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案例分析、干预方案及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8期   作者:张静
[导读] 分离焦虑在幼儿入园过程中非常常见的表现,对于4~6进入幼儿园时分离焦虑状况及其严重,作为新入园幼儿离开父母家人进入陌生的环境中难免有不适
        张静   
        蒲城县第一幼儿园    陕西  渭南   715500
        摘要:分离焦虑在幼儿入园过程中非常常见的表现,对于4~6进入幼儿园时分离焦虑状况及其严重,作为新入园幼儿离开父母家人进入陌生的环境中难免有不适,根据个人差异每个幼儿的分离焦虑表现方式和程度也存在差异,有的幼儿表现的非常严重,还有极少一部分幼儿表现不是特别明显,幼儿的分离焦虑现状已经严重影响幼儿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的幼儿长时间还未得到缓解,无法适应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更是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有秩序实施。同时,幼儿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健康生活,如幼儿的性格的健康发展、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因此,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案例分析
    1.哭闹
        某某小朋友在早晨入园过程中都会嚎啕大哭,尤其是在老师把他从父母手中接过的那一刻他哭的更是厉害,他的父母转身就走了。主班老师再接园,让其他老师先安抚一下他的情绪,另外一个老师抱着他,他即使拿手打老师又是用脚踢老师,在老师的怀里挣扎,嘴里不停地喊着:“妈妈,我要妈妈!”不吃早餐,哭了好长时间才情绪稳定下来。
        分析:这个小朋友每天来幼儿园都会哭,而且持续时间特别长,吃饭过程中不好好吃饭,老师抱着他,很认真的给他说,等情绪稳定下来一天表现都很好,下午开开心心的离园,第二天亦是如此。从他父母的行为表现来看,每天都是转身就走,一句话都没有,家长给幼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扰,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养观念存在一定的缺陷,亲子关系造成幼儿焦虑。
    2.不睡午觉,不吃饭
        在进入幼儿园生活之前,孩子所处的环境对其约束力不够,没有养成良好的固定活动休息规律,总是在自愿的情况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会考虑后果如何无法体会到别人的感受。幼儿时常会觉得自己通过各种情绪从家长手里获得什么东西了,就会很高兴,孩子无法判断自己的行为对与错。以至于在进入陌生的集体环境中学习生活时,内心充满了极度的不安全感,无法信任任何人,更是难以适应幼儿园规律的生活,为孩子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例如:午睡时间到了,大部分小朋友都找到自己的床要躺床上睡觉了,有几个小朋友一直不吃饭,老师说什么也不听,坐在凳子上看着其他小朋友。有的小朋友不往自己的床上躺,在过道走过来走过去,迟迟不上床,还伴随着哭声,问老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老师对他们说:“下午妈妈就来接你们了,再不睡觉妈妈就不来接你们了。”
        分析:此类幼儿面对幼儿园规律的一日作息时间不适应,加之依恋家人,长期的家庭生活作息习惯的影响,让他们难以适应,另外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人对之太过于溺爱。从教师角度来看,处理问题的方式不正确,采用的是威胁的方式,更是加剧了幼儿的内心恐惧感,使得幼儿不愿意入园。
    3.过度依恋家人,不愿入园,情绪极其不稳定[]
        例如:早上某某小朋友入园后一直在哭,老师走过去问道:“你怎么了?”他说:“我不想来幼儿园。”老师问道:“你为什么不愿意来幼儿园?”他说:“如果我不来幼儿园就可以早点看到爸爸妈妈。”老师见状问他奶奶怎么回事,他奶奶说:“他爸爸妈妈上班每天晚上都会来的很晚,回来之后孩子都睡着了。”这时老师才知道原因,对她说:“爸爸妈妈在上班很辛苦,你每天坚持来幼儿园,爸爸妈妈会很开心的,星期天爸爸妈妈会陪你。”他才情绪稳定下来。
        分析:这个幼儿的表现说明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关注和爱,良好的亲子关系会带给幼儿积极的影响,作为父母应该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父母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位老师,积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幼儿感受到来自于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家长应该配合教师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的同时消除自身的焦虑。父母对幼儿的影响远大于其他人,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的重大影响。
