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探讨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第24期   作者:王媛
[导读]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作业是教材编写者编写意图的集中体现
        王媛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   516007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作业是教材编写者编写意图的集中体现,也是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规定、要求,对于高中生的语文知识积累、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训练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以新课程为背景,通过对粤教版高中语文作业和人教版高中语文作业进行比较,探析了粤教版语文作业的本土化实践路径,以期为新课程理念在语文作业中的贯彻落实提供依据。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作业
        前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为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向承担高考重责的高中语文课程注入了人文情怀。作业作为课程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必然要遵循新课程改革进程,平衡题目内容的工具性、人文性,帮助高中生积淀语文素养。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应试化的语文作业设计弊端仍然存在。基于此,对新课程背景下粤教版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本土化实践进行适当分析非常必要。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作业设计对比
1、过分偏重工具性
        虽然人教版、现行粤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均可以立足于文本,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前提下渗透思维能力的训练、思想感情的培育,也为思想外化为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能力开放了渠道,但是粤教版虽然在表面上利用“思考-探究-练习”代替了以往作业、练习、思考,但是整体仍然较为偏重于工具性(知识巩固、技能操作),没有涉及高中生协作磋商。如在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荷塘月色》课后习题一为:“另一个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常的“我”有何不同?而该篇文章对应的人教版课后习题一则为:作者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自己也能试着写两三句吗?相较而言,后者更注重知识的迁移以及课外语言应用的延伸,协作价值更为突出。
2、教训、律令式语气突出
        虽然在多数粤教版高中作业设计时,围绕“你怎么理解”、“联系生活体验”等思路,凸显出高中生在学生中的亲历感、自我感。但是,部分作业存在律令式、教训式语气突出的情况[1]。如在必修一第十八课《汉乐府两首》“思考·探究”模块:《上邪》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诗中如何表达这些情感的?上述提问方式明显较为关注语文学科本身,没有关注个体;而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则采用引导高中生思考的方式,进行问题设计,即:思考、讨论女主人公设想了几个“与君绝”的条件?有何特点?上述问题设计方式全面贯彻单元“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的特征以及新课程标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
3、缺乏探究深度
        人教版、现行粤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都较为注重理解感悟题目的设计,其是中学语文作业系统中典型题目,提倡在理解文章整体(或局部)内容的前提下进行感受体悟。但是,现行粤教版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目中的设问多数情况下呈现出单纯剖析文章结构、内容的特征,人教版则更加注重高中生对文体特别是议论散文的意识,可以给后期教师指导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提供良好的帮助。比如,人教版高中必修三《劝学》课后习题一“说出文本的论点以及作者论述的角度”,就提到了议论文的论证结构——纵向展开议论的层进式论证结构;而课后习题二“找出本文的比喻句并分析比喻句之间的关系及含义”,则提到了论证主要用方法——比喻论证。

相较而言,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大多停留在解读文本的层面,比如《劝学(节选)》第二题:“背诵全文,说说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整体问题设计较为简单,无法体现出探究的必要。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策略
1、强化程序性知识阐述
        依据布鲁姆知识维度理论可知,程序性知识、事实性知识、反省认知知识、概念性知识是高中语文知识主要维度,其中程序性知识强调利用直接指导、引导的方式,参与高中生的学习过程,比如听课、阅读、口述、写作、社会实践等。基于此,面对一些学习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将具体问题恰当分化,以差异性步骤、环节,对接短期目标,达到分割成块、逐个击破的目的。比如,在《劝学》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议论散文写作为立足点,借鉴人教版在《劝学》课后习题设计方面的经验,从论证方法、论证结构等方面,进行程序性习题的恰当设计。比如:你可以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子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含义吗?在你看来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在上述作业设计完毕之后,不仅可以将高中生视野引入到课文第二段“青出于蓝”、“木受绳则直”以及第四段“不积跬步”、“积德”等比喻论证上,而且可以指导高中生逐层感受文章纵向议论的特点,即是什么(学习的意义)-为什么(学习能提高自己)-怎么办(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为后续议论文写作指导提供依据。
2、注重高中生新认知体系的构建
        同样一篇文章,类似的问题,不同的提问方式,对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具有不同的作用。基于此,在粤教版高中语文作业本土化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立足新课程标准,以帮助高中生建立新认知体系为切入点,进行作业体系的优化设计。即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从高中生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入手,引导高中生通过自主探索形成认知结构,渐进式地激发高中生对学习内容的内在兴趣,进而产生持久而恒定的学习欲望,达到高效率获得知识的目的。同时根据高中生年龄特点、价值取向、兴趣倾向,增设更加富有趣味、鲜活的内容,引领高中生自主琢磨、协同磋商知识点,为语文作业价值的充分发挥提供依据[2]。比如,借鉴人教版教材课后练习题的设计理念,从高中生自主、协作、琢磨方式的培养入手,利用“在你看来”、“谈谈你的感受”等较为注重高中生心得、体验的表达方式代替以往教训、律令式语气。
3、增加综合实践性题目占比
        综合实践性题目是培养高中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效工具。相较于人教版而言,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作业综合实践性题目占比较少,无法激发高中生深层次探究实践的积极性。此时,教师就可以借鉴人教版在综合实践性题目编制方面的经验,增加综合实践性题目占比。比如在必修三《琵琶行(并序)》作业设计时,就可以要求高中生利用课下时间寻找一些中国古典名曲,依据音乐、诗意协调的原则,与同伴配乐朗诵该首诗。通过上述作业设计,可以将高中生带领到音乐与诗意相互联系的境界,促使高中生更加深刻地体认文艺相通的艺术美感。除此之外,考虑到广东本地自2016年才开始参加全国卷考试,而“文化常识”是全国卷中占比较大的内容。在综合实践性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从高中生平时习得入手,专门设置文化常识题[3]。
总结:
        综上所述,借鉴中学语文课程教学专家研讨会中有关专家提出的论点可知,最理想的语文作业应是文章中最精华的部分,形式应尽可能多样化,促使高中生可以揣摩、品位文章的妙处,并在动口、动手中加以巩固。基于此,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立足新课程背景,遵循高中生语文能力形成、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改善粤教版教材作业系统,为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骥. 高中语文作业现状及思考[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8(11):51-53.
[2]段红伟.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作业优化的策略分析[J]. 名家名作, 2018(005):98-98.
[3]钱云霞. 有效布置高中语文作业的一点思考[J]. 新课程(下), 2019(008):209-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