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璐 马春广 黄雅瑄 杨希晨 马宁晨
上海海洋大学
摘要:大学生朋辈作为高校学风建设的中坚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以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创建的学业促进工作室为例,探讨以学风引领为目标的朋辈教育平台的实践对高校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从而进一步探索提升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学风建设;朋辈教育;工作室;实践探究
一、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风是由高校学生在学习时形成的一种自然氛围。每个学校不同的特点使得每个学校的学风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以及丰富的内涵。高校学风对每一个高校学生在校内成长甚至在以后的发展之路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建设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学风建设对每一位青年学生和每一所高校都意义重大。然而,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学生学习目标缺失,意志力薄弱
学习目标的明确与否决定了学生会不会主动、自觉地学习。当前,许多在校大学生学习目标缺失,学习态度不端正,甚至不能严肃地对待考试。一方面,不少学生因为顺利考入了大学,而瞬间缺失了前进的目标,缺乏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对未来的学习道路和就业道路也毫无想法。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因为意志力比较薄弱,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整日沉迷互联网娱乐活动,对大学学业的关注度极低。
2.学生的时间规划不合理
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被各种各样的社团吸引,但并不明确自己真正擅长的是什么。一部分同学会加入很多院级和校级的学生组织,但无法平衡组织工作以及学习之间的关系,注意力比较分散,从而导致工作没有较高的完成度,学习也没有得到兼顾。一少部分学生缺乏自控能力,对课余时间的分配没有合理的规划。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浪费在了追星、追剧以及打游戏上面,导致作息混乱,人际关系紧张,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3.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弱
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弱主要是由内在和外在两方面造成的。从内在方面,对课程的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大驱动力。但在高考结束后的填报志愿环节,许多考生因为对专业的了解程度不高,从而听从父母的意愿或他人的建议选择了相对热门但自己并不是很感兴趣的专业。而对于外在因素,目前高校的教学模式仍部分被传统模式所束缚,实际教学更偏向于灌输理论而缺乏对实践的重视。在大学课堂上,老师多以讲授为主,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的互动较少,没有恰当的给予学生反馈、交互的机会,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当学生是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被动地参与活动时,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不仅不会得到激发,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二、以学风引领为目标的朋辈教育平台的探索
朋辈教育,一般是指具有相同背景、相似经历和年龄的群体, 在一起分享知识、观念或行为技能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形式[1]。近年来,许多高校将朋辈教育的形式纳入到了学风建设的行列之中。
(一)朋辈教育平台的特点
1.学生为本,需求导向
朋辈教育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指导服务。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效率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课业知识、考级考证、保研考研、出国游学是当今大学生的主要学业需求。有效的朋辈教育模式,需要对学生的需求有着清楚的了解。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对症下药。对于个人的特殊需求,朋辈教育通常采用一对一的模式进行单独辅导;对于普遍的群体需求,朋辈教育通常采取讲座等形式进行集体辅导。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提升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
2.朋辈示范,榜样引领
辅导员和朋辈是大学生在校园里接触的主要群体。但由于日常工作量大等原因,辅导员往往无法细致地了解所有学生。这导致了辅导员对于学生的引领作用较为薄弱。大学通常采用寄宿制的管理方式,这使得朋辈之间朝夕相处,其对彼此的影响更加明显[2]。此外,朋辈年龄相仿,更加容易在思想、情感等方面产生的共鸣[3]。朋辈教育者通常对于学习方面有着较强的目的性。在学习生活中,他们对于学业的认真态度和坚持精神能够感染到其他学生,提升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榜样引领的作用。
3.学业指导,学风建设
现实生活中,由于思想状况、心理状态、时间安排等因素的不同,老师往往无法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具体状况并给予及时的解答或者辅导,朋辈教育则填补了这一教育空缺。朋辈教育者通常为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可以是解决了学习困难的学生。相较于教师,朋辈能够以学生角度从另一方面剖析该阶段学生的知识盲点和学习误区。并且,由于朋辈之间更加熟悉、学习交流更加频繁,平台的学业指导活动能够更好地开展。通过举办一对一辅导、考研游学分享等活动,学业较为欠缺的同学能获得个性化地学业指导,有助于他们学业成绩的提升。朋辈教育提供的学业指导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风建设。
(二)朋辈教育平台案例分析
本文以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成立的 “爱恩学业促进工作室”为例,探讨朋辈教育平台的形成和发展。
1.雏形——Pass小组线下实践
该小组通过定期举办特定主题的学习讨论会,不断积累朋辈教育经验,收到了学生和老师的一致好评。经过两年的实践,在此基础上,爱恩学院学业促进工作室于2017年10月正式宣布成立。
