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易诚
广东省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 5143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培养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逐渐成为了教学的重要目标。作为各学科基础的小学语文,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因势利导逐渐将学生的差异变成他们各自的优势,以此实现个性化教学,促进其个性良好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学语文教育为研究切入点,就培养学生个性展开研究,期望能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培养;研究
引言:
小学语文是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既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其表达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又有着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其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其个性发展的重要功能。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构建个性化教学课堂,为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以此促进其个性发展。
1 培养学生个性的意义
个性,主要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在教育中重视并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具有多重意义。首先,培养学生的个性具有社会意义。古代儒家学士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进取目标,修身明显立于首位,而这里的修身其实就是个性培养。可见,个性培养是治理天下的基础和前提,而这一道理延伸至今,也是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人才要有渊博的知识,且还要求其个性鲜明、具有创新力。其次,培养学生个性有益于其智力发展。丰满且美好的个性能使人的才能被充分挖掘和利用,促进人智力发展。因此,培养学生个性,促使学生个性健全和完善,有益于发展学生智力,促进其全面发展。最后,培养学生个性有益于其身心健康。生理学与心理学研究都充分证明,个性因素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拥有完美个性的人,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能获得快乐和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又会促进其思维活跃,使其智力良好发展。反之,一个个性残缺的人,会常处于消极不安的状态下,对其身心健康十分不利。
2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的策略
2.1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展示个性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使得课堂完全成为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对学生个性发展造成了很大阻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想要培养学生个性,则必须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此引导学生展示个性,促进其个性良好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并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促使学生在发现、探究中学习,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教师灌输。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尽量避免单向灌输知识给学生的现象的出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2.2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空间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太低,没有展示自我的空间。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呈现语文知识,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我展示的空间,以此促使学生个性良好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引进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及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与讲授法相结合进行教学,生动化、趣味化语文课堂,促使学生踊跃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尽情展示自己,从而完善其个性。例如,在学习《精卫填海》时,教师可借神话故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精卫填海的看法,使学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更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并同时培养其个性。
2.3肯定学生独特见解,鼓励其发散性思考
因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答案为标准答案,常要求学生服从教师的答案,不能对标准答案有其他异议,导致学生的想法和见解被压抑,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思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及时肯定学生的独特见解,允许学生在学习中表达不一样的想法,能够不受教师思想的影响独立思考,从而成为一个具有发散思维和创造力的人。
2.4加强师生互动,发挥教师影响力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在的、无形的,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要严于律己,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并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发挥教师的影响力,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完美个性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突出优势,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展示自我,并及时肯定学生的独特见解,尊重他们的个性自由,启发他们发散思考,从而逐步促进其个性形成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高玉岭.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方法研究[J]. 新课程(小学), 2014(11):1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