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第24期   作者:潘晓环
[导读] 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潘晓环
        广西百色市靖西市湖润镇中心小学  
        摘要: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与组织作用,能够将语文学科内容与德育知识有效渗透。教师必须要抓住语文教育的重难点,有效应用德育知识进行逐项突破,使学生学习到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合作意识,使学生成为全方位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
引言
        在小学教育当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其蕴含着我国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人文性能促使学生身心的良好成长。通过语文学习,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母语知识,所以,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很多实际生活中需要的技能。对小学生展开德育教育,能够促使他们素质与品质的提升,让他们树立良好观念与心态。现阶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教师必须重视的工作,两者的融合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学生各科学习的基础,也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学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在德育学习当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使学生的思想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帮助学生创新学习理念和学习形式。教师通过在语文教学当中结合语文文章来强化学生的个人认知观念,使学生在学习当中将自己的道德素养有效提高,对于学生自身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教师通过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完善。
        (二)促使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由于小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是当前社会的重点话题,所以教师要在小学的预习时间教学当中,让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在课堂教学当中向学生传递德育教学素养,既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良好价值观念,又是促进学生在成长和发展当中的不竭动力,是学生在成长当中能够使自身的身心变得更加健康,促进学生的身心素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与德育教学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身心素养的引导,逐步地优化学生个人综合素质,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与其他学科一样,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德育因素,此时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来深入地钻研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借助其中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德育资源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进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以期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进行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给予是快乐的》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其主要描述的是保罗在圣诞节前夜偶然认识了来自于贫困地区的一个小男孩,通过与其进行短暂的相处后,保罗的心灵被小男孩的言行所震撼,使其深刻的意识到“给予是快乐的”。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对具体语言材料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充分挖掘,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实感受,而且还可以激发小学生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思想感情。同时,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如下讨论:是否你希望有这样一个的哥哥吗?是否你愿意当这样一个的哥哥吗?这样与小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既能够使小学生说出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感受,而且还可以在学生心中孕育“爱”的种子,进而达到德育教育渗透的目的。
        (二)语文教学课外活动的丰富和开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能够单一地注重课上的理论性教学,也要重视课外的实践性教学,这不仅有利于提升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更好地践行德育教育的知识和内容。通过组织课外语文教学活动,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增强小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工作的更好开展。例如在《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语文课程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首先语文教师会带领同学们对于《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文章进行深刻的朗读和反复的理解,教师所进行的朗读活动并不仅局限于师生互动朗读还可以体现在交叉互读、跳读等方面。对于文章中所出现的陌生字词和重点段落进行集中突破,让学生对于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前因后果以及具体的心态可以有更多的认知。重点围绕着植树活动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语文教师要积极的组织课外植树活动,在植树活动中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开展国学阅读,提升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由于小学是学生三观建立和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展有效的国学教育,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个人格形成的关键时间段使素质教学符合小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认知发展规律。可以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筛选与之匹配的国学阅读资源,例如《三字经》以及《弟子规》等,这些国学经典已经被纳入了我国语文教学的范畴,而在开展小学语文的国学阅读时,由于国学教学的内容都较为深度,所以教师应该理解小学生的阅读困难,在开展国学教学时加以引导,并且在引导阅读的过程中,不可将引导内容仅限于阅读,还需要使小学生理解国学教育的深层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国学教育中含有的我国经典文化和历史传承,这样能够使国学教育耳濡目染的映入小学生的生活中。
结束语
        在新课程标准下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必须要了解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能够紧密贴合语文学科特点,切实加强教材引导工作,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也应当发挥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教师必须要与学生进行紧密的沟通交流,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从而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桂巧.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9(A5):55-56.
[2]姜华妹.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吉林教育,2019(48):40-41.
[3]于群.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策略[J].吉林教育,2019(48):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