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应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孙刚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

        孙刚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南中学  2551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思维是可以培养的,良好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在课堂上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初中生进行思维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让学生未来的发展之路更加平坦。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语文教学应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培养强化
引言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初中语文教学的不同阶段,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来完善,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解读、记忆过程中保持印象深刻,在语文的素养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锻炼非常重要,要尽量放大他们的学习特长,引导学生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取得更多的保障。
一、语文思维的概念
        所谓的语文思维是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进行思考的方式和过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产生的思维模式即学生的语文思维。学生的语文思维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模式具有相似性,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从而形成基于自身认知体系的观念,最终构建属于自身的观念体系,用于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语文思维的基本特点
        (一)广泛性特点
        语文世界所包含的事物极为广泛,并且和日常生活存在诸多联系。因此语文思维自然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模式,而需要和其他多个科目共同结合,从整体出发,确保培养的实际效果。所以,在对学生思维进行培养的时候,教师理应时刻渗透“广”“博”“厚”“深”的基本理念,对学生展开引导,促使其能够把握其中的价值内涵。在探索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逐步激发自身兴趣,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二)渗透性特点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尤其是初中语文学科选材的深度和广度都有较大程度的延伸,也具备相应的艺术性特点。因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和情感考验,语文的艺术性和美学特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并且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习培养独特的审美情趣,进而能够用这种审美情趣体验生活中的美。因此,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渗透性,能够让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将美的体验渗透于日常生活中。
        (三)交流性特点
        对于语文思维来说,交流性一直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大特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元素,二者缺一不可。通过课堂交流,彼此之间能够相互交换想法,从多个层面出发对文章进行思考,使得自身思维深度有所提升,并带来一定的启发,进而使得学生的思维水平有所提升。
三、初中语文教学强化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制订思维培养计划
        首先,教师应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初中阶段需要培养的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这些思维能力进行备课。其次,教师要将课堂教学内容和需要培养的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结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学习到丰富的语文知识,又能充分发展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训练学生迁移的能力。迁移的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在一篇文章中使用某种思维进行理解,也能将这种思维应用到别的文章的理解中,能够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迁移,也就是能够举一反三。

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监控整个教学和学习情况,在课堂上及时进行反思,并相应地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
        (二)注重课堂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生有着活跃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以及引导,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当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的一种互动方式就是游戏,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将自己每节课所要讲解的知识与游戏进行有机的结合,利用游戏向学生传达本节课的课堂主题以及所要讲解的知识,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鼓励那些在课堂中积极思考问题并且提出质疑的学生。教师利用简单的课堂互动小游戏,不仅仅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效率,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问题的良好品质。
        (三)开展相关的练习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要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扩充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之外,还需要注重学生学科思维以及学科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有目的性的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让学生能够领悟文章的内涵,启发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能够全面的考虑问题。例如老师在教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时,学生们的心理将出现很多疑点,如巴黎圣母院原来是一座有名的建筑,为什么雨果将他的作品的名字命名为《巴黎圣母院》。甚至有的同学对于对巴黎圣母院的建筑时间、建筑风格等也颇为感兴趣,这时候老师可以在课件中穿插历史知识对巴黎圣母院的相关知识进行说明和讲解,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语文思维,让学生在看待问题的时候,能够联系多方面的知识进行思考,促进学生学科水平的稳步提升。
        (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思想认同
        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直接将答案传授给学生,希望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模式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体验,即便学生将所有教学内容背会也无法让学生去灵活应用。因此教师需要首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根据个人思想和理解来提出相关意见,并且将班级学生根据不同的意见和理解分成不同的小组来展开辩论,让学生充分去融入到知识的探讨过程,学生也会对知识产生不同的思想认知,从而衍生出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五)加强思维训练,强化思维能力
        大部分情况下,初中学生的思维锻炼需要采取科学的思路来完成,如果一开始就采用题海战术这样的高压训练来完成,不仅没有办法让学生在知识获取方面得到较好的成绩,还会在知识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上不断下降。思维训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对于《郑人买履》一课的学习,教师需要让学生对“买履”的思维进行探究。买鞋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去尝试,因为通过尺度来衡量终究会有误差的现象。思维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的案例来完成。很多学生都喜欢网购,但是经常发现网购的尺码和自己需要的尺码不一样,这就是“郑人买履”揭示的道理。思维训练过程中,要让学生在“郑人买履”的过程、结果上进行总结,以简洁的语言来阐述,并且学习其中的精华,感受古代故事对于现代生活、学习所提供的启示。
结束语
        初中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学习时所应当具有的较强思维能力。因此初中教师在进行语文学科教学时应当充分结合初中语文学习本质来进行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化。
参考文献
[1]顾留元.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J].课外语文,2019(36):54-55.
[2]朱莉.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J].科普童话,2019(48):77.
[3]刘世军.探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名师在线,2019(33):26-27.
[4]侯福红.初中语文教学引发学生思维的几点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19(11):26-27.
[5]王鹏.初中语文教学应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下),2019(11):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