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欢
山东省莱州经济开发区学校 261400
摘要:学校在实施美育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路径,具有着较为独特的学科功能,是教师在课程教学当中应该重视的。所以,在当前,初中教师在音乐教学的开展中就应该做到多措并举带动美育教育的渗透,将音乐之美展现出来,带动学生在审美能力和情趣上得到强化,助力学生在音乐学习当中获取到更多。
关键词:美育;初中音乐;渗透
前言:音乐美育也可以称之为美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可以带领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当中的美更好地进行感知,使得学生在鉴赏、感知、创造、评价的过程中提高审美的能力和情趣,使得学生本身获取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在当前,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当中就应该凸显美育教育的地位,使得音乐学科课程的内涵及价值得到不断展现。
一、在歌曲学唱中渗透美育
在初中阶段音乐教学的开展中,歌曲的学习和演唱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的开展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1]。在歌曲学唱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更好地感受歌曲当中蕴含的情感表达,是音乐的灵魂和生命的体现。所以,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在美育教育渗透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就应该将歌曲学唱作为立足点,使得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感受到歌曲当中蕴含的各种各样的美感,在无形中得到美育教育的渗透效果。例如,在讲解《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的过程中,在歌词上对排比和叠句进行运用,在情感上的表达更加强烈。而在旋律方面也是跌宕起伏的,词和曲之间是互相辉映的。所以教师就可以一边为学生播放MV歌曲,一边让学生齐唱,将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充分展现出来。借助这样的方式在无形中对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培养,带动学生的道德情操也得到培养,使得学生在情景下欣赏我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使得美育教育在无形中得到渗透。
二、在乐曲欣赏中渗透美育
在音乐教学的实际开展中,乐曲欣赏是非常重要的手段[2]。主要就是让学生在音乐作品聆听的过程中获取美的享受,在无形达到美育效果。所以,初中教师在音乐教学的开展中也可以将乐曲欣赏作为立足点,使得美育教育得到渗透,使得学生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和价值与魅力,促使理想当中美育教育的效果得到达成。例如,在器乐曲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当前的兴趣爱好将课外的乐器独奏曲引入进来。比如,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引入乐器独奏曲——《天鹅》。
在乐器当中对高雅和洁白的天鹅在湖面上的优美及悠然的情景进行呈现。歌曲旋律在呈现的过程中就仿佛是天鹅正在悠然的吟唱。在这个歌曲在呈现的过程中是以琶音作为伴奏的,使得乐曲在实际的呈现上变得更加明丽和清澈。在欣赏乐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打造静谧的空间,让学生在作品欣赏的过程中可以用心去领悟和感受。让学生对乐曲当中的意境美、和谐美、音色美、音响美进行深刻的感受,在无形中达到审美教育的效果。
三、在音乐活动中渗透美育
音乐本身给人带来的愉悦功能是非常强烈的[3]。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器乐教学,并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加强生本模式的构建。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可以创新、动手动脑。从而在无形当中对音乐之美更好地进行体验、感受、欣赏、认知等,使得理想的美育教育的渗透效果得到实现。例如,教师在器乐教学当中可以统一让学生对竖笛这一乐器进行学习。在后续当中,当学生对器乐技巧进行掌握后,教师就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对一些合奏曲目进行引入,让学生先根据曲目小组训练,最后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合奏默契,最后进行演出,可以以视频的方式在网络上上传。借助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在音乐活动当中对音乐之美不断进行感受,使得美育教育在音乐教育当中得到实践。
四、在音乐实践中渗透美育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之外,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也应该重视音乐实践。应该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造。这样才可以使得学生逐渐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价值和乐趣,并在无形当中使得美育教育的效果得到落实。例如,在学习一些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空间,让学生去创新创造。如可以根据乐曲编创舞蹈动作进行表演,对节奏进行适当改编等。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对音乐之美更好地进行感知,促使最佳的课程成效得到实现。
结论:总之,在初中阶段音乐教学的开展中,教师不断加强美育教育的实施,带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水平的不断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得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使得学生更好地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等。所以,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的开展中就可以立足歌曲学唱、乐曲欣赏、音乐活动、音乐实践等,使得美育得到渗透,使得理想当中的育人效果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金爱花. 以乐育人,以美育德——新时期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吉林教育,2020,(22):42-43.
[2]尚旭霞. 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探究[J]. 新课程研究,2020,(20):29-30.
[3]刘军. 立足时代潮流 渗透审美追求——初中音乐审美教育反思[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