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化解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4期   作者: 王芳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逐渐转变

        王芳
        大通县中心幼儿园 青海 西宁 810199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逐渐转变,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导致父母及其家庭其他长辈对孩子过度溺爱,家庭教育方式不正确,导致幼儿在心理成长出现偏差,“小霸王”“捣蛋王”等就此产生,这类幼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脾气暴躁,不服管教等,非常容易出现攻击性的行为,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消极影响。因此,加强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度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对于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攻击行为 原因 对策
        
        幼儿攻击性行为主要是指幼儿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他人表现出的语言或者是行为上的攻击,对他人身心造成伤害的行为。攻击性行为主要类型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如打人、咬人等;语言伤害如骂人、讽刺等;间接伤害如背后说坏话等行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非常不利于幼儿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不能和同伴之间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对幼儿自身的身心成长造成严重的危害和隐患。因此,幼儿园教师以及家长要注重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深度认知,明确其危险性,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到科学的化解方法,逐渐消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确保其全面健康的成长。
一、产生原因
(一)根本原因
        (1)受到挫折。挫折是引起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当幼儿的某种行为被打断干扰,导致自身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容易引起幼儿的挫折情绪。例如,当幼儿被别人说“别理他”的时候,容易使幼儿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觉得自己很丢脸,从而产生挫折感,另外,如果幼儿常常被大声指责,感觉不到被呵护,也是引起幼儿挫折情绪的主要诱因。【1】
        (2)如果父母对幼儿惩罚次数太多,或者是惩罚的程度较深,也会导致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加重。
        (3)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时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对于周围人的语言、行为、神态等都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合模仿兴趣。在模仿的过程中,幼儿只觉好玩,不会对其对错进行分辨。如果父母 以及周围人的行为不当,或者的幼儿平时看电视、手机过多,容易对其不两个言行进行模仿。这也是引起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之一。【2】
        (4)强化。很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不正确,在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初期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制止,让幼儿利用攻击行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那么就会加深对攻击性行为的依赖。
(二)家庭原因
        (1)家长管教方式不当。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关键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主要出现以下几种不当的教养方式:首先是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的言行举止完全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这种情况下,导致幼儿没有受到应有的呵护,即使沾染上了不良习性,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引导,从而引起攻击性行为,更加不服从管教,组织意识淡薄。其次是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完全以幼儿的意志为导向,完全顺从幼儿的意愿行事,这种情况下,导致幼儿在人际交往中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自私、人性、霸道等行为严重。而如果他们的意愿不能得到实现,就会出现严重的吵闹、反抗、攻击等行为。【3】
        (2)家庭结构的问题,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场所,家庭结构的完整性是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一旦幼儿家庭结构出现不完整的现象,容易导致幼儿的成长被家庭所忽视,得不到关爱,容易使幼儿产生自卑心理,往往在人际交往中会以一些出格的行为引起别人的关注,如打架、骂人等。
        (3)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对幼儿的身心成长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是引起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关键因素。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打骂不成器”,因此常常使用武力、言语攻击等方式对幼儿进行管教,还有些家庭父母之间频繁吵架等行为,也会在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可逆的严重伤害,导致其敏感胆小,自卑内向,而且他们模仿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会模仿家长的暴力方式。
(三)其他原因
        (1)社会原因。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影响,幼儿会把自己在社会活动中所看所听进行模仿,从而对其言行产生重要影响。(2)在信息时代,新媒体对幼儿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幼儿电视节目中,出现了很多暴力的画面和行为,导致幼儿模仿学习。(3)多动症,有些幼儿天生好动,上课不专心,喜欢做小动作,性格冲动,喜欢攻击别人等。(4)一日生活安排不合理。在幼儿一日活动安排中要注重动静适中,如果让幼儿长时间处于安静状态下,容易引起其情绪上的波动,诱导攻击性行为的出现。【4】
二、解决对策
(一)教育方法要适当
        (1)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由上述原因分析我们可知,幼儿中所以使用攻击性的行为解决问题的原因,很多时候是幼儿的模仿行为在作怪,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仅仅模仿到了攻击性的解决方式。由此可见,在幼儿的日常教育过程中,要家长和教师要注重对幼儿的进行良好的示范,结合幼儿实际情况,提供更多实用性的问题解决途径。首先家长和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对自身的言行举止进行严格的规范,从而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其次,要注重对幼儿给予足够的关注,及时发现他们行为异常情况,并采取科学方法对其进行矫正和正确引导,对其攻击性行为进行及时的制止。【5】(2)幼儿对世界的好奇心比较强,家长要注重满足他们探索世界的心理需求,使其情绪得到正当的释放,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出现的诱因。
(二)教育理念要科学
        针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要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对他们投入关注,让他们感受到被爱,利用平静温和的语言进行沟通,培养幼儿的善良的品性,并在游戏过程中提升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减少攻击性行为出现的诱因。避免对犯错误的孩子施加冷暴力或者粗暴的态度。【6】另外,要注重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保持统一的教育理念。
(三)培养幼儿情感体验
        当幼儿打人时,很可能不会认为其对他人造成了疼痛,而只是享受打人那一瞬间的快感,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家长要注重让幼儿进行情感上的体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被打后的疼痛感,才能让他们真正认知到自己对别人造成的伤害。例如,可以引导幼儿想想自己摔倒时的疼痛。或者是幼儿在抢别人玩具时,可引导幼儿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本人抢你的玩具,你也会不开心是不是?所以大家要彼此商量,一起玩。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幼儿更加体验别人的感受,增强合作意识。
(四)完善家庭教育环境
        一方面,在幼儿观看电视节目时,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观看,并根据电视内容对幼儿进行科学的解释和分析,让他们学习和模仿电视节目中的正面行为,减少其暴力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家长在对幼儿开展家庭教育时,要注重对其言行进行正确的引导,不要教给孩子攻击性的问题解决方法,要教育孩子实用平和的方式解决问题和冲突等,促进其健康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时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时期,一旦引导不当,就很可能引起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危害。家长和教师要注重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消解攻击性行为产生的诱因,为幼儿健康成长创建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宋晓东.调皮的“小霸王”——幼儿攻击性行为背后的故事[J].山东教育,2020(27):54-55.
[2]曲亚静,刘腾龙.幼儿攻击行为的应对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20(07):44-48.
[3]赵庆安.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纠正措施的研究[J].中华少年,2020(11):12-13.
[4]唐红玮.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研究[J].东西南北,2020(06):207.
[5]丁怡心.幼儿攻击性行为现状及策略研究[J].才智,2020(02):181.
[6]刘佳颖.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教育策略[J].农家参谋,2019(23):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