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雪
赤峰市第二实验中学 024000
摘要: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上承中考,下接高考。这个阶段的学生即要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还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是非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高中语文作为高中学习阶段不可缺少一门学科,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和传承。本文主要分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为后续的高中语文教学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 教学 渗透
1、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渐显著,汉语在世界上的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这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汉语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经过几十个朝代的更迭将几千年的文化沉淀、革新、总结,其底蕴深厚程度是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比拟的。但自2002年以来,人类逐渐步入自媒体时代,新科技产品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吸引着越来越多学生的目光,导致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度降低、涉猎范围缩减、阅读量减少,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更是少之又少。对于这个情况,我国教育部非常重视,语文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将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有机地结合、贯穿、融会,是培养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良好载体,让学生深层次的学习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现代国民的整体素质状态。
2、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大致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内涵深远,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文化沉淀、增长见识,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促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全面发展;②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当中,不仅有效的健全了学生的人格品质,还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从华夏文明到现代社会,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我国文化发展的伟大与成就;③保护传统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高中生正面临着大量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容易就此忽视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看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自觉将传承传统文化视为己任,对保护传统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
3、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现状
3.1教师不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
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非常重要的阶段,高考的分数决定学生的命运,因此,这个阶段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会将侧重点放在高考上,常常只注重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渗透,这种教学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
3.2教学过程缺乏情感教育
目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是将学习古文的方法教给学生,并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领悟古文所蕴含的感情和意境,导致学生在思想上很难与古人产生共鸣,这也是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难点之一。
3.3学生过分依赖工具书
古典文学是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传扬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但目前大部分学生都习惯性地依靠工具书进行翻译,而不是通过自身的理解进行学习,如此一来,很难将学习古文的价值体现出来,也达不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4学生学习任务繁重
高中阶段学科多、作业多、难度大,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而言较大,从而使学生把时间都放在各科的作业上,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只能有心而力不足,严重阻碍了传统文化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4、传统文化在高中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4.1结合高中语文教材,渗透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的都是经过专业人员精心选取的,教材内容都具有较高的文学品质,对传统文化的传扬具有促进作用。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价值观、情感渲染、思维方式、思想境界等多个角度对古文进行分析讲解,巧妙的渗透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感悟和理解。如《阿房宫赋》一文中,通过阿房宫的兴建与毁灭,揭露秦国灭亡的历史,借古讽今,劝谏唐王勤政爱民,也侧面体现了文人匡世济俗、忧国忧民的情怀。
4.2多样化教学手段,渗透传统文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渐渐走进教学领域,古文相对于现代文而言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合理的播放与文章相关的影视资料、视频解说,将繁琐拗口的二维文字转变成简单直白的三维动态,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更容易感受古人表达的情感和精神,了解古人所处的环境、理解古文深层的意境,利用新型教学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4.3增加课外阅读,渗透传统文化
述读万卷,其义自见,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通过阅读大量的古代文学,掌握古代文化知识,将量变转化成质变,进而达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渗透效果。
5、结语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高效、合理、全面的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还能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发扬我国精神。
参考文献
[1]赵晓凤. “教学做合一”在高职高专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3):123-124.
[2]黄海艳.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高职高专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 职业时空,2011,7(07):40-41.
[3]刘之杰. 高师课堂教学“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实践与思考[J]. 教育探索,2007,(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