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第24期   作者:黄秀芬
[导读] 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给现代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
        黄秀芬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水寨镇七一小学 广东梅州  514400
        摘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给现代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再是主流,情境化教学更能让小学数学的课堂熠熠生辉。本文在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应用情景教学法的相关意义与原则,重点探讨了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具体创设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情境;创设与利用
引 言
        在心理学的研究当中,学习者只要在初次体验过成功的喜悦之后,便会对成功生出一种渴望和追求,激发出对学习的高度兴趣和热情。基于这些考虑,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教学法,即是对当代教学进步的要求,也是为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提供有利的学习机会,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研究的意义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都处于相对高速发展的时期,认知事物的过程多以形象思维方式为主,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十分强烈,但是注意力的集中时间相对较短,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间隔的合理增加生动有趣的情境,用丰富活跃的情景与基础知识的讲述性教学交替进行,提高学生注意力。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将故事、游戏、实际、挑战等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入实际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形成学习习惯和师生良好沟通的双丰收。
二、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运用时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教师对于情境教学的观念存在局限性
        情境教学运用已达到普及的状态,但许多教师对于情境教学的认识依旧是不全面的。这些教师普遍认为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情境教学不一定要运用起来。这样的观念导致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存在“形而上的惰性”。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的惰性,教师也是如此。“形而上的惰性”指的是教师只有在公开课、展示课中才会选择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运用情境教学方法。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愿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不会主动进行情境教学。同时,研究人员在实习过程中和很多数学教师进行了交流,大部分教师表示很少在课堂上运用情境教学方法。尽管他们并不否认该方法的价值和有效性,但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备课,长此以往难以承受。这是研究人员提出的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在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此外,教师对于情境教学在教学运用中如此这般的观念也大大削弱了情境教学的实际作用。
(二)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然而由于教师队伍更新换代的速度较慢,有部分老教师对于新的教学观念的接受程度较低,并且对于新教学观及方法还不够熟练、熟悉,对于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要运用情境教学法辅助自己的教学、帮助学生的理解还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同。而部分新教师处于刚刚步入教师行业的阶段,即便是对情境教学的理论有字面上的认识,但认识得还不够深刻、彻底,所以在备课中创设的情境是偏离课本重点知识、脱离学生生活认知的,在课堂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更是出现了非常多形而上的做法,也遇到了很多预想不到的状况。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学不是技能传输的艺术,它的重点和关键是激励、鼓舞受教育对象,缺乏亢奋的情绪如何激励人?缺乏主动性如何鼓舞人?所以要想成为一名灵活使用各种新教学法的小学数学教师,教师不但要持续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而且要对相关的理论和知识有着全面的掌握情况,更要时刻更新、理解新课程改革下提倡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情境教学的原则
(一)问题性原则
        即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能够清晰地呈现课堂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部分教师在情境创设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自己所创的情境是否具有问题性,粗制滥造一个情境,生搬硬套进教学当中去,效果自然差强人意。
(二)趣味性原则
        即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是生动有趣的、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然而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会使用一些僵硬的故事、冷笑话以及死板的活动来创造情境,非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激
情,还让学生对数学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三)数学性原则
        即教师创设的情境是与数学相关的,包含“数学味”的。部分教师“为情境而情境”,创设的情境完全脱离了数学知识范畴,导致学生思维以及知识结构被打乱。忽视了教学性原则而创设出的情境甚至使得课堂不再像是数学课堂,完全偏离了数学教学。
(四)时代性原则
        即教师创设的情境要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脚步,能够跟上学生思维认知的潮流,让学生感受到“挑战”。部分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将过去已有的情境又重复地套在自己的情境上,或者将一种情境反复地使用,让学生毫无新鲜感可言。这样的情境自然也无法帮助学生学习,还会降低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
4.1 利用实际问题模拟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加入实际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让学生有熟悉的学习背景,还可以让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

情境中的实际问题选取也尤为重要,要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而且要有一定的趣味性,通过成绩分析与问卷统计看出,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兴趣基本一致,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创设有效程度较高,而学生不感兴趣的情境有效程度则较低;紧扣教学内容,遵循教学目标,当心“去数学化”。创设实际生活情境时不要过于渲染气氛,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但过于活跃则容易偏离数学教学内容主题。注意最后“回题”,很多课堂中的问题情境创设有头没尾。学习完本节课新知后,一定要注意回到最初实际情境中去解决问题或者升华问题,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应用于生活”。
