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敏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第一中学校048000
摘要:数学学习是学生参与并建立数学知识体系的过程,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人为本理念下,只有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核心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导学法就是这一教学理念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地运用问题导学法,力求提出一个问题,生成一个平台,给出一串问题,创设生动课堂,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 教育理念下 高中 数学 问题导学 教学策略 应用研究
引言
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将他们的数学学习潜能激发出来,借此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此外,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教给学生怎样学习以及如何解决数学学习中的数学问题。鉴于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就可以将问题导学法运用到教学中,借助问题导学法的优势,提高高中生对数学知识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一、问题导学法的含义
问题导学法其实是导学法的一种形式,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将其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在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和谐发展,帮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数学课堂中,使其课堂主人翁意识充分展现出来。简言之,问题导学法既可以充分地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性展现出来,又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数学自主学习性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二、高中数学问题导学实施现状与不足
在教育部门大力倡导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也需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经分析我们可发现: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虽然有不少教师已经意识到问题导学的教育价值,并且将之引入了课堂,但最终的实施效果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于问题导学教育模式的内涵并未真正把握,如此就导致在实际的应用过程,无法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问题教学情境,导致预期教学目标无法顺利实现,并且还浪费了课堂时间,影响到了整体教学效果。还有部分教师虽然设计了问题教学环节,但由于提出的问题比较单一,或者与学生的兴趣点不符,造成学生的学习思维仍然无法得到有效调动,师生之间仍然无法实现有效互动,课堂氛围依旧很沉闷,如此就导致问题导学流于形式,其真正的教育价值未得到有效发挥。
三、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数学知识本身就带有很强的逻辑性,并且涵盖了大量的概念性内容。对于高中学生而言,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长此以往,学生就容易丧失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为问题导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可以说,在问题导学模式下,高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课堂氛围进行改善,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例如,在组织开展“三角函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一些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或者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相关内容,然后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这种方式,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
(二)提出有效问题,引导探究
数学是一门需要学生理性思考的学科,这一本质属性使得探究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以人教版高中数学“直线方程的概念”一课为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要想顺利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出直线上的点与直线方程的解的一一对应关系、方程和直线的对应关系。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这方面的基础知识,高中是对这部分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因此,教学时教师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设计有效问题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知识转化、迁移能力。
如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在直角坐标系内,一次函数的图象都是直线吗?学生很快就会做出肯定回答。教师接着提问:反之,直线都是一次函数吗?学生通过列举直线y=a这一实例得到否定答案。有了这些知识储备,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归纳直线的方程概念,从而为后面研究直线方程的必要性奠定坚实的基础。试想,若没有这些问题做铺垫,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会陷入迷茫中,不知该如何下手。
(三)以原有知识作为基点,设计过渡性导学问题
在高中数学的代数问题、不等式问题中,很多学生看到相关内容的瞬间即会产生头痛的感觉,尽管对基本知识点的了解程度相对深入,但缺乏有效的问题解析思路。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原有知识点作为基点,设计出过渡性的导学问题,从而明确解题流程。比如高中数学的经典问题,“试证明a2+b2≥2ab”。此题的解析原理极其简单,将不等式右侧的“2ab”移动至左侧,使式中出现“a2-2ab+b2”这一已知知识点,之后通过逆向因式分解,转为(a+b)2,无论a、b取何值,不等式结果“大于或等于”0必然成立,所以可证明题设“a2+b2≥2ab”是成立的。此种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知识点的情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经常出现,但很多教师往往予以忽略,片面地强调机械地记住“a2+b2≥2ab”这一结论,导致学生不仅无法通过此知识点解决更加困难的问题,甚至对其本身的演算过程都不甚清楚。故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此类情况。
(四)培养良好的质疑习惯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真正发挥出问题导学的价值,高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质疑能力,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自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对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例如,在组织开展“曲线与方程”这部分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设计课堂提问和答疑解惑环节,以此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思维,锻炼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他们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五)强化师生互动,完善问题评价
对于当代的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如果想要发挥出问题导学法的最佳应用成效,就要强化师生互动,完善问题评价。在教学中,首先,要不断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所谓问题导学法,并不只是单纯让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而是要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如在讲解“排列组合”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和学生相互提问,借助解答学生的问题,使学生清晰地观察思维转变的过程,从而促使学生思维开阔性的进一步提升;而借助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解答,教师也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次,教师在运用问题导学法时,还要不断完善问题评价环节。如在教学“函数”知识时,即便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主题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师也要理性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肯定其学习态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结束语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在将问题导学法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将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还能有效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展现出来,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强化他们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对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效果有着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韩俊.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数学,2020(15):71-72.
[2]王薇.浅谈问题导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8):33-34.
[3]孙磊丽.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策略运用[J].中华少年,2020(15):186-187.
[4]于海梅.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0):72.
[5]薛佩芝.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策略应用研究[J].学苑教育,2019(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