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理论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模式探索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4期   作者:黄清兰
[导读]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黄清兰
        建瓯市迪口镇中心小学 福建 建瓯 353133
 
        摘要: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全社会对教育工作投入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在此背景下,加强教育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成为当前教育行业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充分应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提升,而且还和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相一致,对于提升的学生的文化品质和语言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讲述了支架式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旨在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掌握一定的语言应用技巧,促进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 小学语文 习作教学
        
        随着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越来越重视,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良好的赏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是在传统教学理论上的创新和优化,更加符合现代小学生的写作需求,也满足了新时期对小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在支架式教学理论指导下,更加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掌握更多 自主权,对于培养写作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具有重要实际意义。【1】由此可见,加强对支架式教学理论的研究,使其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更加深入的融合和应用,对于提升语文整体教学水平具有极大的作用。
一、概念论述
        支架式教学理论是在新时期新兴起的一种教学形式,来源于建筑学的“支架理论”。老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心理需求等,为学生创设一种教学框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逐步分解,各个击破,从而实现对相关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掌握,形成完善的知识系统,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平台。【2】某种意义上来说,“支架”也是一种概念框架,可以为学生解决难题时提供更多的帮助,从而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活跃教学氛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不断自我完善,而教师起到良好的支架作用,为学生提供引导和帮助,为学生顺利完成自学提供保障。此外,这也是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的过程。可以说,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应用,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二、意义分析
        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应用,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优化,是对现代化教学理论的补充和完善。在应用过程中,教师主要担任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且更加突显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具体而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一个独具自身特色的完善的知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全面学习,并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对框架的进行逐步的补充和丰富,实现知识的不断积累,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构架。【3】在语文习作教学中,充分应用支架式教学理论,能够实现对学生写作思维的良好启蒙和启发,增加教学趣味性,减少写作训练的难度,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但是在实际的语文习作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对习作教学的科学规划,不能对学到写作训练进行合理的指导和帮助,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由此可见,加强支架式教学理论的融合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支架式教学模式实施步骤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中主要包括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方面,下面以“我爱我家”为写作主题,具体分析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流程。
        (1)搭脚手架。教师要积极利用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围绕作文题目中的核心词汇——“家”的概念进行分析和认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情况,自由发挥,讲述他们对家的感念的认知,从而为学生搭建概念支架,确定写作的中心。
        (2)进入情境。在概念支架的支出上,教师要通过问题设置的方式,把学生引入到一个问题情境中去,通过问题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构建问题之前。

例如,老师可以提问以下问题:“同学们爱不爱自己的家?”“在家庭中发生的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家庭成员中做的哪一件事情让你最感动呢?”……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回忆,并触动学生内在情感,激发对亲情的感知。
        (3)独立探索。在问题支架的基础上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索和思考,对作为写作中的要素进行积极分解。人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兄弟姐妹,或者是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等;地点——家庭;事件——在家庭以及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或者是话语等。在教师的协助下,逐渐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形成完善的写作思路结构支架,并让学生在一件件家庭小事情中找到写作的突破口,从而对写作难题进行逐步分解,降低写作难度。
        (4)协作学习。在学生逐渐明晰了写作思路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针对自己的写作想法进行表达和陈述,并在小组内开展讨论,不断写作支架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对写作主题以及写作意义进行情感上的升华,实现意义支架重建。
        (5)效果评价。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积极的评价,对其写作积极性进行激励,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强化对自我认知。
四、应用探索
(一)引导学生合作
        在进行支架式教学时,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支架范例,帮助学生在具体的实例之中得到启发,掌握技巧,从而能够形成学生自身的写作思路。【5】在列举写作实例之后,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写作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之间开展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完成知识的补充和完善。
        例如,在对“描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写作主题进行训练时,老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提供经典的写作范围,供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并从中总结写作经验,帮助自身顺利的完成写作任务。如老舍先生的《猫》,在这一范文中,对猫的性格、特点等进行全面的描述,也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课上进行朗读,并组织小组成员开展讨论,针对文章中经典的句子进行研究并学习,如“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通过这种方式掌握描述小动物的技巧,也同时加强学生和学生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
(二)增强课堂互动
        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内在的智慧潜力。例如,教师可以围绕相应的写作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写作比赛、即兴创作等实践活动,不仅活跃课堂氛围,而且强化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实现知识积累的拓展,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对于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助推作用。【6】
        例如,在训练“勇敢”“自信”等写作主题时,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意愿,组织学生有序开展即兴创作比赛,让学生在紧张的比赛氛围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对学生知识框架进行逐步填充和完善。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合支架式教学理论,能够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并综合运用提问式教学、合作式教学以及强化课堂互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实现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和灵活性,促进语文习作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也能够锻炼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郑勇.支架式教学理论下的小学习作教学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7):8.
[2]辛巧莉. 支架式教学理论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研究[D].渤海大学,2014.
[3]施丽莎. 支架式教学视野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调查[D].闽南师范大学,2018.
[4]朱婷婷. 支架式教学在小学三年级习作上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8.
[5]谢四凤.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01):56.
[6]李万庆.支架式教学理论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86.

本文是建瓯市2020年度教育科研课题‘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B19131)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