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游戏促幼儿发展,勿让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第24期   作者:林少丽
[导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林少丽
        清远市清新区山塘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幼儿的教育教学已越来越被社会及家庭重视,国家在2012年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称《指南》,学前教育防止“小学化”是幼儿园开展各项活动的重点。要真正实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幼儿园教育是我们幼儿教师需要转变的教育观念,和不让幼儿园“小学化”教学是目前逼切解决的问题。让幼儿回归玩的天性,在玩中学,学中玩,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遵循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之一。
        【关键词】幼儿园  “小学化”  教育  游戏
        《大纲》中指出,要求幼儿园用游戏为的形式开展教育教学,真正开展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幼儿园教育,同时引导幼儿园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指南》为指导,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杜绝“小学化”倾向。幼儿园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教育阶段,对幼儿的成长和身心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在幼儿园活动中,“小学化”表现的形式有:
        1.在幼儿园阶段学习小学的知识。很大部分幼儿园为了盈利,招到生源,园长们为了迎合家长们“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观念,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提前让孩子学习小学的知识,这样,家长就会觉得这样的幼儿园能学到很多知识,但是家长们不了解这种超前教授知识,剥夺了幼儿本有的童趣和愉悦,也埋没了幼儿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力。
        2.在集体教学中强化训练教学活动。在市场化下民办幼儿园的竞争下,大部分的举办者的管理都以学习和幼儿的人数作为重点,或招聘一些社会上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的人士做幼儿教师,他们的教学目的就是每天组织幼儿进行强化训练教学活动,身为受过专业学习的幼儿园教师,要设计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来引导幼儿进行愉快的活动,以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布置机械式家庭作业。由于家长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在幼儿身上,希望幼儿早早地学到知识,故幼儿园就开始满足家长,每天布置作业让幼儿带回家完成,家长也每天要求幼儿把“作业”完成,在幼儿园和家长的配合下,导致幼儿成了每天机械式地完成作业,失去了游戏的时间和与家长沟通的亲子时光。


        在幼儿园阶段学习小学的知识,也就是“小学化”,它的危害也非常大,具体表现在:
        1.厌学的表现,枯燥的跟老师读书,长时间的握笔写字,孩子的感受不是快乐的学习,而是压抑的情绪,被逼着完成任务,这样就会产生厌恶的心理,从而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
        2.扼杀幼的自主创造力,孩子在成人眼里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例如:平时帮助大人做家务,搭积木,这些都是在做中“习”得的技能,锻炼了小肌肉,动作越来越灵活。著名形象大使马伊琍说过: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的生活,是幼儿学习的方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所以,在幼儿园阶段学习小学的知识,会让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失去对学习的创造性和失去探索学习的奥秘的机会。
        3.影响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幼儿园“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探索学习,忽视了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表现力。
        在日常活动中,如果让孩子像大人一样干坐着通过听来接受知识那是不可能的,是不符合幼儿的的年龄及心理特点的,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不仅让幼儿感受到快乐,而且还能让幼儿的身心健康得到发展。 使其各种心理需要得到体验,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那在游戏活动的开展方式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具有怎么样的实效性呢?
        一、在幼儿园中开设区域游戏活动,能增进幼儿进行社交的欲望。
游戏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其中区域游戏活动接近于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开设相关的区域游戏,既能让幼儿感到亲切,又与幼儿直观性特点相吻合,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在开展区域游戏时,让幼儿参与到其中,亲身体验,例如:在娃娃家区角,教师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把区角布置得温馨、漂亮,提供的操作材料丰富多样。让幼儿自主选择想玩的区角,自主地扮演爸爸、妈妈或者宝宝,学着平时爸爸、妈妈是如何照顾宝宝的,边照顾边进行对话,在此也锻炼了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同伴交流的能力,也利用了环境材料激发了幼儿进行社交的欲望。
        二、在幼儿园中开设主题游戏活动,能增进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孩子会对一些奇怪的的声音,及一些夸张的动作很感兴趣。而且孩子听到这些声音和看到这些动作都会很感兴趣,都会发出笑声。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的喜好,在开展活动时有意地强调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声音来说话。例如:学习儿歌《走路》,教师在导入时就用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引出,“喵喵”让幼儿猜一猜谁来了?“嘎嘎嘎”这又是谁?这时幼儿会兴奋地说出小猫和鸭子,接着老师用夸张的动作模仿小兔走路的动作让幼儿猜猜哪个小动物是这样走路的呢?又用夸张的动作模仿小乌龟慢吞吞走路的动作,此时,幼儿会觉得非常有趣,甚至会发出怪笑,随即跟着模仿,这时老师顺着小鸭、小花猫是怎样走路的呢?请幼儿大胆做出模仿,边模仿边念儿歌。这样幼儿就会很感新趣去学,有助于幼儿记住儿歌及动物走路的特点。
        同时,我们也发现,之前令幼儿发笑过的声音或动作,无论何时再出现,幼儿总会做出“期待性”的反应,有的大笑,有的新奇,这些都证明幼儿对此很感兴趣,已融入其中,他们在模仿中不但学到了本领,而且重要的是得到了快乐,这就要求我们所创造的游戏中的快乐必须是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综上所述,开设主题游戏活动,而且利用有趣的小动物的叫声、动作来玩游戏,不仅能增进幼儿对学习产生积极性,而且能增进幼儿对学习产生主动性。
        三、在幼儿园中开设音乐游戏活动,能增进幼儿欣赏美的潜力。
音乐能促使人体多种器官有触动,美妙的音乐会让人感到放松、愉悦、开心。老师在平时组织幼儿一日活动中可利用音乐让幼儿有秩序地进行。例如:开学初,老师就固定了每个环节活动的音乐,听到相应的音乐就自行开展活动,不仅让老师少说话,还能让幼儿养成有规律的行为习惯。在音乐活动中可让幼儿愉快地参与歌唱活动、韵律活动,例如:《猜拳歌》,幼儿跟着音乐节凑进行和好朋友互动,唱到“好朋友我们行个礼”就与好朋友做敬礼动作,“握握手呀来猜拳”就做猜拳的游戏,中间的间凑就围着圆圈踏步走,幼儿会感到很好玩,很放松,很愉悦。由此可见,游戏活动教学是可行的,能让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学习无处不在,游戏和日常生活才是幼儿学习的丰富源泉,盲目的提前训练,只会使孩子错过成长路上最美的风景,抢跑得到的是眼前,失去的却是未来。
        
        
        
参考文献:
[1]李淑贤   姚伟.《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
[3]2019年全国科学入学宣传月宣传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