    4.任性专横,强占霸道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就是宝,就是天,就是地,提供给孩子优越的物质生活,并尽可能满足孩子的精神生活。对于孩子合理的或不合理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不注重孩子道德意识的培养,忽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视孩子为家庭的中心。对孩子的过分娇惯﹑溺爱,纵容孩子,使孩子不懂得去与他人进行分享。任孩子自由发展,使孩子不能融入集体,与他人共同生活,体会不到集体所带给自己的乐趣与快乐,不能更好的与其他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没法参与到集体游戏活动中去。最终会导致幼儿性格急躁,不善言谈,腼腆,孤僻等性格特点,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例如:某某幼儿每天教室里爱乱跑,从来不坐凳子,老师跟他妈妈沟通时,她妈妈说:“我家小孩在家就不坐凳子。”在户外活动时,活动区域内乱跑,推其他小朋友,对其他小朋友说:“不许推我,打你。”老师制止他的行为,他有时还会伸手打老师。有时爱大声吵闹,离园时声音沙哑。
        分析:这类孩子性格急躁,遇事容易动手动脚,在家父母娇惯,任其自由发展,面对这样的幼儿家长有时也很为难,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老师在处理这类问题是存在方法不当,效果适得其反,更是加剧了这种行为表现的再现率。对于这类孩子,在管理与教育的过程中是采取合理方式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
        5.依恋自身携带物
        例如:某某小朋友每天早上来幼儿园都会带上自己的衣服,老师让他把衣服挂在衣架上,当老师那他衣服时,他就大哭起来,整天都会把自己的衣服拿在自己的手里。老师让每个小朋友带一个自己的玩具小汽车放在建筑区,和自己的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一整天,都想拿着自己的小汽车不放手,下午妈妈接其离园了,一段时间后妈妈带着他折回教室要拿她的玩具,眼里含着泪水,甚至有时候老师没有注意到会把幼儿园里的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回家里去。
        分析:此类幼儿已经养成把自己的东西拿在自己的身边,如果自己熟悉的依恋物不在自己的身边,有的幼儿会感觉不舒服,会闹情绪,睡不着。在进入陌生的环境里,自己的依恋物会减少陌生的环境带给自己的内心恐惧感,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满足,减少自身的焦虑。对于幼儿将幼儿园的玩具拿回家,此时的幼儿过于我为中心化,自己喜爱的东西将据为己有,辨别是非能力弱,依恋物的转移也是导致幼儿这一行为的重要因素。
    6.尿床、尿裤子
        例如:在吃午饭时,有个孩子端着碗一直吃,然后他叫老师,老师走过去看见他在端着空碗做着吃饭的动作问他:“你怎么了?”他不说话,老师说:“你是不是尿裤子了?”他点头。接着好几天都是这种状况,有天早上他妈妈说他频繁想去上厕所但是尿不出来,还去医院看过了,老师对他说:“你想上厕所就给老师说去上厕所。”一整天频繁上厕所但尿不出来。
        分析:这类幼儿由于进入陌生的环境大脑神经过于紧张,因害怕不愿意与老师进行交流,有事不告诉老师,老师组织幼儿上厕所时,有些幼儿不想上厕所,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吃饭时想上厕所又不敢给告诉老师,害怕被老师批评,以致控制不住尿在裤子上。
        7.静坐不语,独自游戏
        例如:在早上入园后,某幼儿坐在凳子上,老师让他去坐座位,和其他小朋友坐在一起听老师讲故事,他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老师再怎么说他都不听。再进行区域活动时,老师带她去区角,对她说:“你想去哪个区玩啊!”她一言不发,老师带他进入娃娃家,独自一人玩游戏不与其他人交流。
        分析:这类幼儿属于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去表达自己的想法,社会性发展较慢,也可能由于家长带领孩子接触的生活圈比较狭窄,幼儿接触到的人和事比较单调,不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这类幼儿的关注度不够,不能尽时发现幼儿的问题,以至于幼儿长时间处于安静的状态,不愿意参与到集体游戏当中去。
二、干预方案
    1.游戏法
