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莫
(南溪区南溪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 四川 宜宾 644100 )
摘要:在现阶段初中历史课程中,所具有的人文性比较突出,在新时期的育人背景下,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要求。在组织历史授课的过程中,教历史师为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良好的思想认知,建立起良好的思维逻辑,需要加强历史图片的合理应用,在此基础上构建更加真实、生动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历史图片的过程中,掌握丰富的文化资源,并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下面主要就如何发挥历史图片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简单的探索与分析。
关键词:历史图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作用
前言:在历史课上,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兴趣需求和思维能力的发散与培养要求,在具体的教法和实施载体上进行创新。在组织授课的过程中,重点加强历史图片的合理开发,在此基础上进行育人资源有效整合,让学生在参与历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图片素材进行合理观察与分析,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并进一步加深对历史课程基础内容的理解,保证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更加高效。
一、以图片渗透文化内涵,端正学习观念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加强历史图片相关素材的开发,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渗透丰富的历史内涵,让学生在丰富自身文化底蕴的同时,能够形成端正的学习观念,并进一步规范自身在历史课上的学习表现。有些历史图片记录着革命的真实事件,其真实的呈现能够带个学生较强的情感触动,从而让其自主、规范地参与到历史课程深入探索和学习当中。
比如说,在围绕“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组织教学期间,则可以本着文化导入的教学原则,有针对性的搜集相关的历史文化素材,将记录九一八和西安事变的真实历史图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促使其在图片观察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民族精神,让学生在建立起良好爱国意识的基础上,对具体的历史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探索。
二、以图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历史授课过程中,因为一些基础知识对初中生来讲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1],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思维,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直观的理解,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历史课程目标,有针对性的搜集相关的历史图片,并在课堂上进行直观展示,以图片为支撑实现基础知识的生动性展示,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在情境的助力下,让学生对所学的历史事件和基础内容假设能掌握。
比如说,在围绕《辛亥革命》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相关的历史文化要素加深认知和理解,则可以借助多媒体搜集相关的图片资源,如孙中山先生的头像、以及辛亥革命时期人们的着装和社会面貌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分析辛亥革命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三、以图片突出教学重点,培养探究能力
在历史课堂上,作为教师需要关注初中生探究能力的培养[2]。并以此为目标导向积极探索和发掘直观、趣味的历史图片,以此为支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教材中所包含的重难点内容直观地呈现到课堂上,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分析,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具体的图片素材进行深入讨论和互动,让学生能够在图片的支撑下建立起良好的历史逻辑思维,并助力学生深入理解重点内容,保证学生的历史学习更具有高度和深度。
以“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在组织教学期间,教师可以结合清朝君主体制搜相关的历史图片,展示清朝政务体制和结构图片,让学生在观察期间对具体的君主体制加深理解,助力学生高效完成历史课程深入探究。
四、以图片辅助教学提问,提高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历史理解能力培养[3]。以图片为辅助和支撑,规范设置教学提问,并引导学生在图片素材的观察与分析基础上,整合具体的历史内容,让学生在问题深入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逻辑,加强学生对历史问题分析和探索的能力。
比如说,在围绕“抗击八国联军”开展教学活动期间,则可以搜集相关的历史图片素材,将时局图和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图片素材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之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当时所处的社会形势是怎样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问题思考和深入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并强化学生的爱国观念建设,让学生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能够铭记历史,提高其综合的爱国品质。教师也可以利用具体的图片素材,设置材料分析专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和思考。
结论:依前所述在历史课上,作为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初中生的实际需求,关注学生的思维认知基础,加强历史图片辅助功能合理发掘,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在历史图片助力下,对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探索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认知,也能够保证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胡安勇.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06):96.
[2]程欣荣.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新通信,2018,20(21):179.
[3]吴满.浅谈历史漫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8(2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