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体特色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26期   作者:林莉
[导读] 文体指的是文章的体材样式,是文章构成的一种规格和模式

        林莉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义乌小学   322000
    摘 要:文体指的是文章的体材样式,是文章构成的一种规格和模式,反映了一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文体意识指的是人们在阅读实践中能动的再认识,直接影响着人们阅读实践的成效。文体意识需要从小开始培养,新课标关于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规定中,与文体意识相关的表述占了较大比例。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文体特色的应用非常重要。
        关键词:文体特色;阅读教学;文体格式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问题非常多,很多教师不重视教材中文章的文体,阅读教学更是浅显、单一。教师忽视文体特色会使语文课堂形态呈现单一性、模式化的倾向。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文体特色的运用,充分挖掘不同文体的教学价值,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文体特色,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探究。
        一、明确不同文体格式
        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着眼点在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品质,致力于发展小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小学教材中所选的课文有多种文体,在教学中想要将文体特色融入阅读教学中,首先需要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文体格式有哪些,进而针对不同文体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教学目标。如何辨别文体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确定文体:
        1.通过题目确定文体
        课文的题目是文章的精髓,它是整篇文章的中心点,我们可以根据题意,猜测文章主要内容。如《山中访友》,通过题目可以大概猜测出文章主要内容是作者去访问朋友,那么访问的是哪些朋友,是如何访友的,在访友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根据记叙文章的特点来看,这些都是写作的素材,可以很快让学生把握住文章大意。
        2.抓头抓尾确定文体
        一篇文章的开头大多会交代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结尾多是文章内容的中心点。阅读了开头无法确定文章的文体时,快速阅读结尾,就能了解大概。例如《彩色的翅膀》,通過阅读开头,我们无法猜测作者想要描述的是什么,但是最后“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可以明白文章与蝴蝶有关,大致可以推测出是一篇以人、物为主线索的文章。
        二、确定不同文体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课本中包含的文体主要有四大类:一是记叙性文章,二是说明类文章,三是诗歌,四是非连续性文章。不同的文体教学目标也不尽相同。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思考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可以教会学生什么,如何运用已有的语文文学知识对文章进行全面详细的解读,从文章的结构、用词、立意、造句等方面对本篇文章进行分析,找到文章的教学难点、重点、疑点、情感发散点、思维激发点以及文章所渗透的育人点,以此为基础,确定教学目标。
        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这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晰,语言表述准确、理性化,全文运用了数字、比喻、比较、举例等多种方法进行说明,表现了说明文的一般写作特点。针对说明文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将教学目标设定为: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了解关于地球的科学知识;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教会学生科学知识、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素养。
        三、确定不同文体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文体在教学方法的处理上有很大的不同,需要从多角度去切入,对文章进行多元化的解读和分析,然后实现这种文体所要传递的情感目标和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理解文体特点,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阐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一步吸收内化,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属于记叙类文章,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抓住文章的要素,把握人物形象。任何文体的教学设计都是以读懂为前提的。对这类记叙文进行教学时,要根据时间、人物、情节、场景四个要素的组成来定。首先,本文简单描述了鲁迅先生在世时,留给“我”的几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塑造了一个总是为他人着想的人物形象,也表达了作者对伯父鲁迅先生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其次,研读细节,感悟形象特点。对于记叙类文章,要找出文章中那些精细、具体的典型情节,这是作者表现人物的灵魂所在,也是学生感悟文中人物形象的关键因素,抓住文章细节,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在逐字逐句的推敲中仔细品味语句,感悟文章的真谛。最后,在阅读中提升自己,提高写作能力。语文教学中关于文本的理解与学习,最终目的并不仅仅局限于浅在层面的知识累积,而是让学生通过将所学的知识内化、活化,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渗透写作知识、写作方法的迁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写作,在感悟中练习写作,将阅读能力进一步升华为创作能力。
        总而言之,在教学时,教师要做到对文体心中有数,看到一篇文章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辨别出文体,帮助学生基本学会一般性文体的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就能在阅读教学中有很大层次的提升,这是我们乐见其成的。当然,文体特色也要尽可能完全地渗透到每一篇语文课文教学中,让文体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
        参考文献:
        [1]王宁宁.高中记叙性文体阅读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张晓伟.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
        [3]付燕.基于“文体分类”的小学阅读教学重构[J].教育科学论坛,2017(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