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发展经济建设的榜样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8期   作者:李卓
[导读] 1940 年后,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实行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加之连年的自然灾害, 边区的财政经济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困难
        李卓  
        西北局革命旧址管理处
        1940 年后,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实行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加之连年的自然灾害, 边区的财政经济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困难,面对“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的问题, 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坚定地回答,“我们是确信我们能够解决经济困难的,我们对于这方面的一切问题的回答是“自己动手”。
        陕甘宁边区是经济落后的农业区,所以人民群众的大生产运动,首先以发展农业为重,因此西北局为了响应毛泽东自己动手的号召,先后开办了四个农场,西北局在南泥湾开办的大北沟农场是当时规模是最大的,占地一千余亩,耕地面积达 600 亩,生产及管理人员 26 人, 还饲养着牛,驴,马等牲畜,在厂长张振邦的带领下,大北沟农场连年丰收。我们可以看到, 在土窑洞前的场院里,有人在用镰把打场,有人在背运谷子,有人在收藏玉米南瓜,有人在装打下的新谷子,可以看出当时的农活是非常丰富的。359 旅奔赴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 成为延安时期的楷模,推动全国各解放区大生产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了起来。
        西北局在工作人员范子文,欧阳钦的带领下,制定了生产公约,拟定个人生产任务,开荒, 种地,烧木炭,搞运输,在工作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果。西北局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厉行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这是 1944 年西北局机关供给表。在伙食一栏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人每月猪肉两斤,每月吃馒头九次,在出勤方面,干部出差路费,公用牲口的配备和使用都有详细的规定,任何干部回家都不得使用公用牲口。这和我们今天机关单位配备的公车作用是一样的,(那时西北局工作人员只有 200 人,只配有四匹公用牲口),无论西北局的供给规定,还是今天党中央的八项规定,它们都是一脉相承的,都体现了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为了使边区大生产运动持续开展,纵深发展。西北局带领边区军民开展了生产竞赛劳模运动等,因此涌现和树立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人物,陕甘宁边区连续召开了多次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大会,这组劳模群雕就是各条战线中,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埋头苦干,乐于奉献,团结群众,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和榜样。

如 359 旅的排长郝树才,在 1943 年的大生产比赛中,郝树才一天掏地 4.23 亩,创造了开荒的最高纪录,轰动了整个边区,因此,有个农民马长福提出让自己的牛和郝树才比试一下。次日清晨。郝树才和牛来到山头开始比赛,半晌时分,牛就走不动了,趴在地上口吐白沫倒地而死,从此,老百姓都亲切的说郝树才是气死牛的劳动英雄;还有工业劳动模范赵占魁,整风期间,抗日前线急需十万颗手榴弹,而赵占奎所在的农具工厂的领导,乘整风之机,煽动工人怠工闹事,赵占魁带头进行斗争,并说服团结大部分工人努力生产,按时完成了手榴弹生产任务。这样的人和事例有很多,他们在大生产中创造出了“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南泥湾精神”等延安精神的原生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了延安精神,鼓舞边区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一九四二年西北局高干会上奖励了一大批劳动模范和二十二位优秀的领导干部,毛主席亲笔为他们题词。为三五九旅旅长王震的题词是有创造精神,为关中分委书记习仲勋的题词是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展柜中展出的是部分领导人的获奖奖状,我们走进看到中间这一幅呢, 是毛泽东给时任清涧县县长黄静波的题词“坚决执行党的路线”,2015 年,黄静波的子女将老人珍藏了 70 多年的奖状捐赠给我馆来收藏。
        1943 年,西北局发出开展劳动竞赛的指示信,并要求把这个生产竞赛运动扩大到全边区群众和军队里去,全边区很快掀起了劳动竞赛热潮,吴满有成德发等组织变工队竞赛,使生产量提高近一倍,为边区农业生产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杨朝程,申长林,孙万福等创造出许多切合实际的改良农作,提高了粮食产量;妇女郭凤英,刘桂英等积极纺织,并带动妇女的生产纺织劳动;在部队中,张治国,郝树才等人创造了开荒,挖甘草等新纪录,推动了军队的大生产运动,并树立了部队劳模。总之,边区的生产竞赛与劳模运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发挥了劳动英雄的带头,桥梁,骨干作用,有力地推动了边区的生产发展和经济繁荣。

        边区在重点发展农业的同时,还大大发展了工业,运输业,商业等。盐,作为边区的主要输出品,占出境贸易的 30?,是重要的军用物资。在运营方面,西北局制定了官督民运的方针, 得到了毛泽东的赞同和支持,农工商业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运输业的极速前进,边区政府成立运输队,修公路,建机场,为边区的经济提供便利,在党中央,西北局的领导下,边区各种经济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通过大生产运动,边区军民依靠自己动手,艰苦奋斗,在生产自给和丰衣足食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粉碎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进一步巩固了边区,为抗日战争的大反攻作了重要的准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