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8期   作者:吴青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吴青
        湖北省通城县北门小学         4374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小学语文教学环节中,教师的职责就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引导学生主动欣赏、理解、感悟文章的主旨和内涵,进一步促进学生的道德和个性的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阅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引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所以每一位教师都要认识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性,并从不同角度出发,制定完善的教学策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与完善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作用
        (一)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长期传统教育的影响下,学习语文知识往往是以一种极为被动的心态进行的,倘若不改变这种方式,一方面难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将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教师采用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化解其中的矛盾与问题。通过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学习语文当中尽可能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与此同时,通过此种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思考,提高其学习语文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阅读本身就有让人静心的作用。在加强小学生书写教育的同时,应让学生在经常的阅读练习中体会诸多传统文化元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让学生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提升各科成绩。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美感,是古代人民的劳动结晶,对于增强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让小学生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及其他科目成绩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浅析
        (一)应试教育忽视分数不重视阅读
        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新课标不断改动,学生们陷于题海战术的侧重点在考试分数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学习具体知识上。学生更关心的是自己在学校内的排名,以及自己能学到多少知识。学生盼望自己考取很高的分数,这样才能拥有一张重点高中的入场券。这样的应试教育方式让学生渐渐忽略了阅读,一切以成绩为重。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是作业不断增多,学业任务越来越繁重,因此阅读失去了发展的空间,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也越来越差,经常发生题目看不懂的情况。
        (二)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虽说现在一直在拒绝应试教育,但不可避免,很多教师依然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都放在提高学生成绩上。依旧在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简单地教给学生概括文章大意、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方法,教给学生关于修辞手法的运用等。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丧失了去自主阅读的兴趣,长久来看,语文学科的整体教学效果都将被影响。
        (三)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学生在阅读期间,学生除了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之外,还能熟练地了解各个领域的不同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加大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力度,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情感。

以课文中“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一问题为例,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可以了解黄河景观,感受黄河的汹涌澎湃,从根本上拓展和延伸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创设情境,加深学生的理解
        有研究表明,相比无情境教学,情境化教学更能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也更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参与和好奇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一方面要求老师对课堂保持足够的重视,需要精心设计课堂,对于学生的特点要有一个足够的认识,精确把握课堂节奏。另一方面则要求教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能够对文章中的一切感同身受,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同理心。
        (二)转变阅读思想理念,提升学生阅读水平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当教师开展课外阅读的时候,经常受到唯语文化和唯考试化思想理念的影响,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应以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只要求学生观看和考试有关的书籍,这降低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难以体现自主阅读的优势。要想扭转这一局面,教师应该摒弃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多指导学生阅读正能量的书籍,确保学生从阅读中提升自身素质和语文技能。教师也可以让每个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优秀书籍带到学校,与其他同学分享。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记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学会摘抄书籍中的好词佳句,还可以通过实施多样性的自主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三)课外阅读,扩充学生知识储备
        在教学进行的同时,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先针对课堂内容的延伸部分,为学生介绍相关的书籍阅读。其次,可以进行书籍的简要介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完成对中心思想的把控。课外阅读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可以与学生约定多少时间完成对某书或某文章的阅读,届时要求学生对书籍内容进行反馈。
        (四)创造让学生静心阅读的环境,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让学生先阅读。小学生自觉性不高,容易跟随集体,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特点,在早自习和中午自习时让学生进行班级集体阅读,营造班级阅读氛围。慢慢地,小学语文就会加入这个集体活动,形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为了让这样的活动不失去作用,教师可以在教室内打造一个读书角,鼓励学生把自己阅读过的好书分享出来。家长也要配合教师,针对一些自觉性不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和家长一起制定阅读打卡活动,让学生在家里也不要忘记阅读,真正将阅读渗入生活。
        (五)结合学生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探索欲望强,教师要准确把握这些特点,将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入阅读教学中来,在阅读教学中,使小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从而阅读教学的角度体现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理念。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来培养其阅读能力,可以进行阅读悬念的设置,来吸引小学生进行阅读文章的自主阅读探究,由于对阅读悬念的好奇,小学生可以完全投入到阅读情境中去,去寻找答案、探索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等等,在阅读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激发其阅读的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创新的缩影,有效地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枷锁,真正做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下更专注地学习,让广大学生进一步地意识到阅读在日常小学语文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索能力,同时也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陈叶.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课外语文,2019(33):5-6.
[2]王宏伟.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中华少年,2019(33):32-33.
[3]代仲才.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策略[J].中华少年,2019(33):99-100.
[4]许益宏.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J].学周刊,2019(32):139.
[5]赵建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考试周刊,2019(90):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