        游戏疗法指在某一特定人际交往过程中,受过训练的治疗人员发挥游戏的医治功效(如增强人际关系、心理宣泄、沟通、依恋形成等),帮助幼儿解决当前存在的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心理困难。

[]幼儿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寓于游戏当中,游戏是学前幼儿学习成长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游戏对幼儿具有宣泄不良情绪,帮助幼儿在假象的事情当中实现自己的愿望,对于正处于分离焦虑阶段的新入园幼儿来说,通过游戏可以使幼儿的心理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和心理补偿,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倾听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了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一方面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缓解幼儿目前的分离焦虑现状,另一方面可以从中了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更好的为研究提供资料来源,为教师解决幼儿分离焦虑提供方向并更好的采取可行性的策略。
        例如:游戏《传球点点名》
        老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玩的东西,现在老师就把他请出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是什么呢?。
        幼儿:是皮球。
        老师:原来是皮球啊!小皮球说“他今天要和小朋友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游戏名字是《传球点点名》。”请小朋友们告诉老师小皮球要和大家玩什么游戏啊!
        幼儿:《传球点点名》
        教师:现在小皮球要和大家一起玩游戏了,可是小皮球对小朋友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大家仔细听哦!皮球说:“那个小朋友拿到我就要告诉其他小朋友,你是谁?说完后把我传给你旁边的小朋友,对你身边的小朋友说你是谁?小朋友们一定要记住哦!”小朋友们听到小皮球给大家说什么了?
        幼儿:把小皮球传给下一个小朋友,问他:“你是谁?”
        教师:恩恩,老师知道了,还有好多小朋友不清楚,老师给大家演示一遍,大家仔细看哦!现在老师和大家一块来玩《传球点点名》的游戏。
        《传球点点名》这个游戏主要是让新入园幼儿了解自己的同伴和老师,熟悉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物,在游戏过程中让幼儿转移自身的注意力,喜欢游戏,了解自己同伴和老师的同时为初步建立同伴关系何良好的师幼关系奠定基础,更加信任老师同伴,获得安全感,缓解分离焦虑。
    2.故事法  
        讲故事也是幼儿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不同的故事类型传递给幼儿不同的信息。在故事活动中可以让幼儿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对于解决幼儿分离焦虑,教师可以讲解一些关系习惯养成、情绪等方面的故事,还可以让幼儿通过故事表演,将幼儿带领到游戏中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熟悉班级环境,适应新组成的人际关系圈,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的同时让幼儿改变对父母家人的过渡依恋,逐渐喜欢幼儿园、喜欢新的集体、喜欢新环境中的同伴和老师,愿意来幼儿园,最终让幼儿摆脱分离焦虑。
        例如:幼儿故事《小乌龟上幼儿园》
        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名字叫《小乌龟上幼儿园》,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们早上来幼儿园都发生了什么事?
        幼儿: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姥姥和姥爷等)送我来幼儿园的,我带了······
        教师:哦,小朋友们都说了是谁今天送自己来幼儿园的,今天小乌龟也要上幼儿园,她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听一听。(讲故事)
        教师:小乌龟怎么了?
        幼儿:哭了。
        教师:小乌龟为什么哭呢?
        幼儿:想爸爸妈妈了,他不想来幼儿园,不喜欢幼儿园·····
        教师:哦原来如此,小乌龟原来是想爸爸妈妈了,他想待在家里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不想来幼儿园,小朋友们觉得小乌龟哭对吗?你们喜欢小乌龟哭的样子吗?
