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青青
(慈溪市周巷镇云城小学 浙江宁波 315324)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学生从阅读学习中能够形成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认知,能够形成文学思维,认识文本内容中的传统文化,这对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学科是一门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优化,运用多种措施,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本文探讨了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融入。
一、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能力是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分支,审美鉴赏能力也决定着学生对一篇文章的理解程度和获得的感受。审美鉴赏能力高的学生不仅能够体会文章语言的美丽,还能够领悟文章精神的美丽。目前,语文试卷中的阅读试题也非常重视学生对文章中部分语句的理解,例如含义题、思想感情题等等。很多同学阅读理解分数之所以不高,就是因为理解不够到位。因此,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能够为学生在阅读题取得高分提供帮助。
例如,在学习《草原》这篇课文时,我选取了课文中的片段“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这段描写十分形象生动,将草原的沉静绿意和羊群的活泼结合,把草原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课堂上,我分别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一个小组分析草原,另一个小组分析羊群,还有一个小组分析情感。这样,整篇文章的景色描写和思想感情就能够清晰地展现出来,同学们各抒己见,相互完善,在交流之中自然而然地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类似分组的方法也能够让所有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之中,倾听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意见,避免部分同学游离于课堂之外。
二、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对阅读中的文化知识、文化信息进行了解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文化内容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形成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便需要教师对文本中的文化内容和文化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促进学生在文化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授《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时,由于文章中涉及对故宫的布局以及故宫建筑的描写,语言专业性较强,难免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聊。学生在课堂上兴趣不足,对故宫的认识也变得狭隘,这就不利于学生提高文化理解力,更不用说传承与发扬了。针对这一问题,我特意查找了大量故宫的精美图片以及拍摄影片在课堂上放映,带领同学们感受故宫的宏伟与美丽。
不仅如此,我还在班上举办了“展览会”,我要求每一位同学回家以后按照书中所描写的语句画出一幅自己心中的故宫图。同学们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一边认真理解书中的字句,一边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故宫。这样一来,同学们的阅读理解力得到了提升,对文化的感受也更加深刻了。我个人认为,培养学生对文化理解与传承的素养不能仅仅依靠课本的文字阅读,而应该将文字阅读与形式丰富的活动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自然也能提升语文的核心素养。
三、培养学生思考与创新能力
目前,国家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也成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如何从小学开始就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如何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和创新也成为我们应该研究的命题。目前每一本小学语文教材中都不缺少科普性文章,正是因为科普性文章集精确性、说明性、科普性于一身,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科技的力量,但是,此类文章专业性强,学生普遍对其抱有抵触心理,不愿意思考和理解科技的内涵。因此,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理解科普性说明文并提高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授《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时,我向学生展示了银河系中各大行星的图片,并让同学们猜测哪张图片是课文中描写的火星、水星等。同学们开始认真仔细地阅读文中描写行星的语句,并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猜测,许多同学都对天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我还要求同学们根据课文中描绘的行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行星并展开想象,写出自己想象中的宇宙是什么样子,想象自己与宇宙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我依然记得有一位同学写的《我的太空之旅》,作文中写了他的太空一日游和他与外星人的奇妙谈话。我对学生的想象力感到十分惊奇。相信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都产生了对太空的思考,也展开了对未来的想象,这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能力。
四、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让学生对文本中的句子进行具体分析,解读句子的结构、运用的修辞,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语言的建构有所了解,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充分掌握良好的语言知识。因此,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对文本中的句子进行分析,在学生分析后,再提出针对性的意见,这样便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上形成对语言建构的深入了解。在“语言的积累”方面,要求学生积累大量优美、规范的语言,丰富词汇,规范语言习惯。对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摘抄适量的精彩片段、优美的句子和词语,并写出简短的赏析文字。每天语文课前,教师会请一名学生与大家分享读书笔记。以此完成语言的输入,为形成建构语言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语言的运用”方面,教师要根据历史人物专题、散文诗歌专题、小说绘本专题等,让学生进行扩写、仿写,使学生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从整体上看,教师要立足阅读教学,组织阅读摘抄、仿写活动,有效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需要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知识和文字材料。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基础、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更多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艳琴.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J].新课程(上),2018(1).
【2】黄秀芳.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J].散文百家,2019,000(0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