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的导入艺术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李琳俐
[导读] 要想达到“课伊始,趣即生”的效果,引起学生注意
        
        李琳俐
        四川省南部县第三小学      637300
        摘要:要想达到“课伊始,趣即生”的效果,引起学生注意,使其较快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必需讲究课堂导入的艺术,把学生的注意力牢固地吸引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艺术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要想导入能够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美国教育家哈·曼曾说过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所以教师在课堂导入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针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习目标去设计,使之建立在与所授内容有机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并要注意契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兴趣爱好的差异程度,要善于创造一种令学生提出问题,产生矛盾的情境,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强烈探求,提升师生双边活动的熟练配合程度,为课堂教学做好彼此情愿的愉悦的心理准备。
        创设情境导入法。创设情境导入指的是在引入新课时,教师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情境式导入可利用音乐、投影、录音、图片、录像等直观手段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并备受学生喜爱的。在教学中教师采用与课文有关的富有激情的语言、精美的彩图、录像、多媒体课件来导入,使学生受到直接的气氛感染,把学生带到形象、生动情境中。《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材中的不少课文,或叙述了生动的故事,或描写了美妙的景色,此类课文,可选其中精彩的画面或精彩的情节,通过具体形象的描述,声情并茂的表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温故知新,新旧结合。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因此在教学中不管采用哪一种导语的设计,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
        诗词、格言导入。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手法,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诗词、格言语言精练,含意丰富,表现力强,富有深刻的哲理,由诗词格言开讲导入新课,对学生学习语文有启迪意义,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他们的情感。
        情景感染激励法。情景感染激励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或者预设一个情景感染学生,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极大兴趣,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提到听故事,可能没有一个学生是不感兴趣的。在授课前,花极短的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学生的注意力定会一下子集中起来,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音乐导入法。音乐是一种极富内涵的艺术语言,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优美、动人的画卷,能像磁石般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锻炼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他们大多都喜欢唱歌、追星、听音乐,在播放音乐中自然引发他们的兴趣,因此,也很容易使我们的课堂气氛显得放松。学生在消除紧张心理的同时得到鼓励,自信心也随之提高,他们也就能大胆地在课堂上开口说语文了。在设计导入时,可选择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歌曲作为开场。借助与课文紧密联系的歌曲作为导入途径,这种方法能在情感上引起学生共鸣,又可活跃气氛,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  
        图片导入法。这是一种利用教学挂图、自制图片或简笔画,借助投影或其他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围绕图片提出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入新课的导入法。这样的导入方法一般适用于写景类的文章,因为优美的风景图片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更有利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当然,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介绍背景导入、游戏导入、作业导入、复习导入等等,但所有的导入都是为了学生能更好的学。因而,教师在导入中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导入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二是导入的内容安排应与新课的教材内容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三是导入语应与教学内容有关联,导入语的情境创设应凸现文章的重难点,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短小精悍、直入主题。
        课前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导入新课时,可以运用一种方式导入新课,也可以几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同时,课前导入的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有经验的教师登上讲台,往往不是匆匆开讲,而是用亲切的目光,关切的询问架设一座信任理解的桥梁,给这堂课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乐中求知。第斯多惠也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只要教师深入研究,就能设计出精妙的导语,最终达到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