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敏
(沧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明珠小学 河北 沧州 061000)
摘要:有效教学既是教师们积极追求的教学目标,也是新时代赋予广大教师们的要求和使命。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发展,能够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一堂课的有效性能够直接决定教学质量,决定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此,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前言: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科目,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似乎方方面面都与数学知识相关联,所以学好数学对学生而言意义重大。对于如何学好数学,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理念,但是归根结底都是帮助学生冲破数学中的问题壁垒,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
一、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以教师教的内容多不多、认不认真为出发点,而是侧重与对学生听课效果的综合考量。如果学生从主观上对数学课进行思想屏蔽怀着抵触的情绪,那么教师将得再精彩付出再多的心血也白费,学生依旧学不好。但是如果学生花费了很多时间下了真功夫苦功夫,学习效果依旧不明显,那么这也是无效的教学。所以教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在生活情境中探究数学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学生学习的过程容易造成形式和内容,感性和理性脱节[1]。这样的情况下会让数学学习变得非常的枯燥无趣,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学脱离实际。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以及数学教学资源,教师可以紧扣生活这条脉络,根据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生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数学。
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情境如下:我们有的学生家里地面铺的是地砖,我们可以看到地砖大约都是正方向的。现在老师的家里正在装修,也想铺地砖,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想想办法,看看如何铺吧?现在有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还有2厘米的正方形,同学们想一想,如何能够铺成长为8厘米,宽为6厘米的长方形吧!之后让学生们利用自己桌子上的文具来摆。之后教师让学生们讨论,摆出的长方形每排摆了几个?考虑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2]。以此来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和学习。
(二)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
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的资源,其实学习中的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有的是因为学生知识基础不扎实,有的是因为学生存在马虎的现象。对于错误,很多学生选择了按照教师的讲解将答案改过来,就算完成了,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深度思考。于是,再出现类似的题目时,学生依旧会出错,那么如何应该正确地利用错误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呢?
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一)》一课时,这节课主要目的使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理解三步计算的混合计算的顺序,认识中括号。对于100-2x9,学生们都知道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用100-18=82。但是面对有括号的题目,很多学生难免会出现错误。如,65x(765-705÷5)当遇到这个问题时,很多学生可能就会算成65x765-705÷5,这两个式子数字没有区别,但是因为有了括号运算顺序大不同。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错误来强调运算定律。并且再为学生出几道类似的题目,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巩固,帮助学生真正学会知识,避免产生以为自己学会了的假象。
(三)对学生实施激励评价
新课标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3]。在教学中实施适当的评价,能够激励学生提升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言语、神态、表情等对学生实施评价。例如,在学习《千克和克》一课时,在讲解了一些基础的课堂理论之后,学生对于这节课的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们出一些问题,如1千克的苹果大概有几个?1个苹果大约重多少?你们的体重通过用克还是千克还计量?谁能举一些生活中克与千克的例子呢?这个时候请一个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要点头示意,并且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其他学生也举手回答。回答错误,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勇气可嘉,要多想多思考,并期待他有更好的表现。通过这样的激励能够有效点燃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热情,进而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结论: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为出发点,结合实际,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们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短暂的课堂内学到最有用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金甫.数学课堂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教学的策略——以小学“数学广角”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0(32):78-80.
[2]张学明.“互联网+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10.
[3]陈华胜.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