流,如可通过热线电话、电子邮件、网络平台、书信方式,让学生可以随时宣泄自己的情绪及时解决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关注的焦点。健康的心理品质,可以避免情绪大起大落以及两极性波动,并应该协助学生克服内部障碍,提高意志行为水平,不为偶发的诱因所驱使。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应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面对当前疫情常态化的形势,辅导员对于学生的心理干预是有必要且长期坚持的。尤其是受疫情影响高考成绩不理性或是来自疫情高风险地区的学生,辅导员要在大一新生入学后持续关注,同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争取让学生早日走出受疫情影响的消极情绪,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珊珊,周心怡,刘克涛等。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学生心理防疫教育的探讨-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J].心理月刊,2020.09.
        [2]魏华,李廷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不同人群心理的影响及心理干预的建议[J].儿科药学杂志,2020.26(4):6-7.

作者简介:荆雪婷,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