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分析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8期   作者:刘津
[导读] 文章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方向,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面性以及和马克思主义的共有特性进行了分析,然后详尽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刘津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文章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方向,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面性以及和马克思主义的共有特性进行了分析,然后详尽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

        引言
        马克思主义起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批判西方经济学以及古典哲学产生的思想,该思想和东亚国家的发展模式、发展历史有诸多“差异”,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要“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受制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在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各因素相互缠绕,难以分离,加之地缘因素影响、文化情感影响,导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消解异化、丰富发展两种特殊情况。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仍旧不能彻底解决该问题。在如何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上,“彻底反传统”的方式已经推翻、摒弃,但只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回避中国传统文化消极作用也是不可取的方法,若简单、空泛的提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地上的进一步发展[1]。因此,需要客观的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审视,分析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相关性,如此才可探索出新的发展道路。
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面性以及和马克思主义的共有特性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面性
        文化是引导社会发展,且根植于人们意识观念中的抽象化因素,从客观的角度看,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均是一个“优劣兼具”的共同体,无论文化本身有何种精神文明价值,其构成必然具备两面性。我们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革新要素,但是也不可排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保守、消极、古板、落后的元素[2]。譬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特权思想、等级意识等,均是难以剥离的“封建糟粕”。文化由优劣两种不同元素构成,且优劣元素往往并不站在绝对的对立位置,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呈现出相互影响、难辨良莠的发展狀态,这里就儒家文化中的节义、忠孝、中和来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面性”。
        儒家文化中的“节义”,代表个体以及社会对于儒家文化的坚定不移,同时也代表为了思想价值观念,不屈服、不畏惧的大无畏精神,儒家文化注重个体对于人格的修养以及节操的维持,主张“舍身取节义”,简而言之就是主张个体为民族大义牺牲,倡导“舍小我成大我”的精神,这对集体发展有促进作用,但却衍生出了义务本位的“流弊”;儒家文化中的忠孝,主要是指个体对于统治者、社会、朋友、亲人的依从、敬意,忠孝不仅要求个体做到“不违背”,同时还要求个体能够做到“有敬重”,譬如爱国务必要尊重君主,忠孝有利于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儒家所倡导的忠孝无疑有着“愚忠”之嫌;中和是儒家所主张的重要精神,具体表现为谨小慎微、一团和气、忍辱负重、明哲保身等,数千年来,在儒家文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华民族培养出和谐、爱好和平等重要品质,但中和也带来不思进取、不谋创新等负面影响。
        1.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有特性
        由地缘因素决定的文化,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对于集体的整合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就我国数千年来各朝代的分分合合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有利于人民统一的[3]。我们从辩证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很大程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继承过程中实现的,但是全面继承、全盘否定都是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益的。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土地上成长为参天大树,很大程度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恰当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在近代中国这个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时代,这个时间段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催生了传统文化继承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数千年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来看,文化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同时为迎合社会发展的诉求而发生变化,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促使中国必须进行改革,马克思主义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成为了促进社会发展的外生性因素。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以不同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为载体,但是在具体的精神以及品质方面却有着一定的契合之处。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唯物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均为“无神论”文化,且坚持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想有着数千年发展历程,但受制于封建社会以及落后农耕经济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思想并没有得到发展,形成促进现代科学发展的变革,而在遭遇唯物辩证主义后,在理论层面上取得了质的飞跃;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极其强调人们的共同幸福,即便是在封建时代,“天子”都是为人们谋福泽的天选之人,正所谓“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指出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类解放的重要方法,在为人们谋求福祉这一理念上,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融合过程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追求。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取决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否能够在唯物辩证主义的指导下实现“去其糟粕”,形成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特色的文化体系,同时还取决于马克思主义是否能够在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中找到生长点。如上文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普泽天下”,“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那么政治体制、文化层面都已经体现出了突出的大同社会理想追求,在《礼记·礼运》、《春秋》中都有着“大同社会、天下为公”的理想原则,即便是近代的“三民主义”也表现出了一致的理想追求,我们可了解到的是,这种理想追求已经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内化为民众的人伦日常以及治国的基本信念[4]。这和科学社会主义中的“无阶级、财产共有”有根本上的相通之处,所以马克思主义可给中国人民一定的亲切感,且在主观意识上,民众也乐于接受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思想价值观念。且,在思维模式、人生境界、价值追求等方面,中国均有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土壤。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过程中,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务实、理想特性被充分激发出来,就此衍生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过程,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改造融入中国文化的过程。当前,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的意识形态,有着权威的文化身份,并引导中国一步步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带领国家逐步走向繁荣。但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融合,无论是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呈现出一种有机结合的发展态势,并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社会作风[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融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发展需求以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促使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实践的道路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形态以及面貌也越来越清晰,中国未来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继承优良文化,走马克思主主义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唯有如此,才能形成符合中国发展需求的文化体系、现代发展形态。

参考文献:
        [1]张运华,刘红卫.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3-57.
        [2]武星星,胡春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探析 ——基于文化共同体的视角[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4).
        [3]白清平,任晓伟.毛泽东是怎样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创新的[J].黨的文献,2018(1):47-52.
        [4]陈晶莹.董必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J].艺术科技,2019(6):7-8.
        [5]张荣军.五年计划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评杨近平《新中国十二个五年计划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19,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