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旅融合 发展全域旅游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4期   作者:贾宁
[导读] 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强大的融合力。
         
        贾宁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摘要: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强大的融合力。两大产业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文化有利于旅游的特色化、品质化、效益化发展。旅游有利于文化的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提升。同时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存在一些困难及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优化旅游供给体系,整合旅游要素,调整旅游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改善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服务体系,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等。
        关键词:文旅融合;发展;全域旅游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和旅游业,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在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建立在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同时强调,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组建文化和旅游部 , 这是党中央站在新的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着眼于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
        一、文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深化改革,重点促进文化和旅游在资源、产业、市场、公共服务、对外开放等领域的深度融合。目前,某省文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以下方面。
        1、文旅资源挖掘不深。对文旅资源的开发还停留在表面,文旅资源的内涵挖掘不深,融合不够。尚未破除文化吴韵强汉风弱的格局,汉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巨大,但是汉文化的关联度、影响力较小。如缺乏《印 象?刘三姐》式的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与当地少数民族独有的人文历史巧妙结合,造就出的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大量存在着低水平、同质化、雷同化项目,在不同景区不时看到近似的老街、古城,购买到同样的旅游商品,品尝到相似的风味小吃,观赏到大同小异的文俗表演。尤其是同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相较,如某市打造的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宿州和宿迁重点打造的楚汉文化景点。大量处于原始资源状态的文化遗产未被“唤醒”,最丰富、最深厚、最具魅力的文化元素未能转化为文旅资源,具有地方文旅特色、众星捧月、趋之若鹜的文旅地标屈指可数。
        2、文旅产品开发不足。现有文旅产品开发不足,导致游客体验参与度不
        够。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发展,对文化旅游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吃住行,还要求更高层次的文化盛宴,体验旅游的本质就是一种体验,涉及旅游产业的全流程全过程,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要有系统化开发的思路。缺少动态的展示和游客可参与性的项目,给游客留下的只是短暂的印象,不会是深刻的记忆,“口碑式”传播少,难以形成游客转化。“可远观不可亵玩”式的旅游不能充分满足游客渴望了解、认识、感受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地域文化的需求。
        二、文旅融合发展对策
         要高度重视全域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尽快启动编制全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摸清家底,高起点谋划,构筑全域旅游大格局。树立“旅游+”的发展理念,加大旅游项目投资力度,积极培育全域旅游产业体系。
         1、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步伐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重视全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带动和支撑工作,可以考虑成立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其协调牵总作用,全面部署全域旅游规划和旅游项目建设工作。加强部门、乡镇的协作配合,必要时可以考虑成立文旅投资集团,明确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对标对表,共同掀起全市兴旅、全民做旅的热潮。高度重视规划引领。发展全域旅游是顺应旅游发展趋势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旅游强省的必由之路,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支撑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按照“城旅一体、农旅结合、产业融合、主客共享”等要求,结合实际,尽快启动编制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引领全域旅游发展。在编制时,要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如全域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与地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关系,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关系,与城乡交通新形态的关系等。在实施过程中,各做旅主体要严格在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引领下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域旅游发展质量。调动部门和乡镇积极性,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相关部门、乡镇的工作积极性,明确任务分工,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着力激发各平台主体做旅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探索建立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企业、景区景点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提升旅游产业服务质量。
         2、完善政策,强化保障,夯实全域旅游发展基础着力破解用地难题。中央明确提出了要加快社现有存量建设用地的要求,相关部门要深入调研,吃透用准政策,合理合法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低丘缓坡、四荒地等资源发展旅游业,加快推动旅游项目的落地实施。 加快旅游设施配套。加大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力度,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努力争取成为晋北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节点。要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规范设置内容完整、准确清晰、符合国际化要求的标识标牌。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推动景区厕所合理布局,提高厕所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要注重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元素的融合衔接,提前将乡村旅游发展所需的交通路网、标识标牌、公共厕所、污水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着力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旅游产业扶持力度,强化资金保障,积极扶持旅游企业发展壮大。要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切实加强旅游营销资金投入,综合运用新技术、新平台加强旅游营销宣传,全力提升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培育产业,加大融合,推动全域旅游提质增效。注重旅游项目建设。要高度重视旅游项目建设和提升改造工作,加强项目管理和策划包装,持续提升全域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要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着力引进优质的涉旅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景区的开发建设,推动旅游建设项目尽快落地并建成受益。积极推动投资悟道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落地。继续实施生态旅游区、大美鲁沟田园综合体等文旅项目后续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旅游消费热点。依托丰富森林资源和良好生态环境,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森林康养项目。积极推进科学谋划推进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促进旅游业和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实施“旅游+”融合发展战略,延伸旅游产业链,拓展旅游发展空间。通过旅游与历史文化、体育、城镇化建设、教育的融合,推动建设一批符合大众旅游时代、游客个性化需求的多元旅游创新产品,发展购物旅游,建设文化创意旅游。
        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抓住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机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迈向优质旅游发展新时代,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中国旅游日”是旅游者与旅游人共享的节日,我们期待大家都能踏上快乐的旅途,拥抱美妙的世界,享受旅游的福祉,感受生活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朱 虹.努力探索旅游发展的“江西模式”[J].中国旅游技师范大学学报,2017,(1).
        [2] 殷贤华.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路径[J].中国旅游报行政(公共论坛),2018,(5).
        [3] 何雄伟,陈瑾.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问题分析[J].中国企业经济,2019,(1 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