4.2 编制趣味故事创设情境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对故事的情节也非常感兴趣,并且百听不厌,所以老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把课本中的知识点用小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同学,这样更能吸引他们,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活跃课堂的氛围,这样,小学生就会非常乐意的全身心投人学习活动中。例如在《0的认识》教学中,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天气非常的晴朗,猫妈妈带着小猫去河边钓鱼,猫妈妈坐在河边一心一意的钓鱼,而小猫一会儿钓鱼,一会儿跑去抓蝴蝶,一会儿又去抓蜻蜓,所以一条鱼都没有钓到,猫妈妈钓到一条鱼,用“1”表示,钓到第二条鱼,用“2”表示……而小猫也想用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它钓到的鱼,可是它一条也没有钓到,要用什么数字表示才好呢?在老师讲故事的过程中,同学们都睁开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老师,仿佛同学们都是那只小猫,都在替小猫想办法,该怎么来用数字表示小猫钓到的鱼。其实,相对于其他内容,“数的认识”的教学比较单调、乏味,可是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就与众不同了,同学们听到这个熟悉的故事,对于这么贴近生活的问题就更加感兴趣了,都非常积极的思考,分析,讨论,各抒己见,不仅仅能加深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故事创设情境是一种很常见,也比较实用的教学方法。
4.3 动思结合--动手操作实验创设情境
        创设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讨论与探究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发认知,激发学生参与的有力措施。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出一种学习环境,在学习环境中诱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参与热情。小学生的理解、记忆还建立在学生的直观操作、动手实践上,所以,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操作活动,耐心引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思考,从而揭示规律、掌握知识。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的知识,才会根深蒂固地扎根脑海中。
        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中“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并没有直接出示这一结论。而是先设置冲突,三根小棒是否都能围成三角形?然后,给出三根小棒,让学生试着围一个三角形,通过尝试,学生发现围不成三角形。那三根小棒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才能围成三角形呢?接着,教师给出9厘米、6厘米、5厘米、3厘米的四根小棒,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任选3根小棒围一围,看一看,选择哪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通过操作,学生发现,只有当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时,才能围成三角形。至此,很自然地得出了“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并且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只有他们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深刻,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本质的联系。
4.4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当今社会越来越提倡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用优美的音乐、多彩的图片、有趣的动画去凝聚学生思维,聚集学生目光,提高学习兴致。同时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时也要注意,适当的使用,优美的音乐、绚丽的图片、有趣的动画的确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但过多的使用则会造成学生的思维脱离课堂,忽略数学知识的学习;贯穿课堂,多媒体的使用不宜过多但也不能过少,多媒体的作用不仅仅是课堂开端的引入,在练习、应用等环节仍然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练习情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4.5 利用生活信息创设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大多数知识点都与生活一定的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亲身经历去解决数学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适应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一年级教学加减混合运算时我创设了学生一起做开汽车的情境。我当司机,让学生做乘客,先上来5个学生。汽车开动,我问学生现在汽车上有几个人?(5)个。平梁站到了,停车,又上来几(3)个同学,汽车再开动,我问又上来几个人?(3个),现在汽车上一共有几个人(8个)。二郎站到了,停车,下去了4个学生,我问现在汽车上还有几个人?(4个)。这样抽象出算式5+3-4=4。如此反复轮流做了几次,使每个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新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产生了诸多效果和意义,将向学生呈现别开生面的数学课堂,课堂教学效果得以升华,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也得以加强。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继续提升教学能力,创新教学策略,致力于小学数学课堂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课堂[A]. 王春斌.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C]. 2019
[2]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A]. 魏新东.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声卷1)[C]. 2015
[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A]. 王辉,申桃桃,孟艳,石超红,黄小平,谢卫星.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C]. 2018
[4]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与思考[A]. 王锐.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二卷)[C]. 2016
[5]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A]. 王俊力.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二卷)[C]. 2016
[6]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A]. 高龙.2015年9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