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研究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26期   作者:石晓彤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领域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

        石晓彤
        寿光市羊口新区小学小学科学  262714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领域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在小学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教师一直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而科学是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探索性的学科,具有高度的实践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教育实践活动;核心素养;实施方法
        核心素养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提出的一项新型的教学理念,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及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需的思维品质和关键性能力。由此可见,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为指导理念,充分利用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对科学领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利用自身既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科学问题的探究,从而使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为学生今后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目前小学科学教学教育实践活动的特点以及现状简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中的动力源泉,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能够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这需要教师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抛弃传统教学中“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积极追求创新。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育工具,采用电化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图片、音像等内容,为学生创立一个更适合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教材中平面化的知识和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在小学阶段,一部分学生觉得科学实践活动枯燥无趣,很大程度上都是教师较少采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造成的。
        二、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助于突出小学科学教学的特点
        小学科学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为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启蒙教育而设定的一门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但是在以往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对于小学科学的教学特点,没有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在以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无法使学生有效参与到科学教学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充分的激发。因此,将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中,有助于教师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对小学科学教学的特点进行正确的把握,从而更加注重对小学科学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有效地得到科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小学科学教学教师只是片面地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完全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无法使学生感受到小学科学教学的真正内涵。自核心素养的理念提出以后,小学科学教学的教学目标由以往的“知识本位”逐渐向“能力本位”“素质本位”转化,这就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实践的操作与参与中真正体会到小学科学教学的真正意义,并在实践活动的参与过程中,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个人素质与学习能力。
        三、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正确选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对许多事物的认知水平不能与成年人相提并论,在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方面还有所欠缺,多数小学生多没有触碰过火柴、刀具等物体。因此,当小学生在参加科学教育实践工作的过程中会暴露出大量的问题。

为了有效改良这一状况,优化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小学科学教师要尽量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科学实践机会,使其能够经历多次科学实验以及实践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学会质疑,并寻找合适的方法回答自己的疑问,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比如,教师在讲解“运动与摩擦力”这部分知识内容时,由于学生对弹簧测力计等物体的认知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自行找到实验器具的使用方法,之后教师再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使学生能够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
        (二)设计出合理的探究活动方案,强化学生的科学意识
        总体而言,所谓科学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探究某些问题、学习某些知识以及开展某些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维方式以及个人行为。小学科学课程当中包含着大量探索与实践内容,小学科学教师要合理的应用这部分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理念。
        例如,小学科学教师在讲解“我们的过山车”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关于过山车的视频以及图片,充分提升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专注力。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动手,设计一个简易的过山车,并在此过程中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过山车有什么特点呢?”引发学生的思考。之后,教师可以在学生的研究与实践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指导,或者采取合适的方法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再此过程中为学生规定一些条件,比如过山车轨道的长度范围、轨道曲直情况、坡度要求以及小球在轨道内的运行情况等,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内制作出一个简易的过山车,深化学生对“运动”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小学科学教师要对班级内学生的个人喜好、学习状况以及个人素质有详细的了解,在课堂上要着重强调学生的核心地位,在不知不觉中强化学生的科学意识。
        (三)不断创新科学活动形式,增强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想要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就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并鼓励学生找出生活中存在的科学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小学科学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并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帮助学生设立生动、真实的实践活动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并将学过的科学知识灵活的应用于生活当中。
        例如,小学科学教师在讲解“植物是活的吗”这一节课程时,想要使学生对植物方面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开展活动,让学生细致的观察户外植物,另外,教师也可以与家长进行协商,让家长带领学生到自己所在的社区开展一次趣味调查活动,如社区植物种类调查等,使学生能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知识带来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主动性,使其能够从中学到大量的科学知识与生活技巧,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以及科学思想的形成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四、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小学科学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认识和把握科学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在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中,通过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究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良好的科学探究环境中,得到自身科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毓敏.核心素养视角下城乡小学科学教育对比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6):78-79.
        [2]刘家君.小学科学教育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174.
        [3]卫堇华. 基于中美核心素养体系类比研究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19.
        [4]范增.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教育专业职前课程设置优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9,19(02):5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