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26期   作者:周冰花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周冰花
        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如何构建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进行研究,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立德树人;辅导员;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前言:
        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能够帮助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辅导员与思政教师缺少沟通,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脱节的现象。并使双方达到互补,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性和针对性。从而能够达到良性互动,形成合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思政课教师在育人机制中的现状分析
(一)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效性
        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知识丰富、科研能力强、思想觉悟高,能起到传授知识和价值引领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却存在思政课效果不理想的现象。这是由于多重原因造成的,首先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高校思政教师数量不足,多采取大班授课的方式,课堂管理难度大,上课效果不理想;其次,高校思政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代沟。随着时间流逝,高校思政教师年龄呈向上增长的趋势,但学生却由于一届届的送旧迎新,年龄层呈下降的趋势。高校思政教师的理念、生活方式、话语体系与学生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导致沟通不畅,思政课缺乏亲和力。
(二)课余时间与学生接触少,无法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现阶段,思政课教师主要还是利用课堂主渠道传道受业解惑。所以思政课教师只在课上跟学生有所接触,在课余时间对学生的动态掌握上,不占有优势。同时,由于大班授课,人数较多,因此教师对于学生了解不足,甚至于无法将学生的名字与人对上号。其次,思政课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课余问题的机会也比较少,所有就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
二、辅导员在育人机制中的现状分析
(一)能够及时开展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但不易到位
        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工作内容大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需要与学生频繁接触沟通,比如学生的出勤情况、请假和旷课处理、奖学金评定颁发以及突发事件等。所以辅导员虽然是管理者的角色,但更像朋友,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与困难,及时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问题导向。但正是由于辅导员日常工作量十分巨大,耗费精力,思想工作不易到位。首先是辅导员的工作非常繁杂,包罗万象。琐碎耗神。其次,学生管理任务重,通常一个辅导员要负责要管理上百名学生,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大于内容,流于表面。
(二)年龄,学历等一些因素影响工作的开展
        虽然当前的辅导员招聘要求在逐步的提升,大部分院校的辅导员招聘都已经要求学历最低是本科学士。但是由于大部分招聘来的辅导员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所以工作经验不足,缺乏与学生沟通的经验以及教育管理经验。这就会导致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很难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次,由于辅导员所学的不一定是思想政治方面的专业,因此导致自身理论素质缺乏,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三、构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的必要性
(一)落实“三全育人”要求的客观需要
        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是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高校辅导员与思政教师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虽然教育目标存在同一性,但是就像两条平行线,工作没有交集,很多工作无法形成合力。所以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就需要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建立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
(二)提高思政教育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首先,从上述辅导员与思政教师工作现状的论述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教育目标相同,工作内容各有侧重,均有优势短处。构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能够坚持问题导向,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能够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亲和性;能够整合思政教育资源,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其次,高校思政队伍人员紧缺,构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能够发挥1+1》2的效果,缓解人员紧张,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四、构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
(一)构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责任机制
        由于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所属的部门不同,思政课教师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部管理,而辅导员则属于学工部门管理。因此,要想使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能够更好的协同育人,就需要将二者的教学责任进行统筹。通过打破部门机制建立统一管理的方式,或者建立类似高校思政工作小组这样的合作机制,使双方都能够参与到对方的工作中,使协同育人的机制能够更好的运转。
(二)构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交流机制
        为了能够使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达成更好的合作,需要高校定期的开展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交流会,搭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交流平台,通过相互交流,对于现阶段的班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从双方不同的角度谈谈对于出现的问题的理解,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使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能够加强沟通交流,更好的了解班级情况,把握学生的动态,为后续的协同育人工作开展做好保障。
(三)构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优势互补机制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都有优势短处,要厘清具体合作方式,量化内容,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一是合作方式要能够取长补短,形成合力。例如可以制定集体备课制度、第二课堂合作制度,共同设置议题、参与实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二是要量化指标内容,方便操作考核。例如每周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集体备课一次,每学期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共同参与实践课时不得少于8课时等。通过优势互补机制的运用,从而使思政教师与辅导员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配合,共同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四)构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奖励机制
        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协同育人机制的发展,可以通过奖励机制的制定,对于双方的工作进行激励。当前的高校教师管理中,通常都是按照教师的本职工作完成情况对于教师进行评定的。但是在协同育人的环境下,高校可以通过制定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奖励的专项措施,提高他们在工作热情。对于一些合作模式较为良好的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使二者能够再接再厉。最终促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开展协同育人的工作。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在不断的变化,通过构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能够更好的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形成合力,增强思政教育的有效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王良斌. 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推进路径研究[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0(02):89-92.
[2]千瑶.高职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路径思考[J].才智,2019(02):46-48.
[3] 柯鸿芳. 浅议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作用的发挥[J].高校管理,2018,10(06):119-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