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进行创造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8期   作者:陈祖洪
[导读] 新课程改革背景环境下,如何引导孩子进行创造,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提高孩子的创造能力,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探索的重要课题。
        陈祖洪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五里中心小学  448268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环境下,如何引导孩子进行创造,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提高孩子的创造能力,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探索的重要课题。在实际的小学教学中,教师要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觉得学习是有趣的,是丰富多彩的,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关键词:小学教育  创造能力  丰富多彩
        每个儿童都具有一定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虽然对社会价值不可能很大,但对日后进入广阔的社会领域进行发明创造,却具有奠基作用。一个人在人生旅途的早期没有创造的萌芽,那么他在成年以后就很难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因此,父母、老师、儿童结成三位一体对其进行引导与开发,对提高儿童的创造力将大有裨益。
        比如我们班上有这样一个孩子,平时总觉得动作过多,其他老师也说他上课东张西望,人不是不聪明,就是静不下心来搞学习。但是他特喜欢鼓捣一些东西,常常把他小时候的玩具重新组合成像模像样的东西。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如果家长、老师关注并认识到这一点,并给予最大的保护和正确的引导,孩子的创造力发展将不可估量!
        那么,父母和老师可以从哪些方面予以正确引导,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呢?
        一、直观图示,初建表象。比如想让孩子雕塑某种模具,就带孩子参观游乐园和展览馆,进行现场观摩。这样,实地参观直观模型,察看某件物品,观看某种图示,能让孩子建立某种表象,为创造性的构思打下基础。
   二、利用环境,诱发好奇。例如洗衣机为什么转一转衣服就干净了?为什么家里的植物会长大?为什么河里会有鱼?铁为什么摸起来又硬又冷?被子摸起来为什么又软又暖……我们可以利用周围环境诱发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看一看,摸一摸,问一问,想一想,思考其中的原理,感受不同材料的物体具有不同的感觉,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使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三、追根求源,引导探索。比如食品店运来12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15个面包呢?20个面包呢?29个面包呢……孩子就能探索出规律:偶数(双数)刚好装完,奇数(单数)不能装完。像这样经常向孩子发问,会出现什么结果?与什么有联系,还有什么?然后又怎么样?等等问题,久而久之,儿童就会对提出的问题有新的思考和想法,创造力往往就在这一瞬间产生。
        四、天马行空,发挥想象。假如老鹰没有了翅膀,还会飞的那么高吗?假如没有了太阳,世界将是什么样子?假如你变成一只蚂蚁,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在孩子的生活实践里,不妨多让孩子想一想类似的问题,既可以激发其探索兴趣,培养想象思维,又可以采用创造性的解答问题的方式,传授科学知识。
        五、增进互动,拓展知识。如同孩子猜谜语,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做智力测验类的游戏,也可以鼓励孩子做各种运动游戏。多与孩子互动,能让孩子接触更多知识点,为创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动手操作,增强认知。我们要善于挖掘教育因素,用事实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比如通过具体操作,摆一摆,看一看,比一比,让孩子充分感知,从中获取直接经验,建立一些基本的概念。
        七、学会专注,培养习惯。我们不妨让孩子多做一些手工类的物品,如画画,做泥人,削木头等等,让孩子集中精力做事,精力越集中,创造力就越强。
         八、善于发现,及时鼓励。比如让儿童在家里用黏土制作各种形状的小动物,然后晾干,涂上颜色。孩子想画画了,让他肆意地表达吧!所谓发明创新,原本就是把没有的东西变为现实。让孩子勇于做自己的事、乐于做自己的事,并善于发现其闪光点,为孩子的创造力加油鼓掌,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帮助,从而培养他们用独特的方法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为人父母者、为人师者必须放下怕输的心理,停止继续给予孩子过度的学习压力的行动,孩子的学习道路必须充满欢声和笑语。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学习空间应成为父母及老师最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谭迪熬。辅导青少年进行发明创造活动的基本方法。
(2)、黄美华。新时代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综合探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