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泥同乐,用泥育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陶艺教学浅谈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8期   作者:曹莹
[导读] 小学阶段开设的课程体系中关于动手操作的课程主要涉及体育类、实验类、美术类和音乐类课程,陶艺课程为小学美术课程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探索领域
        曹莹
        长沙市实验小学梅溪湖学校   41000
        小学阶段开设的课程体系中关于动手操作的课程主要涉及体育类、实验类、美术类和音乐类课程,陶艺课程为小学美术课程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探索领域,作为艺术领域美术课程改革中设计工艺中一个特殊的教育载体,是一门激发学生无限创造潜能的课程,在培养学生身体协调性、平衡情绪、挖掘空间智能品质、培养创造智能、协作与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在陶艺的制作、装饰和烧制过程中,自然、历史、美术、化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与统一,被称为“土与火”的艺术。
一、激发小学生学习陶艺的兴趣
        学生对于艺术的热爱热情高涨,一块块可爱的泥巴在他们的小手里都像宝贝一样,揉揉捏捏,一件艺术品就出来了。我校基于望城铜官窑丰富的本土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融于学校教育中,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利用本土资源黏土,以陶艺为载体,通过学校社团活动、拓展性主题活动等一个个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亲近自然,感受泥土芳香,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真正打开孩子的另一扇窗。
        我校每学期设置的陶艺课课时充足,每周一下午第六、七节两节课90分钟连上,陶艺教室设备齐全,为陶艺制作、陶艺烧制、陶艺存放、陶艺展示等提供了全面的后勤保障。电窑陶炉一套、陶艺课桌6套(一套可坐8人)、拉坯机5台、陶艺制作工具若干套、陶泥1吨、陶艺展示架4个、泥盘30个、陶艺教师(美术教师)2名,对应陶艺校本教材1套。
    在2019年9月29日对我校学生参加过陶艺主题活动的孩子们的调查问卷中,回收问卷176份,有效问卷152份,认为自己的学习兴趣有明显提高的有128人,占84.2%;学习兴趣不明显提高的有16人,占10.5%;选其他的有1人,占5.2%。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是孩子行为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更需要老师和家长关切的眼神、真诚的鼓励和热情地帮助,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度过这一时期。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注重细节,反复多次,巩固强化。陶艺活动过程中,要涉及到工具材料很多,如:刮刀、陶拍、陶擀、转盘、雕塑刀、麻布、毛笔、水桶等。袋装的黏土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孩子们及时装进袋子保存,否则泥土容易干裂。教学结束后,要清洗工具,摆放整齐,促进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要完成一件陶艺作品,需要孩子们拓展思维,通过各种方法制作完成,渐渐地孩子形成坚韧不拔、坚持到底的行为习惯。
        陶艺教学的每一节课的学习方式,重视过程体验,强调创造性。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会话与协作、实践与体验,围绕制作主题自主完成相应任务。主题的选定切实可行,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状况,结合其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结合生活,从多元智能的角度来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知识的衔接上运用“最邻近发展区域”原理,给学生搭建新旧知识与技能的阶梯与平台。陶艺活动课使学生养成了做事循序渐进,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展示个性、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挖掘小学生无限的智力潜能
        小学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过渡时期: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目的性均有明显的增长,他们的注意稳定性和学习能力明显提高。陶艺是手、眼、脑协调互动的过程,儿童的智力发展起源于动作,而陶艺制作的过程不仅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感知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训练他们的视觉、触觉和动觉之间的配合,对挖掘孩子的智力潜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陶艺课程从揉泥开始就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想象、动手和创造能力。在陶艺教学中结合生活进行陶土的造型创作,如生活中常见到的一些水果、蔬菜、植物、动物等,抓住这些物品的特点进行创作,把握陶艺造型的立体感,感受陶土潜在的美感特性,此时的学生集体活动的意识增强,懂得集体活动的一些规则、规范。这是一个如何将头脑中的想象通过双手的协调活动,进行自我实现的过程。
        【图】部分优秀的学生陶艺作品:
      
        小学教育的特点也是十分明显的,概括起来可以是“四个化”,即儿童化、自动化、个性化、艺术化。陶艺教学正好吻合了小学教育的特点,在让同学们在儿童化的教育环境下,能自主自觉的培养一些对身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掌握能力,同时也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精神,在体现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中,懂得尊敬他人并能提高自己的艺术文化修养。陶艺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在陶艺活动中体现陶艺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内涵和精神实质。以生活体验为核心内容的陶艺主题活动中渗透德育,让孩子在“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中受教育,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比枯燥的说教更能打动孩子,感染孩子。
        陶艺教学活动中,没有固定模式和评价,有多种方法都可以成型,任凭孩子怎么捏、揉都会是一件有特色的作品,这就给孩子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自信地对客观世界生动联想,进行肆意创作。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也让陶艺在教育的沃土上开出灿烂的花。
         
参考文献:
        [1]陈通顺编《中国美术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期;
    [2]谢丽芳编 《儿童陶艺》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3]《小学美术教师专业能力必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组编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p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