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教育治理的幼小衔接教育策略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第24期   作者: 谭志军 辛晓明
[导读] 基于区域教育治理框架,从不同维度落实幼小衔接教育策略
        谭志军 辛晓明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中心小学   
        摘要:基于区域教育治理框架,从不同维度落实幼小衔接教育策略,促进儿童成长过程的顺畅性、连续性,是教育行政与业务管理部分的应有责任。统筹衔接的方向,提高教师的认识,实现科学衔接很重要;建章立制,发挥团队引领作用,建立有力的管理机制、常态的联系机制,是长效衔接教育的重要举措,提高合育水平,提高衔接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区域教育治理;幼小衔接;教育策略
一、统筹推动,提高认识,科学衔接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幼儿园与小学沟通不够是一个毋需置疑的事实。教育管理部门要科学发挥统筹、导向等积极作用,从“培养什么人”的高度,统一思想认识,提升教师队伍素养,使衔接教育具有科学性。一是统筹衔接方向。谋全局才能谋一隅,在完整教育思想体系下思考局部学段的教育目标、内容、策略等问题,才能真正不缺位,不越位,做到位。在教育管理部门的统筹引导下,幼儿园与小学(重点是一年级,下同)双方了解全程教育的具体要求与特点,幼儿园积极衔接小学,小学积极衔接幼儿园,实现“幼小衔接”与“小幼衔接”双主动、双主体衔接,改变以往幼小衔接教育幼儿园为主体。二是统筹衔接理念。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归根结底是两个学段教育理念的衔接。两个学段都需要树立儿童本位教育观,都以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一切教育行为努力向儿童对社会与教育的需要出发,从儿童的自身发展规律出发,从“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幼小衔接也就没了问题。三是统筹衔接培训。为了提高幼儿园与小学对衔接教育的认识与水平,教育管理部门需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系列培训活动。比如定期地为幼儿、小学教师进行专题学习,带动幼小衔接教育的品质化发展。
二、搭建平台,课例引导,优化衔接
        调查表明:幼小衔接最主要的问题,并非缺乏衔接,而是衔接失当居多。尤其课堂上突击衔接、超前衔接而造成强度过大的教学衔接问题较多。教育管理部门要深入思考“怎样培养人”这个时代命题,结合具体情况,使衔接教育发力在支点处。一是定期开展幼小主题教学研讨活动。衔接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与实施、评价等维度众多,教育管理部门应以核心问题辩课、衔接课堂竞赛等方式组织主题研讨活动,让这些维度的关注与探索全覆盖、有深度。比如我们开展过《大卫上学去》同文异教活动,主题为教学目标的科学确定与实施,幼儿园与小学教师各自带自己的学生用同一文本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各不相同,观摩者从衔接的角度评课与辩课。这种做法对于两个学段深入了解彼此的课程与教学特点,效果十分明显。二是积极开展在线课例微视角赏评活动。线下主题研讨受日常工作时间影响,定期开展容易,高频度开展太难,线上组织经典课例赏评活动正好补其不足。教育管理部门积极导向,鼓励在线教研,无论是数学活动还是语言活动,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大家对分享的课例进行微视角在线研讨。比如从“课堂反馈评价语言”的角度看幼小衔接,大家看完课例,各抒己见,时间不长,但火力集中,利于实效。三是针对开展典型案例剖析诊断活动。典型案例可以是成功案例,也可以是问题案例,可以是预设案例,也可以是生成案例。主要是针对典型现象或问题进行深度会诊与探究,力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随机调取有适学困难的一年级常规课堂,请高校幼儿教育专家(或教研员)、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一同研讨,从学习目标、内容等多个角度会诊原因。也可结合平时的教育管理观测情况,随机听一节存在问题的常规幼儿课堂,请高校基础教育专家(或教研员)、小学教师与幼儿教师一同研讨,从教育的顺序性、发展性等规律出发,预测相关教育可能带来的衔接瓶颈,进而思考如何改进,从而优化衔接教育。
三、建章立制,团队引领,长效衔接
        制度化管理,是科学行为变成长效治理的关键。调动多种优质团队深度支持与参与,幼小衔接教育才有人力上的坚实保障。一是建立有力的管理机制。教育管理部门,以局级干部牵头,联动信息中心(教育信息技术管理部门)、教育科研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基础教育科室等机构或科室,建设基于教育信息化、教科培一体化、绩效考核导向化的系统管理机制。使顶层设计有人做,实施过程有人管,专业支持有人上,结果管理有人评,从而使幼小衔接教育获得实效成为必然。二是建立常态的联系机制。教育管理部门要求幼儿园与小学,按照就近原则,结合比例,采用一对一或对多的方式建立有机联系,共同实施衔接教育,以弥补参观、讲座、主题研讨等衔接方式全面性、即时性的不足,使交流充分化、日常化。如开学典礼、家长会等重大活动时机,或晨会、两操等日常活动时间,幼儿园可以安排大班幼儿参观小学;同时,也可以请已经迈入小学的孩子回幼儿园,分享小学的生活、学习特点等。三是建立可行的成长机制。教育管理部门支持建设幼儿教育名师工作室,并鼓励幼小各学段的名师工作室做联动式的研究与引领工作。对区域内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管理,也要提要求,使幼小衔接教育的相关一线教师,前有领头雁,中有同行者,后有强大的管理服务团队,形成一对多的全覆盖式的生态成长群落,从而为幼小衔接教育提供人才品质保障。
四、园校主导,多位一体,合力衔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可见,幼儿园、小学、家庭、社区的合力教育十分重要。在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幼儿园、小学作为教育的专业部门,有必要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多位一体,推动衔接教育合力化。一是建设家长学校,提高合育水平。幼儿园与小学都需要积极建设家长学校,促进家长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与技能掌握的教育观念,更加注重孩子兴趣与习惯的培养,身心的健康成长,思维的恰当发展,按照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要求孩子。教师要针对某些家长苦恼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如需要培养幼儿的哪些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如何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如何培养幼儿意志力等,指导家长做好衔接教育的心理准备、与物质准备。通过家长学校的建设,建立育人策略沟通方面的绿色通道,比如通过线上微信群等方式,提高家教智慧、探讨解决问题;通过线下家园天地、家长委员会组织各种亲子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的理念,形成以幼儿园、小学与家长三位一体的幼小衔接教育体系,提升幼小衔接的成效。二是整合社区(社会)资源,壮大合育力量。教育管理部门积极优化外部条件,要求幼儿园、小学主动对接相关部门与机构,形成共育的良好态势。尤其注意用好家长所在社区的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社区教育中心等场馆条件,在幼小衔接教育上,从宣传上营造氛围,从行动上激活各种教育资源,如利用“世界读书日”等特殊时刻,利用书香社区建设等特殊机遇,开展相关演讲、辩论等活动,提高社会对幼小衔接教育的认识与参与水平。
        适龄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接受义务教育,是其生命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隘。教育管理部门积极作为,引导幼儿园、小学、家长、社区(社会)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学习规律,推动幼小衔接教育,夯实教育发展的第一块基石。
        
(此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园校对接区域联动推进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课题成果,课题批准号:XJK014CZXX0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