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生组织平台,其立足于爱恩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特点,主要依托学院支持和授课老师专业知识,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宗旨,旨在通过引导品学兼优等先进分子积极践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教育方针精神,充分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引领广大同学弘扬正能量、建设优良学风。
2.发展壮大——多面结合、覆盖广泛、形式多样
学业促进工作室在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是学习小组形式的延续与发展,“一对一”、“小组式”结对帮扶能够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第二个方面是不断丰富、精品化朋辈教育内容。根据学生的年级阶段,以及多样化的未来发展方向,持续更新、丰富、精炼分享内容,将学业分享会的内容细分为课程类 、技能类 、竞赛类、考证类、茶叙类;第三个方面是建立线上线下立体分享网络。线下开展学业分享、授课老师采访等活动,线上通过公众号,分享学习资源、英文时刊精读等内容,搭建师生沟通平台。第四个方面是基于需求导向,展开团体辅导。根据学生的共性问题和共同需求,开展大型分享会,做到广泛覆盖全体学生,引导整体学风。最后,持续开展校友分享活动,连结多个年级朋辈,实现朋辈教育对学习、深造、就业的全程助力。
3.可持续发展与品牌建设——“学霸微讲堂”项目
“学霸微讲堂”项目通过调研学生常见的学业困惑,把握学业指导时机,汇集校内外的支持资源,依托一对一结带帮扶、朋辈辅导、讲座报告、团体辅导等多种学业支持形式,特别关注对低年级学生、课业积欠学生和特殊需求学生群体提供个性化、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构建全程化、全面化和信息化的学业指导和发展支持流程,打造共享式、交流式和互动体验式学习共同体。每学期初,学业促进工作室会根据学期进度、学期重点和学生学业需求调研情况制定本学期项目计划,设计每月活动排片表,统筹安排线上线下共享式学习、专业课教师指导交流、朋辈辅导合作学习、一对一结对学业帮扶、专家及校友分享会、主办学业相关活动及竞赛,确保周周有活动。
三、朋辈教育平台促学风的成效总结
近年来,爱恩学院学业促进工作室依托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特色和优秀朋辈队伍开展了系列品牌活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形成了朋辈促学风的育人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
1.打造优秀朋辈队伍,建立灵活的平台管理机制,以需求促发展
爱恩学院学业促进工作室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是不断吸收具有朋辈榜样品质的学生工作成员。在学习互助过程中,朋辈分享人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自己想到的解题思路,让困惑不解的同学豁然开朗,让参与学生充分受益。朋辈分享人能够在保持自身成绩名列前茅的同时为身边的同学答疑解难,分享学习资源,并且在分享的过程中巩固知识、锻炼演讲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小组学习可以给朋辈成员提供一起学习的机会,增强成员凝聚力和促进成员学习。通过学业促进工作室平台,爱恩学院学生在学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进步,课程通过率有了稳步提升,学风建设进一步优化,项目得到了学院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2.构建全程化、全面化和信息化的学业指导,以实效促学风
学业促进工作室针对不同学业困难学生群体和学期不同阶段所开展的特色学业指导项目:1)针对不太适合大课堂集中辅导的同学开设三人行”辅导;2)针对普遍难度比较大的课程开设大神答疑;3)针对期中比较容易松懈的现象敲响警“中”;4)针对期末复习要点开设期末直通车。同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如为升学深造学生分享保研、考研、出国申请经验;为即将毕业大四学生提供职业规划与职业指导,使学生深入认识专业前景、多样发展方向、自身发展意愿和潜力。学生通过参与讲座,面对面交谈等方式,以明确自身发展意愿为基础,能够主动规划各阶段学习目标,受到未来深造计划、就业计划甚至职业发展计划的激励,提高学习主动性,从而促进学风建设。
3.拓展平台内容,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以创新增特色
学业促进工作室线下依托优秀朋辈资源,积极开展线下学业分享、学科竞赛、授课老师专访等活动,重点打造“学霸微讲堂”、学伴计划等品牌项目;线上通过“爱恩学业促进工作室”公众号推送思想引领和助学等相关文章,围绕“爱与感恩”精神传承、学习资源分享、英文时刊精读等内容打造包含“爱印记”、“爱分享”、“爱英采”、“爱阅读”等“爱”系列内容,全面搭建了学生自助互助、师生有效沟通和学院学风引领的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学业促进工作室年度累计开展分享交流会30余场、培训讲座类10余场、承办竞赛类10余场、开展茶叙团建类10余场、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60人次,不定期开展个性化学习辅导,平均每周推送3篇关于思想引领和助学文章,已完成对8位授课老师的专访,公众号总浏览量达20000余人次。
以学风引领为目标的朋辈教育平台实践模式旨在解决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学生学习目标缺失,对学校认同感弱,主观能动性弱等问题。以爱恩学院学业促进工作室为例,通过朋辈教育平台,高校能够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组织学业促进活动;在分享经验、观念或技能的过程中,塑造朋辈榜样以引领学风。目前,这一实践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自我教育机制在解决学生学业问题、缓解高校教学资源压力、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等方面已体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一实践模式,可以成为高校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向社会输送高水平人才的有效方法,也有助于大学生学业帮扶机制的新发展和已有问题解决。
参考文献
[1]段惠方.朋辈教育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14(04):106-107.
[2]汪艳.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及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
[3]余萱蔚.朋辈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模式探析——以广东省某高校会计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8):279-282.
作者简介:兰璐 (1993.02-),女,汉,上海浦东人,上海海洋大学,助教。(上海 浦东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