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第24期   作者:杨方苗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杨方苗
        怀化市通道县第一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开放式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教师要不断摸索学习,学生也要转变学习的思维方式,从以前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索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从“会听”转变为“既会听又会说”。这种转变对大城市里的学生来说相对容易些,但对于偏远的县城和农村学生来说就比较困难。由于这些学生缺乏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爱展现自己等。因此,如何转变孩子们的学习思维方式,让课改在偏远的县城和农村学校能顺利进行是探索的关键。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初中数学课堂  学生  主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实施,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学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教学的基本思想,我们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如今,新课程改革在城里学校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是相对而言在偏远的城镇和农村学校还正处在进行探索的阶段,很多方面还是脱离不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下面结合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让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学校有效的实施起来,提出几点看法。
        1、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表达,是沟通与理解的载体。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机会,表达数学语言。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言,但是最好是创设情境,以增强学生数学术语的记忆能力,在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思考,能够讲得出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讲。再一个就是要多加强训练,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并非一蹴而就,必须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在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时候,首先我们教师的语言自身要规范,这样才能给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引,做到准确、精炼,思路清楚,叙述有条不紊。要把动作思维和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才能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才能叙述起来思路清晰。
        2、小组的人选搭配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教学形式,利用互动因素,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合作学习,能弥补个人思维狭小单一的缺陷。小组人选搭配很重要,要综合性别结构,兴趣爱好,成绩优差,动手能力等等方面。每个小组可以分配成有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的结构,这样能以优带差,以优帮中,互相学习,共同受益。也可以把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比如说,动手能力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强的,观察分析能力强的,思维能力强的等等,这样的搭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3、小组的适合人数
        每个学习小组的人数选择也很重要,必须合理安排。我认为人数安排以四人一组比较合理,因为人多了的话,比较活跃、性格外向的学生可能会一直占主导,说个没完以导致其他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发言的机会。安排四人一组的话基本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发言,这样就能比较好的达到教学效果。如果人少的话,又不能达到相互互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
        4、培养学生分享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上的经验分享能够很好的提供学习经验跟提高大家的学习水平。比如说一道数学题可能会有多种解法,而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能力的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解法。基于这点,老师就可以做一个引导,来培养学生的分享的习惯。比如说某道题,某个学生的解题思路跟解题方法比较不错,老师就可以让该生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讲述自己的解题思路跟解题方法,这样以来其他的学生就能够学到更多的方法跟经验。如果学生都养成了懂得分享的好习惯,那么在平常的学习交流中,大家就能够彼此分享经验,彼此共同进步。


        5、教师的恰当引导和积极参与   
        奥苏泊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式教育。我们教师应该要通过恰当的引导,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积极的探索者, 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的参与进去,跟学生形成互动。比如说,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大胆猜想发现结论,然后教师引导进行证明;亦或者学生先动手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发现规律,然后教师引导寻求结论。这样一来,让学生参与到其中,能增强学生的思维记忆力,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6、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会提问题
        美国教育专家肯尼思·H·胡佛说过:“整个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从教学实践来看,多提问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可以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除了鼓励学生多提问题,还要引导学生,使之会提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某个问题上学会多角度思考,综合提问。教师还应该做到,不管学生所提的问题是否深刻或者浅显都应该一视同仁,予以鼓励。
        7、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如今的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只有学生具有了合作意识,才能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学生具有了合作意识的话,那么在小组或者团队中可以为了完成共同的数学课堂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互助性学习,共同提高进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进行更多的相互交流及评价,进而可以弥补班级教学制下教学的局限性。不同的学生在理解能力,思维习惯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合作学习恰好能弥补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产生的不足,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知识、技能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8、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提高自身素质,跟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亦师亦友,不给学生压力,使学生爱上数学学习。第二,经常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这样有益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自觉学习的动力跟兴趣。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其体会进步的乐趣,以提高学习的兴趣。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构建一些生活实例,设计数学模型做到实用性,在新课改下,一个重要的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实例,在学生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再用数学知识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使学生感觉到学数学有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以上只不过是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收获。在新课改的思想指引下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应是多样的,是生动活泼的,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
        总之要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学生充分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研究数学的实际问题,愿意与人交流,敢于提问,乐于表现自己。“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数学教学课堂就相当于“让学生当主角,教师当导演”的一部45分钟的短剧。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制定与改革,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研究所

[2] 张晓娟,《新课程改革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考试周刊》2010年第23期
[3] 梁上燕,《新课程改革下数学课堂教学初探》,《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1年 第6期
[4]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http://www.gkstk.com/article/gaokaobei
kao/xuexifangfa/46977.html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