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感教育的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8期   作者:祁晓娟
[导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祁晓娟
        甘肃省临夏市第一幼儿园  甘肃  临夏   731100
        摘   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特别是幼儿园的情感教育,通过实施符合幼儿心理特征的情感培养,对于幼儿体验内心活动,培养稳定的性格,建立正确的情感交流方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认识幼儿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创造有效的情感教学环境,以幼儿兴趣为切入点,开展幼儿情感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情感交流。
关键词:幼儿 情感教育 兴趣 环境 个体差异

        一.认识情感教育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
        3-6岁的幼儿处于良好情感发展的奠基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幼儿的发展不仅是认知的发展,更是情感的发展。因此,在幼儿园阶段教师运用情感教育,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改善幼儿的态度,初步形成幼儿良好的情感品质,是为幼儿的一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经常会听到、看到这样的情景:进餐时,孩子们自顾自的从盘子中拿点心吃,没有人会想到离盘子远的幼儿拿不到,每一次都是离的远的幼儿最后拿,幼儿之间不能相互谦让;玩玩具时,总会听到有小朋友告状“老师,XX抢我的玩具啦!”幼儿喜欢独占玩具,体验不到分享的快乐;我班有位幼儿口齿不清,发音极为不准确,有时说话,一点儿也听不懂,孩子们就会笑话他,幼儿不懂的怎样去尊重人,长此以往,会对这位幼儿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有碍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重视幼儿兴趣、情感、态度,重视以幼儿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并把情感教育作为幼儿认知发展的推动力。作为幼儿教育重要机构的幼儿园,就应承担起情感教育的重要任务。现在的幼儿在家中都是小皇帝,由于父母的包办、宠惯,使得幼儿变得霸道、自私,不关爱他人,不懂得帮助别人。幼儿园应重视幼儿良好情感的培养,无论对幼儿及其家庭,还是对整个社会,都是十分有利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尝试在各项教育活动中实施情感教育,注重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的培养。
        二.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几点心得。
        情感态度是伴随着活动过程而产生的体验,类似的体验积累多了,就形成了稳定的倾向性。原则上讲,情感态度不是“教”出来的,它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因此,我们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应重视实施情感教育,帮助幼儿积累教育活动的积极情感。
        1. 以兴趣为切入点,注重幼儿良好情感的培养。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如果在各项活动中我们压抑幼儿的兴趣,造成幼儿对学习的紧张焦虑的心情,久而久之不利于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就造成了学习的被动性,甚至厌恶学习。如在小班按大小排序的计算活动中,以故事的形式引出活动的主题“草地上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它们看见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做操,也想学着做,可是它们的大、小不一样,站得乱七八糟,不像小朋友站得那么整齐,怎么办呢?这样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与此同时我就与幼儿共同讨论,该如何给他们排队,同时激发幼儿喜欢、关爱小动物的情感。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给幼儿操作的机会,当幼儿操作时,配上音量较小的、轻松优美的背景音乐,制造愉悦的氛围。教师还可用儿歌的形式概括其特征或规律,或者是编一些有节奏的简单的儿歌,直到幼儿用对歌的形式回答问题,即能渲染活动的氛围,又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的、有趣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2 .  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


        (1).创设有效的教育环境,潜移默化的渗透情感教育。
        幼儿园的各科教学都可以渗透情感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为幼儿尽可能的创设良好的环境,利用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渗透情感教育。例如:在进行语言活动——《我的小手真能干》的活动时,幼儿用语言讲述了自己的小手能做的许多事情,孩子们都知道我们的小手不仅能为自己做许多事,还可以帮助别人做许多事。利用这个教学活动,我在墙上布置了“我是妈妈、爸爸、老师的好帮手”的画面,鼓励幼儿帮爸爸、妈妈,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此体验到爸爸、妈妈、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幼儿尊重别人的劳动、关心别人的情感。渐渐的,每一次进行完区角游戏活动之后,孩子们会主动把物品摆放整齐,不需要老师再进行督促。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也了解到,孩子们在家中能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衣服自己穿;帮爸爸、妈妈洗袜子、洗手绢;帮妈妈扫地等等。利用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情感教育。
        (2).促进幼儿与同伴的情感交流与体验。
        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同伴关系在幼儿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伴之间有很多的话题,无拘无束的与同伴进行交流,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的鼓励、支持幼儿间的相互交流,关注幼儿与同伴间的良好情感的交流与体验。
        (3).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是培养良好情感的保障。
        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在教育活动中注意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可根据目标分组进行区角活动中根据幼儿自己的水平、兴趣、特点和需要来选择材料进行学习,让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进行体育游戏《摘松果》中,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改变幼儿的难易程度,设计不同的高度,让幼儿练习双脚原地纵跳,通过活动,使每一个幼儿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摘到“松果”,获得成功的体验,在集体活动中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4).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
        幼儿的情绪感情带有很大的环境性,良好的情境必然引起幼儿积极的情感反应,利用角色游戏,设制幼儿喜欢的活动环境,如形象的场景,逼真的玩具材料等,如娃娃家的游戏,我们在活动室的一角创设了一个小家的环境,在其中投放了大量的活动材料,有布娃娃、有炊具等,幼儿在这样的情景中能愉快地投入游戏之中;创设良好的环境,最主要是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愿望来选择游戏的伙伴,材料,使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从而能够把自己所想所做所感通过游戏充分表现出来,得到最大的快乐。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全神贯注于角色的扮演,从中获得最大的满足,体验到许多的乐趣,许多社会性感情也在其中得到发展。我以不同的角色来引导幼儿学会关心,同情别人,产生被关心同情的内心感受。
        在建构游戏中我们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新颖的,建构游戏材料,引导幼儿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让幼儿在玩具材料的吸引下,与同伴一起快乐游戏。在游戏中互相交往,互相礼让、帮助,感受到与同伴一起玩能玩得更好更开心从而得到快乐的体验。
        耕耘就有收获,正如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说过“善良的情感是产生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重视情感教育,关注情感教育。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幼儿在家中对人有礼貌了,关心爸爸、妈妈了等等。在幼儿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减少了,幼儿之间能相互帮助了,争抢玩具的现象也减少了。总之,我们将情感教育渗透到每一位幼儿的幼小心田,使他们都能身心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990年。
2. 赵虹,《在探究性活动中注重幼儿良好情感的培养》,幼教新视野2005年第四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