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秋安
湖北省恩施市红土乡石灰窑小学 445025
摘要:在小学阶段随着教育课改不断深化,德育逐渐成为重点教育内容,在组织教学活动期间,教师需要以立德树人为发展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授课期间,积极渗透感恩社会教育,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在活动学习和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责任感,从而实现小学生综合道德品质规范性建设。下面,主要就感恩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上的渗透进行有效探索。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感恩社会教育;渗透
前言:
在素质课改的教育环境下,感恩社会教育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同时也是助力学生德育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载体。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是重要的德育课程,同时也针对小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品质建设提出全新要求。在全面开展教学活动期间,需要积极渗透感恩教育,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的育人内容和授课方法进行多元化创新,让学生拥有全新的学习环境,并在课程学习和实践参与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提升学生的品质素养。
一、感恩社会教育内涵以及意义分析
感恩社会教育,在当前的教育领域所占据的核心地位和影响力十分突出,是助力德育工作实现深化落实的重要载体。同样地,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的所呈现的德育功能也十分突出[1]。在进行课程教学期间,可以将感恩教育有效融入其中,以培养学生感恩思想,规范道德品质为目标针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发掘,积极创新授课模式,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有效地内化基础的课程内容,并在掌握丰富文化储备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感恩认知,并在具体的行为和道德品格上进行有效规范。因此,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加强感恩教育的有效渗透,以此为支撑,全面提高课程的综合效果。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感恩社会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发掘传统文化内涵
为落实感恩教育,教师在进行授课期间,需要根据具体的课程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以此为支撑进行课程优化导入,让学生在的课程学习期间,通过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发掘和剖析,让其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促使学生在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认识到感恩内在的道德内涵,让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品质素养。
以“少让父母为我操心”为例,在组织授课的过程中,则可以从亲情层面出发,搜集并整合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源,将其有效地渗透到课堂。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具体的文化内涵进行有效互动和交流,并根据自身的思想认知,分析和思考在实际的成长过程中,如何懂得尊敬父母,对父母更加感恩。
(二)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
在授课期间,为了有效地渗透社会感恩教育,需要在授课环境上进行适当改进与调整[2]。
将生活化思想观念有效地落实到课程教学当中,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构建真实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联想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感恩意识有效启蒙,同时也能够促使其在情境体验的过程中,就生活案例中的内在含义加深理解,让学生在生活常识和情感的支撑下形成良好的感恩品质素养。
比如说,在全面开展“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有针对性的搜集情境素材,将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有关的历史图片,以及纪实视频或者革命电影等,在课堂上进行直观展示,为学生渗透战争期间英勇牺牲的革命故事,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体验的过程中更加懂得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在今后的成长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并始终铭记历史,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和自我素质建设当中,为报效祖国而奠定素质基础。
(三)引入时政资源,组织深入探究
在融入社会感恩教育的目标导向下,作为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目标合理引入时政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设置具体的探究问题,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到课程学习和探究当中,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在针对时政资源进行深入探究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坚定理想和信念,规范和端正自身的思想态度和行为品质。
比如说,在组织学生就“富起来到强起来”课题有关的时政资源进行自主搜集,例如调研国家在科技、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进一步,探索在党的领导下,国家是如何走向繁荣富强的,让学生能够感受当下的幸福生活,坚定对党和当前政治理念的思想认知。
(四)丰富教学活动,践行感恩实践
在全面落实感恩教育期间,教师需要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空间,进一步增强其成长体验[3]。从而让学生能够形成端正的思想观念,塑造优良的素质品格。
比如说,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设置教学主题,之后组织其积极地参与到实践当中,促使其在情感方面形成深刻的体验。比如说,可以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从亲情、爱国之情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从而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建设。不仅如此,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深入到实际生活当中,通过实践调研,让其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比如说,围绕“我参与、我奉献”进行实践调研,就疫情期间的逆行者故事进行搜集和整理,强化学生感恩意识。
结论:
依前所述,在全面开展和组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具体的育人目标,积极践行感恩社会教育,并根据具体的育人目标进行课程资源重新发掘,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恩思想观念,在具体的教法上进行创新,通过情境设置、引入时政以及积极组织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体验,并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进一步增强其在感恩方面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许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关问题分析[J].中外企业家,2020(15):228.
[2]强爱萍.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才智,2020(04):31.
[3]樊玉叶.道德法治观念对小学德育教育理念的影响研究[J].华夏教师,2019(0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