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乘法教学反思探讨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8期   作者:苏青青
[导读]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从核心素养视角观察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发现了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一线的教研工作中涌现出了很多新方法和新思路。
        苏青青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开发区蒿泊小学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从核心素养视角观察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发现了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一线的教研工作中涌现出了很多新方法和新思路。本文反思了种种小学教学问题的根源所在,提出了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提高乘法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乘法;教学反思;策略探讨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在经济全球化、人工智能逐渐普及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生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要求。在上个世纪,各国最稀缺的人才是知识技能类人才。而在这个世纪,人工智能的出现,正在不断占领纯知识技能类的工作岗位。这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2016年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指出了现阶段教育工作的重心所在:不再追求单一的考试成绩,而是从学生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着手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培养出面对未来的高素养创新型人才。小学数学做为基础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极大帮助。在教学内容中,乘法的教学尤为重要,体现在数学素养中,则是数学运算的掌握和深化。
         一、传统教学方式的反思
        由于整体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旧时代生产环境下的教学方式就逐渐显露出了弊端。旧时代的现代化进程还较低,所以全社会都处在基础建设阶段,这就导致的教师一味的追求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1]。这造成了学生只能适应单一、稳定的工作岗位,缺乏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人工智能普及的时代,这两项能力正变得愈加重要。因此,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
        新课标明确强调,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减少复杂的算法训练,增加算法多样化的练习。这和传统的“唯分数论”是相反的教学方向,传统的数学教学一味的强调学生的运算能力,忽视了学生数学学科思维模式以及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在现今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考核。数学核心素养有6个板块: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小学数学乘法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以及数学运算能力都有较大的提升作用。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计算训练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在挫伤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是对学生数学思维养成的阻碍。学生在过量的算法训练中逐渐成长为了“人肉计算器”,这让学生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未来世界。
         二、提高乘法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多样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涌现了大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这在教学主体转变为学生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2]。在多媒体、微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等先进的教学经验指导下,小学数学课堂不断焕发新生,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被鲜活有趣的多媒体动画所替代;原本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变为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索;原本生硬无聊的课堂导入,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下变得妙趣横生。而微课的诞生,则是整合了以上三种教学手段的所有优势,是新课改以来教学模式探索的巨大成功。
        例如:教师在慕课、教研平台等网络教学资源中,找到了符合教学主题的微课课件,该课件符合了微课的三大特征,即表达直观、结构标准、内容精简。小学数学微课往往采用动画形式进行表达,知识点的呈现直观有趣;微课课件遵守标准化的叙事结构,即背景——冲突——疑问——解答——拓展这五个环节;微课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内容精简不拖沓,平均时长只有5分钟。教师在课堂中使用微课课件进行了知识点的解读,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以及知识点的拓展深化。运用微课课件,在解放教师的同时,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由浅入深,认识乘法
        乘法运算的掌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也是学习的基本规律。在乘法的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念,按照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3]。对于低学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组块化程度还很低,抽象能力还很弱,教师需要通过具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以及蕴含在其中的算理。
        例如:教师通过小棒来进行乘法的基础教学,教师先是拿出十二根小棒,分成3堆、每堆四个。然后问学生“这三堆小棒怎么用加法公式来表达?”,学生回答“4+4+4”教师看学生已经对加法公式掌握熟练了,于是以“4×3”为题,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对乘法算理形成初步理解。乘法本质上是加法的简写,学生经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得出了“4乘3就是3个4的和”,教师趁热打铁,提问“换一种说法呢?”,学生异口同声回答“4个3的和!”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对算理产生了最基本的认识,这给高学段的教学打好了基础。
         (三)设置实践,应用乘法
        学以致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在亲身体验中掌握乘法的应用。认知科学研究指出,亲身实践是有效提高对于知识
        掌握效率的方法,学生在应用乘法解决问题时,会让乘法知识在大脑中建立更加稳固的记忆回路[4]。教师可以通过趣味的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乘法算法的掌握,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经验,又会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了实践情境,教师拿出了一把糖果放在讲桌上,说“小龙每天要吃三颗糖果,请问他一周要吃多少?”。学生纷纷开始讨论,教师邀请学生来到讲台上,把糖果每三颗分成一堆,一共是七堆。教师提问“如果把这七堆糖果,用乘法公式来表达,要怎么写呢?”学生回答“3×7=21!”在趣味化的实践情境中,教师成功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由代表学生自主进行实践操作解决问题,这让学生对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困难产生了信心。
         (四)整合知识,掌握乘法
        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从知识结构上看是一个金子塔结构。学生需要经历认识、积累、应用、拓展等许多环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认知组块化程度不断提高[5]。不同知识和经验在解决问题时会被学生类比、迁移和拓展,最终形成对乘法算理的理解。学生需要通过整合课本知识、教师讲解以及实践经验,运用在乘法算式中,才能真正的掌握乘法运算。
        例如:在小数乘法的教学中,0.4(元/千克)×5(千克),这一个算式,就是之前在认识数中具体物品的概念、在算法学习中单位换算的概念、计算学习中乘法的概念以及小数的概念叠加、整合在一起形成的,学生需要充分迁移、整合之前的知识,才能有效提高乘法应用能力。
         结语:
        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乘法教学要积极转变教学思路,使用新时代的教学方法,才能教育出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师要提高自我要求,依据新课改的指导意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手段,为立德树人总目标的实现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单喜信. 点子图在理解乘法算理中的作用——"学生学习过程诊断与分析的实证研究"的教学反思[J]. 吉林教育, 2018(27).
[2]和泉新. 小学数学乘法教学优化措施[J]. 未来英才, 2018, 000(004):151.
[3]刘彩虹. 浅谈生活素材在小数乘法教学中的渗透[J]. 新课程(教研版), 2019, 000(004):156.
[4]何平. 基于常见错误的小学数学乘法教学研究[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 040(002):113-116.
[5]蓝玉文. 明算理 悟"渔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笔算乘法教学的思考[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19(Z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