        幼儿:不喜欢(喜欢,不说话的,老师谁今天早上哭了,羞死了)
        老师:小朋友不喜欢爱哭的小朋友,老师希望小朋友每天早上来幼儿园时高高兴兴的,让我们看看小乌龟最后怎么样了?(讲故事)
        老师:小乌龟遇见了谁呢?他们都干什么了?
        幼儿:小青蛙、小鸡、小鸭子,他们欺负小乌龟。
        教师:欺负小朋友是不对的,我们不能欺负的自己的好朋友,请小朋友们想想小青蛙、小鸡和小鸭子是怎么做的?
        幼儿:他们和小乌龟做了好朋友。
        教师:好朋友之间要好好相处,和好朋友玩游戏,不能欺负好朋友,小朋友每天来幼儿园不能哭鼻子,这样才是一个好宝宝。
        《小乌龟上幼儿园》这个故事让幼儿了解到上幼儿园是不能哭鼻子的,在幼儿园里要与小朋友和谐相处,让幼儿理解要勇敢不能哭,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关心同伴,与同伴交往,在逐步内化的过程中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状况。
    3.行为支持法
        教师在面对幼儿的分离焦虑时,应该给予幼儿行为上的支持,让幼儿感受的老师给予自己的爱和关心,在离开父母家人时能获得依恋型的情感联结,有更多的安全感。在幼儿感到困难时,教师及时给予引导,鼓励幼儿去努力完成。但在幼儿的分离焦虑问题上,教师应该正确区别对待,不能事事顺着幼儿,必要时采取消退法、冷却处理法、奖励和鼓励相结合,消除幼儿入园分离焦虑,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有序性发展。
        例如:某某小朋友再犯了错误时,老师批评了她,他一直坐在凳子上哭,边哭边看老师有没有看他,看到老师再看她的时候她就哭的更加的厉害,此时老师见状,对他冷却处理法,人他在怎样哭老师都不理他,老师在专心做自己的事,他看到老师在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戏,大家都很高兴。过了一段时间,他走向老师,对老师说:“老师,我知道错了。”老师与他沟通了良久,才允许他与其他小朋友一块玩。
        这个例子说明了教师应该采取合理的解决方式对待幼儿所出现的问题,如果一开始老师就一直安慰他,他会哭的更厉害,即使幼儿承认了错误并向老师道歉,老师让他继续与同伴玩,他的这种行为还会再发生,因为他的只要哭立马承认错误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的心理会促使他的这种行为再现,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解决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良好的师幼关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它可以促进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面对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问题,良好的师幼关系则可以使其得到充分的缓解,并逐步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现象,解决师幼关系存在的问题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把幼儿从权威中解脱出来,体现幼儿主体性,关心﹑呵护幼儿,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消除分离焦虑,与幼儿多交往、多交流,与幼儿建立依恋性的情感依恋关系,让幼儿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多与家长沟通,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2.抓住幼儿的兴趣,通过游戏法、故事法和行为支持法帮助幼儿缓解分离焦虑
        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游戏、倾听故事的过程中去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充分发展幼儿的自主能动性,积极的参与到集体中去,与同伴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3.对于新入园幼儿的作息时间进行调整,让幼儿循序渐进适应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具有强烈的规律性,对于刚从家庭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中刚分离出来的孩子来说难以适应幼儿园极其规律的生活,幼儿园可以将幼儿的入园时间到离园的时间加以调整,让幼儿从心理和生理需求上得到满足,在幼儿适应一段时间后慢慢调整在园的时间长度,直到幼儿完全适应。
        4.家园联系,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教师与幼儿家长及时沟通,例如通过家园练习册、家园开放日、亲子活动、家委会等渠道让家长与幼儿园双方彼此更好的了解幼儿的近期状况,为解决幼儿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提出更好的方案。在幼儿分离焦虑阶段,家园尤其要做好联系工作,共同帮助幼儿克服分离焦虑,适应幼儿园一日生活与活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