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爱心培养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万志红
[导读] 所谓爱心——是指同情怜悯之心态,

        万志红
        成都市金堂县第三幼儿园  
        所谓爱心——是指同情怜悯之心态,它是一种奉献,也是关怀、爱护人的思想感情,包括于所有情感之中。《纲要》提出:家园密切的合作,步调一致的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幼儿园最佳合作伙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对于今天养尊处优的新一代,长期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加上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倾向,使多数幼儿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获取,不懂给予,众人为我的心理倾向。那如何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心,让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的社会新人,这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为此,我们在培养幼儿爱心这方面做了一些教育实践研究工作,现就谈谈我们的工作:
一、家园配合,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和高度的责任心,家长最看重的也是这一点。把孩子交给老师,老师能不能用心地去爱他(她)、护他(她)?有没有责任心去关心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饮食冷热、吃喝拉散?现在的孩子在家是掌上明珠,一家老少真可谓“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生怕孩子受半点的委屈。突然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家长就会产生很多的不放心:担心孩子会不会被同伴欺负;担心孩子能否吃饱、吃好;担心孩子会不会尿湿裤子……如果老师没有一颗真诚的耐心和爱心去照顾好孩子,家长就会找老师的麻烦,更说不上与老师配合了,教师的教育工作就很难开展。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要以一颗诚挚的爱心和高度的责任心得到家长的信任,这样家长才能放心,孩子也才能喜欢上幼儿园,喜欢幼儿园的老师。互相之间有了信任,工作互动起来也就容易、顺利多了。
二、家园一致,让家长了解教师的教育目的
        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就是让老师带着不哭不闹、安全玩耍,最多就是教孩子学学唱歌、念念儿歌、跳跳舞,根本不知道幼儿园还有什么教育计划、教育目标;教师需要备课、准备教具、教学活动。因此,会出现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经常有教师需要家长配合教育工作,家长不来气,有的还与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比如:在教学活动《镜子里的我》请家长们配合:每位孩子带一面镜子,可还是有少数家长就不理解:孩子不冷着、饿着就好了,带镜子干嘛?让我们的教育工作很不好开展。又如: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我们告诉家长:“从小要培养幼儿的爱心,互相谦让”。这一教育观点,有的家长说:“这不行,现在的社会这样复杂,竞争这样激烈,孩子从小受爱心教育,心地太好了,心太善良了以后长大进入社会,会被人欺负的。

”经过我们做大量的宣传工作,让家长看有关青少年犯罪、成人犯罪的历史原因及历史上、社会上一些成功人事的童年生活,成长道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也把对孩子的教育目的介绍给家长,比如“母亲节”,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一个人生命的源泉,对于幼儿园孩子而言,因为这些爱,生活才变得如此的柔软和温馨。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学会感谢母亲,感激生命,感恩生活,我们开展了“用爱养育,用心教育”感恩母亲节的主题教育活动。另外我们还围绕我园的园本“三亲”课程,进行“亲自然、亲社会、亲自我”等活动,让警察爸爸、医生爷爷、糕点师妈妈走进我们的课堂,利用职业优势到我们班级执教,给孩子们带来多样的职业体验,感受不同职业在默默的为我们付出,培养孩子们感恩身边不同职业的人。每一年重阳节,我们都会组织幼儿走进敬老院、教师修养中心,给老人带去欢快的舞蹈、动听的歌声和温馨的祝福,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学会表达对老人的关爱。
        平日的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很多的措施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如:向家长推荐优秀的学前教育杂志,家园联系栏中给家长介绍本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特点、心理特点,介绍国内外优秀的教育理论、方法。平时有针对性地与个别家长通过微信、电话或者面对面的形式商讨教育好个别特殊儿童的方法、手段,等等。在这方面,我班睿睿小朋友的家长收效最大,睿睿父母工作忙,平时由爷爷、婆婆照顾,一老一少内心世界完全不同,小的需要的,老的不能给,老的要求的,小的达不到,就这样家里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在我们的指导下,睿睿的婆婆找了大量的有关学前教育方面的资料来学习,并边学习边探讨边运用,现在睿睿家庭的气氛非常和谐、快乐,睿睿在幼儿园也表现得非常聪明可爱。
三、转变观念,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儿童的内心世界与成人的内心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多彩的、自由的、他们是浪漫主义者;成人的内心世界是现实的,他们是现实主义者。儿童的思维是发散性的、他们的想象很自由、很奇特。如果作为教育者(老师或家长)不了解这一儿童特点,成人的教育方法就不能让儿童接受,教育就没有效果。有的甚至起着反作用。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情景:孩子在认真地画一幅自己构思的图画,家长走近一看,觉得自己看不出什么名堂,一团糟,于是就说:“哎呀!画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孩子解释说:“这个我发明的机器人,这是我的无人消车……”。家长说:“这哪里像呀”多次这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孩子绘画的兴趣也会被错伤,想象的翅膀就这样无情地被折断。因此为了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我们在教育好孩子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如:在家长接待日活动中,我们尽量选择家长关心的话题,采取幼儿乐意接受、家长也好掌握的,并在家里很方便开展的教育形式介绍给家长。使家长一看就明白,一学就会操作。并且在家能够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通过我们的实践探索及具体实施,收到了明显的家园效果: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转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学习效益更高了,心灵手更巧了;我们的教育工作开展更轻松了,教育效果也更好了。孩子们在家里、在幼儿园的情绪更愉快了。在我的班级里,师幼互动、家园互动的情绪更高涨了,在幼儿园里爱心多多、快乐多多,大家沉浸在一片欢快的乐园中,为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