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杨路遥
[导读] 今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改革,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科目
 
        杨路遥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第二小学536100
        摘要:今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改革,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科目,而阅读作为小学语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理应重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为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生;阅读兴趣
        引言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对文章内容在进行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能够去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想要表达的情感,领悟到作品中所蕴含的内涵。但是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却十分不乐观,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不够浓厚,有的学生甚至是对语文阅读没有学习兴趣。这就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难题。所以应当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积极性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重点。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来说,该阶段是培养学生拥有良好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并且在新课标的相关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拥有独立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学工作,有关语文教学标准,规定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相应的运用多种阅读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素养,注重学生对于阅读情感和习惯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学生的见闻,对于语文学习来说,阅读是学生直接获取学习信息的有效渠道,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不断的进行搜集整理学习信息的过程,从而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和语文素养,有效的提高其习作能力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途径
        1.确立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生语言积累、情感表达及写作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制定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以确保学生阅读质量和阅读素养的提升。语文阅读教学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表达及运用能力,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启发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确立阅读理解目标、阅读方法目标及阅读情感表达目标,具体而言包括理解文章大意、关键字词含义、写作风格、创作主旨及所蕴含的情感等,通过阅读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和能力。例如,在《日月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提示,引导学生思考:把课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和段落标注出来并熟练背诵,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是什么?课文有什么样的语言风格?其创作主题思想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你如何理解这一情感?等等。教师通过这些阅读目标的引导,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对文章各方面内容有了清晰认知,并产生新的感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情景教学创造学习的良好氛围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采用分析文章大意,分析段落大意,讲解文章中心思想的教学方式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得到激发,没有良好的语文阅读氛围,最终导致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空间有限,学生的阅读水平较低。因此,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改进自身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与此同时,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图片、音乐以及相关影视资料,营造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带来感官上冲击的同时,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充分的感受,从而有助于阅读效率的提高,且充分保证阅读质量。如,《丰碑》的教学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设计如下: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有关红军在雪地中前行的影视资料,让学生感受红军战士不畏严寒,在恶劣天气中奋勇前行,敢于拼搏的精神。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带给学生更多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涵,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文学素养,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3.丰富并确定拓展阅读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兼具了文学性、思想性及德育教育等各方面内容,阅读教学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阅读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但如果教师仅仅将阅读范围局限于教材中的文章,则难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不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师需要在完成教材阅读教学内容的同时,可以将学生阅读范围由课内延展到课外,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要求,扩大阅读范围,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例如,在完成《曹冲称象》阅读教学后,教师可拓展阅读同类题材的历史小文章,如《司马光砸缸》等,使学生对主人公机智、聪慧、帮助他人的品德形成深刻的感知。教师可借此机会,要求学生思考自己是否具有这种智慧、要具备这种智慧应该怎么做?从而达到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考虑到乡村小学图书资源有限,教师可借助互联网,为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文章,以达到拓展阅读教学的效果与目标。
        4.利用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参与热情的激发与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教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如:在《小白兔与小灰兔》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分别对小白兔、小灰兔的语气进行模仿,在互相对话中激发对于阅读的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在阅读活动中根据小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致力于良好阅读氛围的营造,以此来培养阅读能力并进一步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现状、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如:在《山行》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将秋天的景色充分展示出来,帮助小学生对秋天的颜色与景色特点进行充分认识,指导学生在课文注释的帮助下对诗句含义进行尝试性的分析,对于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充分了解,从而有助于良好语文素养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阅读能力及阅读情感的培养是一个长久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实际教学中不仅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喜好来创设多样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增加阅读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地去投入教学活动之中,同时带动学生主动去阅读课文内容,增加自身的阅读兴趣。此外,语文教师还需要不断结合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创设更为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阅读情感,为实现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了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唐晓飞.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90-91.
        [2]陶姗.新课标下培养小学语文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J].科技风,2020(12):34.
        [3]王淑君.用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体会[J].文教资料,2019(09):54-55.
        [4]李瑛 .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J]. 华夏教师 ,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