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研究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4期   作者:徐永红
[导读] 不仅仅是要求其有较好的技能与成绩,而是要求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就目

        徐永红
        滨州市沾化区富国实验学校  山东省滨州市  2568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求其有较好的技能与成绩,而是要求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就目前的中学生而言,由于社会的影响,以及其年龄与心理特征的作用,这个时期的学生,如果不进行有效地引导,很有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与道德问题。所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极为重要。然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体系,其融合发展不仅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还能优化教育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样化,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阶段的学生承受着高考,大学录取以及许多其他方面的压力,这使得在此阶段改变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得极为容易。为了应对各种压力,如何很好地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德育质量,已成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工作领域,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也起着关键作用。1、中学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涵关系
        首先,中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虽然德育与心理素质教育侧重点有一定区别,如德育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养,心理健康教育更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但是,归根结底,二者的根本目标都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发展、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其次,中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上有一定的覆盖性,如德育中也渗透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德育强调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等道德品质,一般来说,拥有这些良好道德品质的学生将有更健康的心理状态。最后,德育往往是从宏观与整体入手,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呈现微观与细节的部分,二者如果完全分割开来,无法体现教育的整体性与完整性,只有将二者融合发展,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人才[1]。
2现阶段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情况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很难有效地组合它们。教师需要在两种类型的作业之间找到共同点,并及时进行整合。但是,目前仍然缺乏能够跨学科界限并将这两项任务纳入中学的专家。一些学校中负责道德教育的老师还执行其他任务,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深入研究需要更多的时间,部分负责道德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存在经验不足等问题。其次,目前大多数学校不了解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的融合,校长没有提出这一要求,教师也不了解工作的重要性。这使教师过时,无法在进行心理健康或道德教育时灵活改变,从而影响了表现。
        3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和德育问题剖析
        3.1体制欠缺
        相比于成熟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广大初中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度和投入度都非常有限,甚至许多学校还没有理顺其管理体系、价值诉求等。尽管部分初中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但其更多承担的是心理干预职能,忽视了心理教育职能。另外,许多笃信西方心理教育理论的工作者缺乏对传统德育教育的理解和认同,缺乏对初中德育工作的接纳和正视,甚至出现自我封闭的趋势,导致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动力不够,对双方的发展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3.2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的形式单一。尤其是德育,目前中学德育主要是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展开,这门课程被纳入中考的考试范围,直接与升学率挂钩。所以,学校在开展德育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造成最后师生开展德育却是以考试为目的,没有起到德育的根本作用。

同时,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多半以说教和理论为主,开展的形式单一,在学生看来就是一堆假大空的道理,学生难以对其产生兴趣,学生接受德育往往侧重于背诵理论知识点,教师开展德育往往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说教。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看来就是走走形式,无法理解其对自己生活和发展的意义。
        3.3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不足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最后一个问题,便是开展的力度不足。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比起德育纳入中考范围,比较受到师生的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几乎处于一个透明和尴尬的位置。即便国家目前大力倡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同时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极为严重。但是,很多教师对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比较模糊,甚至混为一谈。导致教育没有落到实处,教育开展的力度大打折扣,起不到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作用[3]。
        4、推动中学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合发展的策略
        4.1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理念保持一致
        要想推动中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双向融合发展,首先就要保证二者的教育理念与策略是一致的。有部分学校在面对二者的教育理念存在一些偏差,认为德育一是与考试挂钩,存在更多理论化的知识点,二是在教育形式上,德育往往更多地存在说教,心理健康教育却是以更平等和灵活的方式进行。因此,学校应该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统筹发展,在德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教师在开展德育时,初中德育有一节是教学生勤俭节约、自强不息,教师在课堂上不要一味地说教,如禁止学生做什么或者让学生做什么,而是先以平等开放的方式鼓励学生说出自己隐藏的心事,如有些学生家境较差,从小可能存在一些自卑的心理。而有些学生家境从小较好,养成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的习惯,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的疏导,鼓励那些自卑的学生正视生活的艰难,在开展德育的同时,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而对于那些存在奢侈浪费、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也不要严厉指责,采取心理健康教育中正向引导的形式,让学生惜福,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树立乐观的心态[4]。
        4.2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道德养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应体现在课堂上,而且应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学生的日常活动应基于良好的道德和心理素质,因此,教师应将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生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并使其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在课堂上,您可以在报纸板,广告牌和其他位置张贴或撰写有用的,鼓舞人心的和积极的名人名言和故事。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教师还可以与学校互动,在校园内播放更多节目,并组织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讲座。
        4.3针对不同情况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教师在关注学生的集体心理咨询时,也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心理咨询,关注学生的个体心理,使每个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如果学生感到焦虑,教师应:要求学生及时休息和入睡;多做运动和听音乐以减轻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与学生更多地交流。为了应对学生的自卑和沮丧,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在失败面前勇于勇气;指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5]。
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既有其自身的可行性,又有发展的必要性。教师应该理解二者一致的根本教育目的,转变教育的形式,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教育的形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小艳.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研究[J].高考,2020(28):93+95.
[2]张颖.试论初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J].黑河教育,2020(06):20-21.
[3]魏毅道.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J].高考,2020(13):131.
[4]叶青雷.心理健康教育对高中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J].智力,2020(13):177-178.
[5]吴临惠.中学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09):186+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