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第24期   作者:徐辉平
[导读]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徐辉平
        湖南省石门县第一中学  415300
        摘要: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国家应势推出新课程改革,改进了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力求打造多元化的人才。高中音乐作为高中素质教育的重点科目,受新课改影响较深,很多高中音乐教师开始思考,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应如何推进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本文就此问题展开研究,希望能为相关教师的教学改革方式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音乐教学;创新策略
        新课改的核心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平等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以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审视过去的高中音乐教学状况,我们会发现教学模式单一模板化、枯燥乏味,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较低,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不能得到保障。为了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满足学生的一切发展需求,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人才。
        一、营造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塑造的良好和谐会让学生自然放松自己的心态,进入到教师的教学情景之后,好的课堂氛围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活动事半功倍。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里,强调学生为教育的主体,所以教师应拉近自己和学生的距离,把音乐课堂化为一场趣味性的社交活动,强化师生互动,塑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1]。教师应先摆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情绪,充分彰显对学生的“师爱”,温和的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师生关系生活化,消除学生内心的约束和抗拒,引导学生以愉悦、放松、积极的心态进入课堂学习活动。过于板正严肃的态度或许会引起学生的敬畏,但不会引起学生的爱戴。在爱学生的同时,教师也要做到发自内心的爱音乐,不要仅仅把音乐当做的工作,它应该成为教师的终生爱好,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音乐素养,才能深入解读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正确进行音乐学习。
        教师要重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一起进行音乐学习与实践。比如,在进行音乐《祖国颂》教学时,教师可以转变以往的单一输出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音乐进行哼唱,自己负责伴奏引领部分,慢慢的,学生会在演唱的时候注意到自己节奏过快或过慢、跑掉等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加以改正,这些问题在以往教学方式中,学生是很难发现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演唱水平。
        二、拓展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当中,很多教师会选择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音乐和古典音乐作为音乐鉴赏教学的主要内容,比如,《无锡景》、《索兰调》、《命运交响曲》等。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音乐作品无论是在音乐造诣、文化价值还是审美价值、情感内涵上都具有较好的体现,作为鉴赏作品足够典型、典范,但是教师没有考虑到的一点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接触网络世界,有了一定的审美偏好,此时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教师所选的音乐鉴赏作品差距较大,无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吸收内化。
        音乐教师应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主体的教育本质,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符合教学要求的音乐作品纳入音乐鉴赏教学当中,深入发掘其中的可用知识点,拓展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对音乐知识进行吸收,实现音乐知识的转换内化。比如,在进行民间音乐相关知识学习的时候,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最近网络流行歌曲《出山》的系列视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教师结合歌词“我独自走过半山腰山间野狗来作伴,层林尽染百舸流秋风吹过鬼门关,一瞬三年五载,品粗茶,食淡饭”的曲调,向学生展示民歌多为民间百姓为了反映生活日常和轶事而编写的歌曲,歌词简单易懂,曲调朗朗上口,比较容易掌握,之后教师可以先学生介绍比较典型的民间歌曲,比如山西民歌《走西口》、江苏民歌《茉莉花》、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等,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掌握民歌的相关音乐知识,这样一来,教师既保证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又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让学生主动了解了大量的音乐知识,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目标。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应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2]。首先,教师要坚持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改变以往“一人讲众人听”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中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认真做好课前设计,塑造良好课堂氛围。其次,教师应强化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有效性,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除了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师生之间的共鸣,有利于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最后,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新课改中强调了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教学的中心,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及其创作背景进行评价,在多次反复的评价中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体验音乐学习、音乐鉴赏带来的愉快,进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进行声乐教学的时候,高中生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每个学生的发音特点和方式都有所不同,教师使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很难顾及学生的个性发展,无法提升学生的声乐水平。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进行之前,就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一个全面的掌握,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的发音状况和音乐知识储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紧跟新课改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理念,创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塑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改进开发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另外,教师应积极引进新的教学资源,吸引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专注力,主动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提升自身的音乐素质。
参考文献:
[1]辛宏宇.基于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路径[J].北方音乐,2020(01):225+242.
[2]华昱麟.关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2019(05):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