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温度的教育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第24期   作者:龙或毅
[导读] 近期有幸参加2020教育部-中国移动中西部中小学校长培训,
       
        龙或毅
        贵州省兴义市红星路小学富康校区 562400
        近期有幸参加2020教育部-中国移动中西部中小学校长培训,受到了我国教育前沿的理念洗礼,见证了宁波学校的生态课堂——让课堂有温度的科研模式。回顾一月的研修学习,专家的引领令人震撼而感动,静心思索,收获颇多,但要具体说出到底学到了什么?还真无法用语言能诠释。我想:积累积淀、丰富阅历、提升素养、完善自己。这也许就是此行的最大收获了。具体来说:“办有温度的教育”、“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等热词在此次研修中不绝于耳,更是此行理念收获。
        十九大的记者招待会上,陈宝生部长告诫我们“要做有温度的教育”。结合10位专家的专题培训。引发了我的思考: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表示物质本身属性的某种存在状态。用这个概念来描述教育问题,是因为今天的基础教育过分强调了广度和深度,而忽视了它的温度。有温度的教育,只有真正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温暖。教育需要温度,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生活于不同环境、不同的家庭的人,他们性格迥异,家庭背景、家长社会阅历不同,这就需要我们要做有温度的教育。曾慨叹于我们失去的青春,留给我们学生时代对于教育、教师的美好回忆的不止于教师的循循善诱,不止于知识的授予,更重要的是品质的形成,人格的塑造,之于薪火相传。曾有多少老师给自己留下美好的记忆,小学、中学……教育的温度需要炽烈,她源于我们心中的热情与激情,源于我们心中的信仰,教育的温度需要淡泊,她源于我们如何看待于名利,看待于教育的质朴与脚踏实地,教育的温度需要本真,源于社会、国家、人民对于教育的需求,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他更需要教育的温度来感染与传递。做有温度的教育,博爱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想想我们的教育现状:高考刚结束,校园里经常会出现学生“天女散花”般撕书乱象,更有甚者,砸坏学校的门窗……可见学生离开学校时,对学校充满了仇恨,那么他们将来会对社会怀有善良、怀有同情心吗?教师们则经常会产生职业倦怠,缺乏工作激情,患得患失,斤斤计较。而社会似乎更加冷漠:女白领车站猝死无人问津,老外突然晕倒吓跑众人……让更多人见识到了社会的温度低下。诸多问题时常引发我的思考,我们要办什么样的学校?搞什么样的教育?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农业、是培育,而不是急功近利;教育是生长、是唤醒,而不是物质至上;教育是等待、是呵护,而不是厚此薄彼;教育有个性、是改变,而不是整齐划一。

因此,教育需要适宜的温度,不因内心的冷漠而麻木,不因外界的浮躁而喧嚣”。一心一世界,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各有不同的多彩世界,尊重孩子不同的内心想法就是读懂。“用心哺育一花一果”,用心灵对话心灵,用情怀感召情怀,让身处校园的每一个人都拥有丰富而有价值的生命,让每一颗心灵都拥有充满爱和温暖的情感世界,就像种庄稼一样,需要我们精心的呵护才能看见秋天的收获。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作为我们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求我们要办有温度的学校,让校园充满活力;要做有温度的教师,让课堂充满激情;实施有温度的教育,让学生有张扬个性的适宜气候和肥沃土壤。
        我们要办有温度的学校,这个温度应该体现对学生的终极关怀和终身发展,让学校成为孩子的精神家园。在以高考为同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学生优劣的标准下,学校也在片面追求着高升学率,结果造成学校逼教师,教师逼学生,学生变成了死读书、读死书的机器。办有温度的学校,就是让学生觉得校园的一草一木温馨和谐,能吸引师生;就是要让学生感到校园的幸福和温暖,让学生喜欢;就是能够传递智慧、激活正能量。有温度的学校,就是让学生感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每天面对的不是单一的读书做题;有温度的学校,学生能够张扬个性,扬长避短,自信阳光的成长。有温度的学校,你能够看到学生每天灿烂的笑脸,高效的学习。我们红星路小学富康校区一年多每天下午的全校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全校全员参与的文艺、乐器、体育、书法、美术、舞蹈、朗读等19个社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孩子们在校园里张扬个性,自信阳光,师生爱上校园,爱工作,爱学习,真心喜欢……从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上,我们倍感欣慰,这也许是我们在做有温度的教育吧!
        有温度的教师,把学生当人看,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常常有一脸永恒的笑,能够春风化雨,感化学生。有温度的教师不会冷眼看差生,处理学生的问题不是单纯的责怪和埋怨,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温度的教师,会激情满怀地投入工作,会把每一次主题班会安排得主题鲜明,学生受到感染,令其终生难忘;有温度的教师,范读课文时,会抑扬顿挫,用老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在课堂上,能够放下师道尊严,变换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大胆热情讲解,同学互助交流,个个处于亢奋状态,不再是教师占领课堂的制高点、主动权,学生听得味同嚼蜡、恹恹欲睡。教师的温度就是感染力,像一个磁场,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适合的、情感的河流。要让课堂呈现流淌的状态,没有状态它怎能流向深处,鱼儿怎会游,水草怎会长?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卢志文说:“过分热情,就像过高的温度,它会把想孵小鸡的鸡蛋煮熟。”所以,教育要保持合适的温度。就像研修答辩会上钱舒书记所说:“我们兴义经济不足,但我们能用勤奋来补”,我想:这更需要我们教育者“做好有“温度”的教育”,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