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游戏的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8期   作者:林培华
[导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小学体育教学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小学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林培华
        晋江市金井镇石圳华侨小学   362251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小学体育教学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小学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体育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游戏的优化策略进行研究,旨在激发小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并促进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游戏;优化策略
        目前,我国小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又不爱运动,导致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不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养,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小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使小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体育锻炼。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具有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的天性,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巧妙的利用小学生这个心理特点,对小学生实行游戏化的体育教学策略,把体育课堂变得灵活多样,并且还充满了趣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小学生强身健体的积极性,而且对于提高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从兴趣出发,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学习运动的兴趣为主,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体育学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尤其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十分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的心理特点,所以更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加入“见词模仿”的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就是教师随机拿出一个写着词语的图片,让学生根据教师选择的这个图片上的词语进行肢体表达,另一个学生根据其表演进行猜测。教师可以把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一个组猜对的数量多就为获胜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既可以调动学生运动表演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对培养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丰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创新素养
        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转变固有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形成富有特色的自我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体育创新素养。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传统的排球教学中,只是教给学生一些排球的基本技巧,然后让学生自行进行训练,学生们不断的重复着垫球的训练,难免会产生厌倦的心理,而且这种训练效果也不是很好,不能快速提升学生的垫球能力。

这时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垫球训练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进行排球的比赛,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还可以使学生在比赛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激烈的比赛氛围中,不断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为自己所在的小组争光争彩,这对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提升体育创新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采取激励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责任素养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采取激励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增强体育运动的动力,并且可以通过组织一些体育竞赛来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素养。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自尊心,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小组或者班级带来荣誉感,这就是学生责任意识。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踢足球的比赛时,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明确分工,加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只有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才能取得比赛的最终胜利。如果有一个学生表现欲望过于强烈,或者与同组学生产生矛盾,不愿意把球传给对方,就会导致这个组失去先机,造成多次断球或者前门危机。而对方小组学生团结一心,懂得队员之间的配合,都积极主动的把球传具有最佳射门时机的队员,整个团队的战斗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比赛结束后,体育教师应该把这些道理讲给学生,让比赛失败的小组总结经验教训,增强自己在比赛中,团队中的责任意识,一定要注意团结。另外,教师在比赛中除了需要教会学生这样的责任意识,还需要让学生明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这对于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四、亲身实践为重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一些实践训练,因为只有学生亲身实践,才可以得到体育锻炼,学到相应的体育知识,感悟到体育的精神和魅力所在。同时,这也是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前提。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减少一些理论知识,多为学生创造一些体育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的实践游戏活动之中,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师要想从小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因为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小学体育教师也要不断的总结、完善自己的教学经验,最大程度的将体育游戏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实现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让小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之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朱杰.解读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1)
[2] 魏冉.体育游戏兴趣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有利影响探析[J].武术研究.?2020(01)
[3] 曾凡能.试论新课标下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20(01)
[4] 叶李长信.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教育论坛.?2019(12)
[5] 刘彬.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上的应用[J].田径.?20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