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课堂学风建设影响的纵向分析及对策初探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26期   作者:张俊南
[导读] 伴随着手机及手机网络的日趋便利,

        张俊南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1)

        摘要:伴随着手机及手机网络的日趋便利,大学课堂上看手机成为学风工作的一大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对英语专业已毕业和仍在校的班级为样本,调查课堂用手机情况,并对其进行纵向分析,找出手机对课堂影响程度的决定性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对策。
        关键词:手机;课堂学风;英语专业
一、引言
        根据2018年8月20日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总数8.02亿,其中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规模达7.88亿,占比高达98.3%。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在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中,手机所扮演的角色往往是负面的,课上影响教学效果,课下影响学生自我管理,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中绕不开的问题。为此,找出此问题的根源、影响、变化趋势,是找出应对对策的重点。
二、手机对课堂学风影响的纵向分析
        笔者曾担任2007级、2010级、2013级和2016级英语专业班级的班主任,对课上手机的使用此做过调查。
        调查的指标是:
        1、课上看手机时间占课堂时间的比例;
        2、课上看手机的目的及不同目的所占时间的比例;
        3、看手机的时长与课程质量及教学方法的关系。
        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结合手机与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来推测出相关性:
        2010年之前智能手机还未普及且手机网络还是2G网,学生课上看手机的欲望并不强烈,且目的主要集中在看时间、与他人联系/交流、社交网络上。比较典型的是2007级这一群体。而2010年后智能手机开始普及,网络也逐渐开始过渡到3G网,手机能够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并且目的呈现更加多元化趋势。比较典型的群体为2010级。到了2014年以后4G网的普及,课上手机时间进一步加剧,但同时也由于各校开始推行“无手机课堂”,这一情况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却因为执行程度的问题并不能真正杜绝。并且这一时期目的更加多元。比较典型的群体为2013级和2016级。
        目的上呈现下降趋势的有“看时间”、“通讯”等手机的基本功能;呈上升趋势的,除了 “影音游戏/娱乐”等之外,还有“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查询”,这对于学风建设是潜在积极因素。另外还有一个无目的习惯性看手机也呈上升趋势,提示手机成瘾的现象在加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感知手机对学风建设的负面影响的加剧,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其积极作用,尤其是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课上使用手机有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查询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资料,尤其是用来查单词,这也说明对课堂上手机使用的引导是具备一定可行性的。
        而对不同课堂看手机的时间的差异,则显出较强的趋同性。学生形容常看手机的课堂一般描述为“老师一直讲的”、“全程PPT的”、“比较沉闷的”、“知识性的”等。而看手机的情况比较少的课堂则是“有趣的”、“需要讨论的”、“提问较多的”等。


        综上所述,目前手机对课堂的影响程度的因素为:
        1、手机及网络的便利性——手机可以实现的功能很多,其中多数对于学风建设是起负面作用的,但也不能忽视其对学风建设有积极意义的成分;
        2、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依赖程度越深越难以改变;
        3、课堂教学模式——同样的学生在不同课堂受手机的影响不同;
        4、学生的自律——自律程度不同的学生受手机的影响差异很大;
        5、学风建设中对手机的遏制——“无手机课堂”等做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手机对课堂的影响。
三、对策初探
        首先,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把手机直接划入学风建设的敌对方,虽然实践证明手机对学风建设以负面影响为主,但并非一成不变的。其次,问题应该深入到根源中去找答案。
        针对之前提出的手机对课堂的影响程度的因素逐一分析,提出如下对策:
        1、利用手机及网络的便利性,开创新型教学/学习模式。手机是工具,并非“万恶之源”,其便利性可以在课上善加利用。尤其在英语专业的课堂上,手机在语言学习中的优势很大,随着智能机的发展,其已经具备语音识别功能,还可以用来纠正发音、练听力、人机会话等,这对于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有用工具。
        2、消除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在引导学生可以利用手机来学习的同时,还要注意避免让学生对手机产生依赖。英语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在翻译作业中经常会利用手机来翻译,导致无法锻炼独立翻译的能力。教师应该研究机翻的问题,然后用实际经验来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但不要依赖。
        3、打造互动型课堂,让学生充分参与。学生在课上看手机,也跟课堂模式相关,如果学生并无参与课堂的机会或意愿,则很可能需要手机“陪伴”,故而课堂模式的转变也是化解手机对课堂负面影响的一个重要手段。互动型、研讨型教学模式应以一定比例合理地进入到教学环节中。
        4、结合实际加强学生自律。这里可以采取的是很多已有的方案,如强化入学教育、加强学业规划,让学生明白大学和专业学习的意义所在,对自己负责。具体做法上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而不能生搬硬套。
        5、以合理方式推行“无手机课堂”。这里要求不能一刀切,需要了解不同班级、课程的学风情况,进行动态监管,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一禁了事。
        其中1、2、3是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发挥的作用,4、5是学生工作者应该承担的责任,而1-5全部都需要学生自身的配合。
四、结语
        面对手机对课堂学风的日趋严重的影响,我们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问题不在手机,而在于人,需要的是学生、学生工作者、教师三方共同努力来应对。学生自身要明确学习目的、加强自律;学生工作者需要了解学生,针对个体,动态掌握学生情况并推行动态策略;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模式,加强课堂的互动型,引导学生善加利用手机学习但又不过分依赖。

参考文献:

[1] 常江. 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思考[J]. 科教文汇, 2018 (12A): 130-132.
[2] 边和平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手机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引导策略 [J]. 教育评论, 2015 (7): 69-72.
[3] 李海燕, 徐峰.“无手机课堂”实施方案和途径探究[J]. 文学教育(下), 2017 (5): 72-73.

作者简介:张俊南,男,1984年生,工作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教研部,文学硕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翻译学、语音学、美国文学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