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角度的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措施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王俊
[导读]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学模式都属于“静态式”教学,

        王俊
        沈阳市法库县东湖第二初级中学  辽宁  沈阳110400
        摘要: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学模式都属于“静态式”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互动,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只关注文章的浅层含义和表面内容,没有对文章进行深入发掘,未将学生带入深层次中进行学习和讨论。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生本”角度的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生本”角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应试教育作用下,初中语文教学无法对语文阅读进行具体定位,因此,师生对语文阅读教学比较轻视,教学理念过于传统,教学方式过于老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已然成为当今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因此,笔者从“生本”角度出发,对初中语文阅读教育教学提出了诸多措施,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进行提升。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生动地展现阅读内容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展现的情境也不同,因此,教师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更多地采用对照课本内容进行口述和写板书的方式,难以生动形象地展示阅读教学的内容,容易使课堂教学过于死板,导致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过于单调。在选择阅读教学的内容时,教师更多地依赖于课本,造成教学内容拘泥于教材,教学方式受到约束。这些问题容易打消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降低学生阅读学习的效率,因而不利于教师通过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实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单一化
        新课标中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但是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教授过程与方法实际上都已经脱离了学生学习的知识及能力。而如果侧重于情感及价值观的教授,势必又会脱离教材的过程及方法。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目标的时候,也容易顾此失彼,继而导致阅读教学工作难以得到高质量的开展。
        (三)学生的主观意识和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状态。一些初中语文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利用大多数的课堂时间进行语文阅读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纪律。虽然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将自己储备的阅读知识尽可能多地传授给了学生,但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一些学生可能没有将注意力完全放在课堂学习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虽然增加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但是没有发挥良好的教学作用,不能确保课堂教学效率,不利于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二、生本角度的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措施
        (一)掌握多种阅读技巧,开展高效科学阅读
        掌握阅读技巧是阅读教学中的另一重要内容。如果说阅读的热情是肉体,那么阅读技巧就是筋骨,空有一腔热情却没有掌握具体的方法,就无法使阅读充分发挥出效果。同时,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教学也逐渐趋于多元化、多角度和多层次,阅读已经逐渐演变为个性化的行为。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以简单的分析来判定学生的阅读行为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师要增强学生的阅读意愿,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和理解文章内容,并产生感悟和心得,进而享受阅读和审美的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技巧,并根据阅读要求应用不同的阅读技巧,以便开展高效、科学的阅读,提升阅读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分组的方式进行阅读,而后根据文章中的角色进行任务分配,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以“动态”作为教学方向,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教育教学的过程需要师生双边互动,以“动态”为教学方向,改变语文阅读中传统教育教学较为僵化的“静态”教学方向。教育教学向着“动态”方向发展,依靠教师掌握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适合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制定时,不只要深入研究教材,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备课时,需要面向阅读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考虑学生的参与性。对初中生来说,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参与,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学习知识能力不断提升;对教师来说,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兴趣,对教学方式进行选择,制定正确的教育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以“生本”的理念进行教育教学,展现教学的特性,使得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内容的“预设”,在课堂中生成,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效与高效。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环境本身便具有育人的功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便应该就阅读环境的创设予以思考。学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教师可以在学校的走廊以及墙壁上张贴阅读的宣传标语以及书籍推荐等内容。同时也可以开发校园广播这一平台,为学生朗读经典文献或是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等。对于“世界读书日”等活动教师也应该高度的重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以及图书馆的建设,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班级中,也应该注重阅读氛围的营造。可通过黑板报、墙壁等载体进行引导,也可组织班级内部的阅读以及朗读比赛,以此来进一步营造班级内的阅读氛围。最后便是家庭中读书氛围的营造,家长应该提高对孩子阅读的重视程度,在课外书籍的选购上也应该有所选择。家长也可以培养自身读书的习惯,通过言传身教来为孩子树立阅读的榜样。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读书交流来增进感情,这些都是家庭读书氛围营造的有效途径。
        (四)开展丰富的阅读形式
        在许多人的潜意识中,阅读就是一个人与一本书的索然无味的活动。对于初中生而言,丰富的阅读形式才是保证其阅读兴致的重要选择。所以在阅读形式的选择上我们也要进行更多的思考。例如,成立阅读兴趣小组,通过阅读兴趣的不同进行分组,如科普阅读小组、人物传记阅读小组等。在小组内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书籍与心得,这对于阅读质量的提高会大有裨益。
        (五)加强教师阅读指导,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初中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达课文的内容和情感,也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初中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所以,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并指导他们。由于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思想,对同样的课文内容理解和认知也有差异,只要学生的回答合理即可。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不要急于否定他们,让他们树立自信心,更有利于教师阅读教学,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阅读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式,通过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和利用恰当的阅读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培凤.生本理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J].新课程(中学),2019(12):68.
[2]周红胜.生本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9(09):29.
[3]吴惠娟.浅议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8):42.
[4]侯东平.基于生本理念的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9):160.
[5]赵玉杰.生本理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分析[J].山西青年,2019(11):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