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摘要:联读是从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出发,从某一篇课文生发开来的,具有相同主题的、相同题材的、相同写法的,或是与它有相同之处的若干文章及其阅读。这样既可以为某一篇课文找到充足的补充资料,又能让我们更深入理解联读文章的取材角度、语言表达、情感、修辞等方面的独到之处。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联读法 一点思考 初探
引言
学习的过程就是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动地在已知的基础上进行建构,形成对未知知识的理解。初中语文教材中,前后册之间的课文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课文叙写的是同样的情感;有些课文有着同样的背景;有些课文的作者是同一人……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文章之间的联系点架起理解的桥梁,为学生构建“三维立体”的文学世界。
一、教材为基点,优选内容
课文《阿长与〈山海经〉》,作者通过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展现了“我”对阿长由厌烦到佩服,再到厌恶,最后到理解和感激,这样一种情感的起伏变化。这种写作手法,如果学生能体悟到位,则很适合运用到作文创作中,能使作文达到一波三折的效果,避免平铺直叙。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好掌握的,所以我们可以联读《最后一课》,小弗郎士对先生、对母语情感的变化,他由一个顽皮的、厌学的孩子,到最后有模糊的、却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怀,理解了老师和母语对自己的重要性。通过对课文中人物心理描写的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体会欲扬先抑的写法对表达情感的作用;通过联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最后一课》的内容,同时,通过两篇文章在写法上的相似之处,深刻地体会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然后可以通过具体的写作训练,把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运用到具体的写作中,用联读来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二、利用联读法以书解文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我们除了积累、掌握重点文言知识,实词、虚词以外,在完成朗读、背诵的情况下,我们还应该帮助学生扩充知识面,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卖油翁》是一篇很具趣味性的文章,那么,我们在梳理、理解了《卖油翁》的基础上,可以从作品的出处,欧阳修的《归田录》入手,选择《归田录》中较有意思的文言文,给学生进行联读。比如:棋待诏薛玄的故事,来探讨聪明人和蠢人之间微妙的关系;也可以读一读张仆射“饭桶”的由来。让学生在文言文的趣味性上,有不一样的感受,以达到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以上所说是从作品的出处、内部出发来联读,我们还可以从作品所反映出来的道理入手找相同的篇目来联读。
《卖油翁》中“熟能生巧”的表现,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道理的表达,可以选择相似的文言文,如《庖丁解牛》《卖蒜叟》,来感受“小人物”身上所蕴含的超乎常人的技能,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学会谦虚,懂得要干好一件事情,“过手”的重要性,明白“熟能生巧”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达到文学对人的教育意义。
三、纵深有度,精心整合
文本对比即通过对比阅读来加深理解。面对相似的人生处境,古代文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其文本中流露出的情志也有所不同。对比阅读这些文章,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怀抱负,从中获得对自己有益的启示。例如学习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引入《别董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四首古诗的联读式阅读确定议题为“同一送别,不同的离情”。在阅读过程中将四首诗不断进行对比,初读发现它们在题目上大多用“送”“别”这样的字眼来显送别之意,都用写景抒情的方法来表达送别之情。再读,发现四首诗虽都是送别,但也有“惜别”“励别”之分,有些鼓励朋友大胆远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些则是依依惜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哪怕是写景有的是昏暗荒凉,有的是开阔壮观;有的纯粹写景,情在景中,有的以景起兴,直接抒情。通过不断的比较,学生们对于古人的送别诗或多或少有了自己的感受,但是这种感受是零碎的,最后还需把发现的不同和相同进行整合,才能形成对这组诗的整体理解,这样就能得出结论:这组诗是写送别的,在题目上能有发现的痕迹,但有些诗是朋友送自己的,有些是自己送朋友的;虽然表面上有“送”“别”这样的字眼,但是作为诗一定要有韵味,最为主要的方法是写景抒情,有些景象阔达,有些景象清新。诗中最为重要的是“情”,虽都是送别诗,但是情却不同,“惜别”“励别”各有千秋;虽都用景来表情,但有的纯粹写景,情寓景中;有的以景起兴,直抒胸臆。这样的总结,把几首离别诗在语言文字、写作手法、表情达意方面的特征整合在了一起,学生对于送别诗的概念不再是零散的知识,而是一整套思维方法,这就进入到了高阶思维的境界中。比较是联读阅读教学的关键行为,但是整合才是联读阅读教学的核心行为。多文本联读必然要展开比较,但是比较的目的是获得整体上的认识,如此才是真正的“整体性”阅读,如此方是“联读”的精髓。
结束语
联读法在实际教学操作中,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用来和课文联读的篇目,一定要提前做好安排,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认真去研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联读的可能性和价值;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来实现语文的工具性。
参考文献
[1]姬翠萍.运用联读策略,读懂古诗词[J].语文天地,2020(15):31-32.
[2]王瑛珲.“联读”式教学:重组教材资源,扩展教材容量[J].现代交际,2020(07):204-205.
[3]曹鸿飞.联读:促进深度学习[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9(04):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