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农电队伍建设工作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8月22期   作者: 赵婷
[导读] 电力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农电安全生产的效率与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增长、人们生存和构建和谐社会,对提高农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赵婷
        常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电力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农电安全生产的效率与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增长、人们生存和构建和谐社会,对提高农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农电安全生产运行过程中,企业必须加强农电队伍建设,做好农电安全生产的管理,认真仔细做好每一项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如何加强农电队伍建设工作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农电队伍;建设工作;加强措施
        1、前言
        农村供电所是供电企业组织架构的末端,也是电网建设与运行延伸到农村地区的落脚点。农电员工是供电企业与农村千家万户的紧密联系者,更是优质服务理念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传递者和践行者。因此,着力抓好员工队伍建设,是有效推动农电事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农电公司着力于员工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员工队伍的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创新工作实践,思考研究对策,在具体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2、 农电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人员缺编现象比较突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网建设快速推进,业扩用户不断增加,生产、营销任务随之加重。而与之相反,部分农电工或年龄偏大难以胜任工作,或患病、工伤休养,导致劳动力紧缺。二是人员素质难以胜任工作需要。主要表现为队伍老化,难以胜任登杆作业和信息化管理要求;青工基层工作经验不足,不能适应农电工作需要;绩效考核力度欠缺,个别员工不思进取。三是员工待遇总体偏低且增长过缓。四是薪酬结构不尽合理。如技能人员没有岗位津贴,人才价值得不到体现;工作负责人津贴较低,造成责任和利益不对等;内、外勤人员收入差别较大。五是历史遗留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老工伤人员待遇没有很好落实,视同缴费年限因缺乏原始档案材料得不到人社部门认可,未参加社保的退岗人员要求加入社保等。六是农网改造不彻底,改造标准较低;电网科技含量不高,集抄建设进度较慢。七是农电工程市场发展不平衡。偏远供电所限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工程总量不大,开拓市场的主动性不够。八是综合管理方面:少数供电所办公场所狭窄,影响工作正常开展;生产抢修车辆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3、新时代农电队伍建设的建议
        3.1 建立健全农电管理队伍体系
        市、县公司营销部应配备一名副主任负责农电管理,市公司专业管理室设置农电综合管理、供电所管理、委托业务管理、精准扶贫工作管理四个专责岗,县公司设置农电综合管理、委托业务及扶贫管理两个专责岗,形成省、市、县供电所管理网,强化供电企业农电管理职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能力。
        3.2 着力于解决员工的职业发展问题
        一是适时引入相应的职员职级管理机制。可借鉴主业员工职员职级管理办法和机制,延伸到农电员工序列,建议充分结合供电所同业对标、星级评定、售电量、营业户数、管理区域以及供电所长(含优秀员工)业绩综合考评等要素。二是突破现有管理模式,拓展职业发展渠道。突破观念,创新机制,搭建平台,让优秀员工参与公司本部经营管理,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经过多年实践,委派主业人员参与农电公司经营管理已取得成熟经验,各项管理规范有序,可适时引入供电所与农电公司之间双向岗位实践、锻炼并有所发展、提升的优秀员工培养机制。
        3.3 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管理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当前不少农电员工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不愿承担责任,有的工作拈轻怕重,斤斤计较,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进取精神。

因此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大对德的教育和考核力度,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员,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引导农电员工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增强员工自我修养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营造文化氛围,培育良好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引导端正奉献与索取的态度,不断提高农电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突出人性化管理,尊重人的本性,以人性的自我实现需要引导农电员工积极工作,规范行为,利用行为习惯加强管理。以制度建设为平台,突出人性化管理,综合考虑人员素质差异和岗位能力差别等现象,统筹兼顾,正视差异,奖惩有度。使农电员工的索取与奉献达到很强的一致性,激励农电员工高效工作。
        3.4 创新现有的职业培训模式
        目前省公司适用于员工技能等级培训与鉴定的单元制培训模式已渐趋成熟,且成效显著。但是在更加注重企业文化传承、战略规划落地、培育优秀团队、实施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创新职业化管理培训模式。建议系统规划、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分类、分批实施全封闭集训,引入案例培训、角色模拟、岗位述职、岗位轮训等有效方式,建立导师制和内训师团队,以文化理念传承、战略目标沟通、强化执行力、打造职业化团队、培育优秀管理人才为核心,适时引入并深入实践后备人才(接班人)培养计划,创新机制,使职业化培训成为对优秀人才的有效激励以及人才梯队培养的核心驱动力。
        3.5 提升农电队伍综合素质
        建立供电所管理双向培养机制。以供电所青年技术骨干与新进大学生为培养对象,通过公司后备干部、专业骨干以“专兼挂”形式参与供电所专业管理、供电所员工主动承担参与业务课题或攻关小组的双向交流互动方式,激发青年员工的内生动力,形成专业零距离服务新模式,促进供电所专业管理提升与人员培养快速成才。
        3.6 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不断优化考核手段
        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以恰如其分的奖惩来排除消极因素,调动农电员工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农村供电所实行工作绩效考评,以岗位规范为依据,制定全面、有针对性、可行性绩效考核指标和标准,实施绩效工资激励。按劳分配与工作绩效挂钩,同时以岗位工资制和技能工资制作为有效补充和发展。农电员工报酬建议实行基本工资和奖励工资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实施考核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了广大人员的积极性,使农电员工管理工作有了一个衡量的尺度和杠杆,增强了管理的可操作性。同时,建立适应绩效管理的配套机制,如绩效导向的薪酬体系和晋升机制,绩效结果要作为职工职位升迁基础。此外,建立重视信任、沟通、关注员工发展和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
        3.7适度调整岗位任职年限等政策
        针对目前员工队伍年龄老化、新进人员补充不足的实际现状,从控制总量、提高人员配置效率的角度出发,可适当考虑调整、延缓供电所长任职年限和退二线年龄,适当提高退二线后相关待遇,有效缓解结构性缺员矛盾。对部分缺乏继续胜任所长岗位能力或因年龄、身体等原因影响工作激情的对象,可提供提前退出岗位的渠道和机制。对班组长首聘的任职资格作适当调整,考虑学历与职业资格条件满足其一即可;加大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培训鉴定力度和规模;加快推行技术职称认定和评审,考虑以相应技术职称代替技能等级任职资格的补充措施。
        4、结语
        总之,农电管理工作任重道远,电力企业要认真重视农电员工管理存在问题,通过不断的对农电人员安全意识教育,业务技能的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员工素质,通过人性化管理,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电员工积极性,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优化供电所农电工队伍管理[J].孔庆泽,张燕飞.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5.
        [2]农电工培训方案设计与实施[J].马莉.中国电力教育. 2013.
        [3] 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农电队伍组织力建设研究 [J]. 杨志强,胡雪峰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