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融合、二助推、一引领”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互促共赢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8期   作者:王广海
[导读] 为解决高职院校“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的根本任务,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
        王广海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为解决高职院校“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的根本任务,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教工党支部建立“三融合、二助推、一引领”的支部党建工作模式,开展思政建设与课程建设、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平台支撑与师资培养的有机融合,以党建助推深度产教融合和课程教学改革,引领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教师主动适应行业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党建促进人才培养,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双轮驱动”。
关键词:党建工作,人才培养,三融合,二助推,一引领
        作为基层教师党支部,肩上的使命自然是解决“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的关键问题。基于这个思考,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教工党支部通过深入开展基于“三融合、二助推、一引领”的分层分类策略的支部建设,有效促进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
        一、根本任务
         为谁教?加强思想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毫不放松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书育人”,其中“教书”的主体是教师,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基层教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育人”的对象是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引领,开展师生共建,强化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教什么?职业教育注重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以往的校企合作更加注重职业技能层面的合作共建,缺乏文化认同的磨合,注定流于形式而走不远。深层次的产教融合必定是校企文化和理念的融合,经过了思想层面的碰撞和思考,建设校企发展共同体,才能形成深度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基本在于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改革必须适应于产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扎根于深度产教融合的环境里,制定出适合职业岗位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党建作为纽带,可以很好地将产教融合和教学改革结合在一起,使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双轮驱动”。
         怎么教?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思想层面的教育单纯依靠思政课程的主渠道来支撑育人目标显然不够,课程思政的推进成了必然。然而,课程思政如何开展?实施路径方法如何?成效如何评价?如何落实“润物细无声”的育人?这些问题都没有参考答案,需要摸索和研究,教师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先行探索和尝试是必要的,是落实“怎么教”的根本环节。
        二、主要做法
        要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轮驱动”,使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更好地引领学院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需要直击党建、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痛点[1-3],建立“三融合、二助推、一引领”支部党建工作模式,结合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主动适应行业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党建引领学院事业发展,为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支撑,实现党建工作于人才培养互促共赢。
                (一)“三融合”机制促人才培养
                思政建设与课程建设有机融合。为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成立专业建设党小组,通过重构课程标准,将思政元素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素,凝练成知识模块,完善课程育人的具体实施方案,以思政建设与课程建设的有机融合,使党建工作更好地融合课程育人机制。
                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融合。以科普项目为依托,以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主体,建立汽车科技科普志愿者服务团队,成立党建创新科普协会;组建汽车技术创业服务协会,深入开展汽车技术创新服务系列活动,使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进一步有机融合,实现党建工作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大胆创新。
                平台支撑与师资培养有机融合。依托党支部的政治引导和组织建设功能,将党建活动和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紧密结合,创建资源优化配置、共建共享的互助平台。如结合党员教师的特长和职业发展方向,将支部党员教师分为社会实践导师团队、科研党小组和教研党小组。结合教科研推进进度,开展学科交叉与融合研讨,打破专业壁垒,实现平台的真正共建与共享,完善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二助推”模式促产教发展
                党建助推深度产教融合。由专业主任(党员)担任党小组组长,组织党员教师深入调研行业和企业,开展校企党支部共建活动,并结合行业岗位必备知识技能点和等级要求,制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完成所有专业课程的岗位必备知识点和技能点,开展基于知识点和技能点考核的信息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党建助推课程教学改革。党支部委员须具有“年龄有梯队,术业有专攻”特点,支委委员须引领推动学院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体系,开发系列化、层次化、模块化的技术技能课程体系,细化实施和考核方案。
                (三)“一引领”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党建引领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三融合”“二助推”的工作落脚点最终都在于以支部党建工作加强政治引领,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加强“一引领”作用,通过开展“2+1+3”党建工作,创建“指尖微党课”和“党建大家谈”2个学习平台,打造1个“党员轮值服务先锋岗”品牌服务活动,制定3个“党员上墙”制度,进一步强化教师党员政治学习与党员身份意识,让学习教育真正发挥出“2+1>3”的作用;开展“思想和专业‘2+1’双引领协同培养”工作,即1名政治辅导员和1名专业骨干党员教师组成导师团队,联合培养1名入党积极分子,从思想上和专业上分层次、分类别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专业引导与思想引领的有机统一。
        三、工作成效
                (一)“三融合”机制出成效
                2016年9月至今,汽车学院教工党支部累计组织开展汽车科技创新科普活动12次,科技普及2945人,含大专生2170人,中职生389人,中小学生282人,幼儿园小朋友104人;累计开展汽车检修、汽车美容等创新服务活动9次,平均服务58人/次,累计竣工车辆197辆。2017年6月至今,先后组织了12次党内集中学习、8次学术沙龙、18次分组研讨、6次技术培训,培养青年党员教师完成18项项目申报、16项专利撰写、8篇论文撰写、5支信息化教学团队和2个技术攻关平台。
                (二)“二助推”模式促改革
                2018年6月至今,汽车学院教工党支部组建了4个专业建设党小组,开展基于知识点和技能点考核的信息化教学改革试点课程11门;凝练支部典型工作案例3个,其中1个获得广东省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二等奖;带领党员教师开设42门“创新创业项目进课堂”,共计1260学时,试点学生覆盖率35.2%。
                (三)“一引领”服务带发展
                结合支部建设情况,汽车学院教工党支部制作了20个“指尖微党课”和20个二维码网络党课,方便师生进行线上学习;通过思想和专业“2+1”双引领协同培养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综合表现优异,平均学年绩点均在班级排名前40%以内;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入党积极分子占比95%;技能竞赛获奖学生中,入党积极分子占比62%;志愿者队伍中,入党积极分子占比93%;入党积极分子或党员学生在实习和工作期间均获得用人单位的良好评价。
                
参考文献:
[1]黄玮.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两张皮”现象的对策与思考.人民论坛,2019,(30):92-93.
[2]杜玉波,袁炜军.对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思考.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6(7):86-89.
[3]李涛,戴洁.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路径研究.领导科学论坛.2019(4):44-47.
资助项目:2019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党建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9JKDJ012);2019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9GXJK263)
作者简介:王广海,男,1983年生,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博士,副教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